笑看人间沉浮事,闲坐摇扇一壶茶。
——刘震云
有一种洒脱叫姜文
姜文的洒脱,恐怕是我这一生望尘莫及的。这样的洒脱,不知是来自那个阳光灿烂日子般的特定年代,还是姜文儿时四处迁徙的生活,抑或是深受北京环境影响的看得开,没有奴颜婢膝,没有对金钱的膜拜。说白了,就是豁达。

姜文、姜欢、姜武
姜文,原名姜小军,河北唐山人。1973年,也就是姜文10岁时,全家才迁到北京定居。

东城区内务部街11号院
姜文居住在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11号院,它是著名的乾隆一等诚嘉毅勇公、伊犁将军明瑞的宅邸。

海岩
具有洒脱气质的人,恐怕与大院氛围难脱干系。诸如:王朔、马未都、海岩、叶大鹰、叶京等京圈大佬,都具有相似的气质。
命运的转折

英达与姜文话剧剧照
而命运的转折或许来自姜文中学时代遇上了英若诚之子英达。

英达父亲英若诚
说到英若诚大家或许有些陌生。英若诚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出演过话剧《骆驼祥子》以及电影《白求恩大夫》,还把老舍的作品《茶馆》译成英文推向了世界舞台。
从演员到导演
姜文受到了英若诚的影响,爱上了电影,也爱上了表演。而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导演。

北京人在纽约
90年代,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 》热播,堪称万人空巷。在此之前,姜文已经凭借《末代皇帝》《芙蓉镇》等电影立足了根基,与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合作的电影《红高粱》更是震撼了世界,勇夺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姜文、王朔
当导演的契机是要感谢王朔。姜文看完王朔《动物凶猛》这部小说后,彻夜难眠,决心一定要把它改编成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陶虹、姜文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开机仪式上,挂着一个醒目的横幅: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姜文将自己放荡不羁的青春回忆,都赋予了夏雨饰演的马小军。
豁达与大方
姜文的豁达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深有体现,由于资金短缺,灯光师选择了罢工,最后姜文自己出钱才让拍摄得以继续。

太阳照常升起——姜文、黄秋生
拍摄《太阳照常升起》,姜文再次遇到了资金断链,他的弟弟姜武伸手相助,出了七八百万,妻子周韵也支援了四百万,影片才得以面世,但还是未能逃过惨淡的票房。

让子弹飞
此时的姜文依然保持着豁达心态,又继续投入了《让子弹飞》的创作,还请来了朱苏进、述评、郭俊立、危笑、李不空五位编剧,可谓编剧天团。《让子弹飞》投入了1.1亿制作费,最终获得了6.7亿的票房,终于稳赚了一回。不过姜文却很大方,给香港娱乐之王外加投资方的杨受成800万的红包,以示感谢。
在窦文涛的《圆桌派》中,姜文谈了自己对钱的看法:“钱对我来说,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我吃饱喝足,我有个够,我觉得我很有钱,我一直觉得我是最有钱的,这就够了。比尔盖茨很有钱,但是他对我有用吗?他对我就是零,最怕的就是有些人,八竿子打不着的,整天瞎琢磨。”

姜文、周韵
所谓洒脱,所谓豁达,所谓爷们儿,所谓性情中人,这便是姜文吧!我打心眼儿里佩服这样的男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个大家争先恐后喊着搞钱的年代,还有多少人能保持这样的洒脱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8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