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借助视频推广引流已成为行业的普遍做法,因此,出售实名认证账号逐渐成为一种获利的“快捷方式”。在7月4日,当阳市人民检察院对一起案件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马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罚款15000元;而李某则被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一年,并同样罚款15000元。
2022年3月,马某与李某等人联合在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带货,但由于流量不足,生意惨淡。为了提升客户数量和直播间的热度,马某等人决定借助亲友的账号作为“水军”来增加观看人数。然而,这些账号很快被平台识别并封禁。无奈之下,马某通过别人的介绍,在一个群聊中购买了实名手机卡,旨在注册和认证新的抖音账号。经过一个月尝试后,直播间的生意依然没见起色,最终马某和李某不得不停止了带货直播。
“请问您的抖音账号可以转让给我吗?”2022年5月,李某收到了这样的询问。因为他们认为不再进行直播后这个账号也不会再用,而且之前的直播也亏损了不少资金,于是很快以每个账号300元的价格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品尝到利润的二人,误以为发现了赚钱的“快速通道”,于是开始讨论共同出售他们手中剩余的抖音账号,以填补直播带来的亏损。
“两名嫌疑人通过行业内的宣传用语,随机联系直播间中的主播,宣称出售实名制的抖音账号,声称具备抗封和二次人脸识别等功能,然后以300到500元的价格出售这些账号。”
在同一时间,当阳市警方在执行公务时发现了两名嫌疑人的违法活动,并于2022年8月16日开展了调查。经过调查,警方了解到,李某和马某曾多次向他人销售经过实名认证的抖音账号,共计超过30个,累计获利10500元。
经过检察机关的审查,李某和马某被认定违反国家相关法律,非法出售他人的个人信息,情节十分严重,因此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24年6月11日,当阳市人民检察院对李某和马某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出了公诉。随后,在7月4日,法院依法做出了相应的判决。
法条链接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若违反国家相关法规,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的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时,可以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能处以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则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来源:当阳检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5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