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手不释卷的主人公和故事和含义)

手不释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手不释卷的主人公和故事和含义)

读书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接触到常读书的人都会做事有条理,逻辑会更清晰点,这个是看书的原因吗?

学个词儿,看个事儿,大家好,我是词儿拽,人不拽的拽拽。

来源故事

出自《三国志 · 吴书 · 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为了谋生,少年时随母亲南渡长江,后来得到孙策的赏识和重用,孙策死后,吕蒙在孙权手下为将,屡立战功。

吕蒙很有军事才能,但由于从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不多,每向孙权报告军情,只能口述,打起仗来,他常常是勇敢有余,谋略不足。

于是,孙权嘱咐吕蒙说:“你现在掌管军事,领兵作战,光靠勇敢是难以担当起重任的,应该多读点书,多学习前人的经验,正所谓开卷有益啊。”

吕蒙听了,感到为难,就说:“现在公务缠身,哪里有时间看书啊。”

孙权批评他说:“我不是要你研究经书,做什么大学问,而是希望你广闻博览,开阔眼界。我自从主管国家大事,十分繁忙,还是抽出一些时间来,攻读史书、兵书,觉得收获很大。过去汉光武帝在戎马倥偬中,不管多么繁忙,仍然读书,书不离手,手不释卷。当今的曹操也是老而好学,你怎么能借口没有时间,不好好学习呢?你可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这些书,在实际中会有用处,你年纪轻,又聪明,读书必有所得。”

听了这席话,吕蒙深受触动,从此发奋读书。不管多忙多紧张,他都要抽出时间看书,就像前人那样手不释卷。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释说明:文字是线性表达,本身结构就是用一条思想线来穿插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条理性是文字表达的基础属性。而通过阅读来接受这样的表达也会慢慢的形成条理思考的思维模式,反应出来的就是人做事相对有条理,有节奏感,也更有逻辑。

如何使用:要理解阅读,学习阅读,爱上阅读,唯有阅读接受的才是更具想象力的逻辑演练。而非视频那样具象,容易照猫画虎。

一句话总结: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太差。

喜欢请关注下哦,每天更新!

爱你们,mua~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6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