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的蛳怎么读音(螺蛳粉的蛳到底怎么读)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师是一个常用字,读作shī,繁体字写作師。《说文解字》认为,师字本义指军队,“二千五百人爲師”。果然如此吗?现在我们从师字从甲骨文字形入手,一起对其本义探讨一番。

螺蛳粉的蛳怎么读音(螺蛳粉的蛳到底怎么读)

师字演变(《字源》)

  一、师字字形演变

  从甲骨文到楷书,师字字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师字的甲骨文字形有两种:一是形状似弓,隶定为(師字的左半边);二是形状似马尾,隶定为帀字。

  师字金文字形,在继承甲骨文基础上,一直发生变化。商代“小子射鼎”金文字形由弓形和巿[fú]组合而成,隶定为師。这里的巿,有可能是甲骨文字形“帀”字的讹变。换句话说,自商代金文开始,甲骨文的两种字形成为師字的两个部件。

  西周金文同时使用甲骨文两种字形和商代金文字形。其中,周康王时期“大盂鼎”铭文中的师字与甲骨文第一种字形相同,周宣王时期“师寰簋”铭文中有“師寰(人名)”和“衒(率)帀”同时出现。

  自春秋开始直到西汉时期,师字甲骨文字形之一的弓形已不再出现,继续使用師和帀两种字形。战国时期“鄂君启舟节”金文有“晋帀(师)”的铭文,楚简秦简都在用師和帀。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有“亘(桓)公衒(率)帀(师)以侵蔡”的内容。

螺蛳粉的蛳怎么读音(螺蛳粉的蛳到底怎么读)

师字字形演变自编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楷书帀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shī,是从用作弓弦的马尾状演变而来,后成为師字的异体字;一个读zā,依《说文解字》的释读,帀为之字的倒写,本义为来回绕行,后来俗字写作匝。如匝道,义为连接主干道的引道。

螺蛳粉的蛳怎么读音(螺蛳粉的蛳到底怎么读)

师字与匝字的演变(《字源》)

  师字甲骨文似弓和似马尾两种字形越来越少用,后来只作偏旁使用,而由这两个字组合成的“師”字越来越多用。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師字成为规范字,一直沿用至今。上世纪五十年代,師字草书楷化,简化为师。

  二、师字本义

  对師字的本义,古今字书都有类似的解读,都认为本义指军队。

  《说文解字》认为,师指军队,“二千五百人为师”。

  《字源》认为,“‘師’字,商代甲骨文作,构形不明,隶定作‘(師字的左半边)’。西周金文或作‘(師字的左半边)’,或加‘帀’旁作‘師’,或省‘(師字的左半边)’旁作帀。”引用《说文》解释,“泛指军队”。

  《汉典》认为,“会意。从帀,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 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

  《汉字源流》(谷衍奎)认为,“甲骨文是借为师,或借帀为师,金文是合二者为师。为弓形,代表军队;帀为倒‘之’形,表示止息,会军队驻扎之意。”

  上述对師字甲骨文的两种字形和的本义的解读都是不对的,无法解释师字表示乐师之义。

  師字甲骨文这两种字形的本义,并不是指军队,而是最古老的弦乐器弓琴。

螺蛳粉的蛳怎么读音(螺蛳粉的蛳到底怎么读)

师字的原形弓琴及演奏

  甲骨文两种字形中,指弓琴的整体形象,完整的弧形是弓琴的弓,两段弯曲的部分指弹奏时琴弦一张一驰发出高低不同乐音;用马尾制作的琴弦表示弓琴,以局部指代弓琴这个整体。这两种字形太过简单,容易与其他字形相混淆。商代金文开始把和(讹变为巿)合成为師字,更准确形象地表示弓琴,有效与弓和帀(倒之)区别开来。

螺蛳粉的蛳怎么读音(螺蛳粉的蛳到底怎么读)

师字甲骨文和楷书字形与弓字甲骨文字形和楷书字形

  弓琴的历史非常久远,是现代各种弦乐器的鼻祖。远古狩猎时代,人们用弓箭捕获猎物之后,便会手持弓箭手舞足蹈,兴奋地拨弄弓弦故意发出声音,自豪地向族人展现自己狩猎时的威猛。从此,人们就把弓当作乐器,来表达高兴的情绪。人们由此创造出表示弓琴的两种字符。这就是甲骨文師字最早的两种字形的来历。

  弓琴作为弦乐的鼻祖,产生时间远远早于甲骨文,甚至可以说与弓箭同时出现。早期的弓琴,多用毛竹的板条制作,也有用芭茅根制作。人们将毛竹板条或芭茅根弯成弓状后,两端拴上植物叶子为弦,如草本兰科植物月桃的叶子,也有用藤丝或麻丝做琴弦,但音质都较差。再后来,人们用马尾上的毛做琴弦,发现其音质明显好得多。

  弓琴这种古老的乐器,现在演变为两种弦乐器,一是弹拨乐器,直接由弓琴演变而来分为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有古筝古琴扬琴独弦琴等,竖式有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箜篌、琉特琴冬不拉扎木聂等。二是拉弦乐器,弓琴作为琴弓保留下来。我国拉弦乐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等。

螺蛳粉的蛳怎么读音(螺蛳粉的蛳到底怎么读)

弓琴演变为两种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拉弦乐器

  三、师字引申义

  师字的引申义都与弓琴有关。

  1.人们把弹奏弓琴的人称为师,后把弹奏乐器之人统称为师。西周时期,《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中就设置了乐师、大师、小师等官职,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作为大司乐副手的乐师,负责掌管王室设立的学校,教授王公贵族子弟舞蹈……大师掌理六律、六同,以使阴声与阳声相配合……小师掌管教授演奏鼓、鼗、枧、敌、埙、箫、管、琴瑟和歌唱)。”

  顺便说一句,春秋时期有个著名的乐师叫旷,人称师旷,获庄子称赞“甚知音律”,曾为晋悼公平公时大臣,官至太宰,宫廷掌乐太师。其出生地在今山东省新泰市南师店村。至今邻村北师店仍有师姓人家。这也是师姓的来源之一。

  2.乐师是传授乐器弹奏技艺的人,后泛指一切传授知识技艺的人。唐·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老师,教师,导师,师傅。另外,太师作为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历史上,太师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师”或“三公”,多为重臣的加衔,并非实职实权。

  3.泛指掌握某种技能的人。如,工程师、医师、技师、厨师、品酒师。

  4.无论乐器演奏还是其他技能,都要通过向精通者学习来掌握这些技能,师字又引申为效法,仿照。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做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闻所未闻)。如,师法古人。

  5.学习者把乐师作为效仿的对象,引申为榜样。(1)《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如果想要学法令,就以官吏为榜样)。

  6.借指军队。远古时代,多个猎人一起狩猎,需要统一行动,就由首领拨动弓弦为号,大家一起发起攻击。后来,就用从弓演变而来的弓琴作为指挥的号令。久而久之,师就成为军队的代称。(1)《周礼·地官司徒·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四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2)《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7.从军队建制引申到社会领域的行政单位。(1)《尚书·大传》: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十个邑聚集成一个都,十个都聚集成一个师,十二个师聚集成一个州)。如,京师。《春秋·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8.一个师有二千五百人,引申为众多。(1)《诗·大雅·韩奕》: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扩建韩城高又大,盛世众人修筑成)。(2)《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京师之野(登上高冈放眼量,京师美景一望收)。

  宗教界的僧尼、道士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被尊称为师。如,法师,师太,师父,牧师。

  9.狮子,一种大型猫科动物,产自非洲、南亚、中东等地区。汉武帝时期,中国人才知道狮子的存在。东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被赋予神力,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灵兽,而且它个头也大,遂被称为“师子”。后来为了区别人与动物,就是在师字基础上加犬字旁写作獅,简化字写作狮。

  四、师字衍生字

  师字衍生字多与大或多有关。

  1.浉,shī,繁体写作溮,本义水量很大的河流。今河南信阳浉河区的一条河流,古称浉水,现称浉河

  2.筛,shāi,繁体写作篩,本义用竹篾编成的有许多小孔的器具,用于分离粮食和杂质。因为这种器具有大量的小孔。

  3.蛳,sī,繁体写作螄,即螺蛳,因体形较其他种类要大,于是人们便用虫和师合成蛳命名。

  4.狮,本义百兽之王

  总结:师字本义是弓琴,其余字义都是其引申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4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