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一部喜欢的手机或一个心爱的包包,需要花费不少钱。如若有人告诉你,崭新的苹果手机和品牌包包都可以免费送,只需在评论区留言、加微信就有机会获得,你是否会心动呢?新黄河记者调查发现,有大学生因轻信免费送物品,一步步落入不法分子提前设好的圈套,最终被骗走上万元。
本以为是中奖“幸运儿”共享屏幕后被骗走万元
“被骗了怎么办”“被骗的第五天”……在小红书平台,小黎分享了自己的受骗经历,她的文字中透着不少焦虑,“我是个大学生,这些钱是我上学几年攒下的,有一部分是爸妈转来还贷的”……如若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绝不会选择轻信天上会掉馅饼。
“有天晚上睡不着就刷手机,刚好收到点赞送包的消息,我想着反正是个抽奖活动,就加了那人的微信试试。”小黎告诉新黄河记者,此人第二天在朋友圈内发布了他人的中奖图,小黎顺手就给对方点了赞。
“后来他就给我发消息,说我是中奖的幸运儿,可以随机挑选一个东西。”小黎回忆。对方说虽然物品可以免费送,但也需要买满989元额度的其他物品才可以兑换。这期间,对方还发来银行卡号,让小黎交纳部分保证金。
交纳保证金后,小黎已察觉情况不妙,便要求对方退还保证金,退出该活动。“这时对方就说得联系财务处理。那个财务让我下载了一个可以共享屏幕的东西,他带我操作。我那时候只想把保证金拿回来,却被他带到沟里去了,直接把所有钱都转走了。”小黎懊恼地表示,这一次“免费福利”让她损失了上万元。尽管目前小黎已报警,但每日都处于十分焦虑的状态。
轻信免费得苹果手机转账后被拉黑、踢群
与小黎有相同遭遇的还有小诺,在发布了一条无法走出来的动态后,小诺的小红书账号里发布了更多曝光骗子的动态,她盼望能有人看到这些状态,让骗子无法再得手。
“他们会让受害者进QQ群,或者用微信加好友。进群后,管理员会把人全部禁言,之后再发布一系列与活动相关的交钱手续,包括海关税、激活费、保证金等。”小诺回忆说,在这个过程中款项并非是一次性打入不法分子的账户里,而是层层递进。
小诺说,不法分子会多次承诺,将在某个具体时间段还清钱款并将赠送的物品发出,实则是在拖延时间。“他们会发很多虚假的聊天记录,甚至还会伪造发货订单号、快递员收快递的照片……一切都是为了让你相信可以拿到东西。”在这次“免费福利”的套路中,小诺交纳了千元。
根据小诺提供的图片可以看到,对方把她拉入了一个名为“iPhone13福利群”的QQ群内,不断发布一些聊天记录。记录中,有人表示自己真的收到手机了。但经历了一系列操作后,直至被拉黑、踢群,小诺才意识到自己已被骗。“套路都老了啊,可我还是上当了”,小黎在平台发布了这样的感慨。
“免费送”套路不少见仍有人相信“天上掉馅饼”
在小诺和小黎分享自己被骗经历的评论区,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自己也同是受害者:“我被骗了2000”“我今天被骗了750”“我被骗了8万,想不通当时怎么想的,像着魔了一样”……检索网络平台不难发现,因轻信免费送物品而被骗的人不在少数。
值得一提的是,5月30日新黄河记者在手机上,还能见到免费送蔻驰包包的状态。尽管涉事账号在一小时内就被封禁,但在留言区还能清晰看到,半小时内就有30余人在下方回复,盼着自己是那个“幸运儿”。
新黄河记者检索发现,近年来警方在“净网行动”中破获的“免费送”诈骗案件不在少数。部分被查处的不法团伙,涉案资金达到上百万元,而不法分子的诈骗对象多是未成年人和女性。
“任何要求你先转账的行为,都可能是诈骗。”相关法律人士告诉新黄河记者,近年来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类送物品的诈骗套路也并不少见。“消费者不应随意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更不能向不熟悉的人暴露自己的支付密码,让对方控制自己的手机屏幕。一旦遭遇到诈骗情况,应立即向当地警方寻求帮助。同时,需提高个人警惕,不要相信天上可以掉馅饼。”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4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