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意识到音乐和消费者行为学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关系的时候,是在一家无印良品(MUJI)的门店里。
门店广播里播放的是《Eu te?o un canci?o》,一个来自西班牙加利西亚的小孩哼唱着,配合着竖琴和风笛的小曲,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油然而生。
无印良品的背景音乐很特别,是定制的专辑,取材于世界各国风情,力图打造良好的购物体验。

无印良品
根据主播《小船说》考证,有美国的学者曾经专门研究过音乐和销售之间的关系,结论是客户的消费行为往往和音乐的节奏合拍。
当节奏加快到每分钟108拍(BPM)的时候,客户的成交频率就会加快。
而当节奏降至每分钟60拍的时候,客户在店内停留的时间则会显著增长。
所以,背景音乐(BGM)其实就是消费行为学的典型应用场景。
房子作为大宗消费品,自然也不例外。
顺销期,售楼处里播放有一定节奏的背景音乐,可以空间显得不那么冷清。
即便是荒凉的远郊地段,也彷佛充满了希望。
开盘和强销期,售楼处里换上快节奏的交响乐或者进行曲,给客户增加紧迫感,压缩选房决策时间。
例如《The Mass》、《Go Time》、《Victory》这类慷慨激昂的曲子,早已被用到泛滥、听到吐血。
除了背景音乐以外,背景音效也是很重要的。
不知道你是否有注意到,几乎每个售楼处洽谈区附近都会放一个金蛋台。
金蛋台可不仅仅是增加成交客户的仪式感。
聪明的置业顾问们,还可以故意利用“砰”的一声砸金蛋的声音来提醒客户:
“我们是红盘,分分钟成交”

金蛋台
几米君反对售楼处音乐的滥用,但并不反感恰如其分利用音乐来促进销售的行为。
契合楼盘调性的背景音乐给客户的观感,一定是加分的。
多年前曾入住过漳州开发区卡达凯斯小镇的度假酒店,深夜应酬过后回到客房,听到循环播放林海的《远方的寂静》,极大地抚慰了羁旅的内心。
迪拜的七星帆船酒店虽然没有机会入住,但是听一听德国唱片ZYX公司专门为其定制的音乐《I'amour [Loungematic Mix]》,也能间接感受到中东的纸醉金迷。
在与地中海相隔万里的山东半岛黄海之滨的烟台马尔贝拉小镇、日照莱顿小镇的业主们,不必出国同样可以听到充满拉丁风情的Johannes Linstead的《Suave》。
或者,在周杰伦的《与父共舞》原声伴奏中翩翩起舞。

《闻香识女人》
据说主打欧式风格的楼盘项目,背景音乐90%以上都被小野丽莎所垄断,但几米君印象不深。
小野丽莎这种慵懒缠绵的唱腔,其实更适合咖啡馆,并不太适合快节奏的房地产项目。
几米君认为,楼盘背景音乐应用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厦门建发。
虽然厦门建发经常因为买地王卖高价而被人所诟病,有一说一,它的营销展示确实很有一套。

建发养云
气派十足的王府大门,九曲回肠的中式园林,温婉低调的蒙纱小姐姐,精致可口的盒装小点心,这些都足够吸引眼球。
看好、吃好,还要听好。
几米君曾参观过建发养云、建发山外山等项目,发现建发中式风格楼盘售楼处播放的背景音乐(BGM)是DJ徐梦圆的中国风EDM系列,例如China-E、China-X、China-P等。
这个系列以电音打底,辅之中国乐器元素,所谓“中魂西技,土洋结合”,也迎合了当下的“国潮风”。
建发不愧是行走的C&D,深谙国人心理,怪不得大批富人心甘情愿掏钱抢购。
当然,徐梦圆的“裁缝行为”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0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