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大家详细了解了谷爱凌的祖孙三辈之后。泽哥想从另外的一个视角来聊聊有关小姑娘的那些事。滑雪的世界泽哥不懂,但提到小姑娘当年在海淀黄庄学奥数的那段历史,泽哥还是能说道说道。掐指一算,以小姑娘现在的年龄,当她五年级在海淀黄庄学奥数时,恰好是大约十年前,那时候泽哥已经入行了。也借这个机会,记录一下那已经逝去的校外学科类培训。
故事要从2012年的8月说起,在那个暑假的末尾,由北京主流媒体引发的一场轰轰烈烈禁奥运动在全市展开。
在北京,已经数不清有过多少次禁奥了,但2012年的这一次,是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自1998年小升初开始摇号以来,奥数的热度一直都没有降过,以至于在2012年的这次禁奥之前,学而思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了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且已经开到了十多所城市。而在北京,当年除了规模最大的学而思之外,还有叫的上来名字的老牌巨人,以及从巨人出走成立的高思,西城的老教协,东城的顺天府学,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机构、坑班,都在办着各种奥数培训。
2012年的这次禁奥,我一般称之为“媒体禁奥”,因为并没有什么官方新的文件出台,而是各主流媒体报道呼吁不让大家学奥数,奥数与升学无关。媒体涉及面之广,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据不完全回忆,各家机构的招生规模相比预期至少下降30%-40%,甚至有家机构的班型名称也从之前的超常班改为了素质班,后又改为创新班。但是,这次禁奥仅仅影响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因为当2012年9月份六年级的这拨孩子开始小升初的时候,家长们发现,升学过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各重点中学的选拔依旧还是以奥数为主体,于是2013年起,之前压抑了一年的奥数热度又开始迸发出来,热门机构热门老师的班级一位难求。一年之后,甚至全北京市所有老师的班级永远都处在满额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一年的经历,使得家长们发现,如果听信媒体的禁奥不再学习奥数,那到小升初时吃亏的只能是自家孩子。于是当家长后面再面临禁奥等情况的时候,都没有再当回事,直到去年。
现在回过头看,可能正是因为之前这个市场无休止的不受管理,一味做大,才导致了2021年从源头立法发文的永久性禁奥。
前面说的是十年前整个奥数大环境的背景,掐指一算,谷爱凌回国参加奥数培训的时间,应该恰巧是北京奥数最蓬勃发展的2013-2014年。
那个时候,大家学奥数,都是非常“纯粹”的。就是为了小升初升学。在当年的那个大环境下,只要付出了努力,最终的去向一般也还不错。因为在那个年代,学校拿出的可以自主招生的名额很多,能够自主招生的学校也不少,海淀区就不用说了,其他区的好学校也能在小升初中通过自主招生选拔一部分孩子。而在那个网络还没那么发达的年代,很多家长获取教育方面消息的来源还都来自于网页版的论坛,交流信息还都多以qq群来进行交流,获取消息的渠道还不顺畅,导致每一届学习奥数的学生人数并没有那么多。不像现在,网络很发达,又有大数据推送以及曾经铺天盖地的奥数广告,感觉身边所有孩子都在学奥数,就会迫不得已的也学,当年并不是这样。在外面上奥数的孩子,通常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好学生”。所以那个年代中,只要孩子在奥数方面努努力,拿到一些奖项,甚至不拿奖项,只要好好学一学,就能够通过学校的入学考试,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初中,而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电脑摇号。
正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学习奥数的目的都很“纯粹”,所以从真正奥数学习的角度上来说,也很符合孩子学习上的认知规律。孩子课内学得好,家长就对升学有些想法,有想法就到课外学奥数,无论孩子学成什么样都能进个适合自家孩子的初中。在那个时候,其实有不少像谷爱凌这样降级学奥数的孩子。自己在校内是五年级,但是校外五年级的奥数难度太大听不懂(尤其是对于很多之前没学过的孩子,有些基本概念之前没学过),所以转而去听校外四年级的奥数,同样能够起到提升数学成绩、锻炼思维的效果。等到六年级小升初时,学完所有那个年代五年级的奥数,也完全能够应付六年级的小升初考试和分班考试,一样也会有个不错的成绩,小学基础一样也能够很扎实。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那个年代教孩子们学奥数是种享受。即便是奥数最基础班的孩子,也都是校内至少90分以上的水平,很多孩子在校外基础班的原因是之前没接触过,有很多孩子学一学就能学的很好。不像现在,很多三年级以上奥数最基础班的孩子校内成绩都很抓瞎,校外奥数对于他们来说就更难理解了。这些孩子可能更需要的是“补习”,虽然听上去可能没有“学奥数”那么好听,但这确实就是事实。
这十年来有这样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奥数的目的,已经没有那么“纯粹”了,或者说,环境已经不允许那么“纯粹”的目的了。学校招生名额骤减,使得整个奥数学习圈卷的越来越厉害,要想通过奥数升学,就必须要成为学的顶尖的那部分才能够有机会。但很多家长没有甚至不敢面对这个现实,还是想着希望孩子通过奥数升学。但能够凭借奥数升学的名额现在越来越少。名额少的同时,学习奥数的孩子却在变多。为了让孩子能挤到前面,强迫孩子学了很多她现阶段并不能理解的内容,并且一味的强调速度和难度,不考虑孩子学的是否扎实。这次的双减,可以说是踩了一脚非常及时的刹车,应该能够“拯救”不少正在学习奥数过程中水深火热的孩子们。
其实事实上,十年来,奥数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大家现在看到的高思导引,带详解的是2014年第一版,不带详解那版(好像已经没卖的了)是2011年第一版,但是在这之前,还有更早的巨人思维导引,再早的仁华思维导引,可以说二十年以来,学习内容都没有什么变化。而变化的只是由升学引发的学习环境,以及环境导致的家长心态的变化。
强如谷爱凌这样大家公认的学霸,在最一开始学奥数的时候,也没有盲目的和朋友们一样学五年级的内容,而是先踏踏实实把四年级的学明白,感受到了学习奥数的乐趣后,才能够在后面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谷爱凌的成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双减的政策。但泽哥想说的是,无论有没有双减的政策,这种“别人家的孩子”总会有途径来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孩子有能力学,家长有能力帮。但这样的孩子和家庭其实并不具备普遍性,仅供欣赏。更何况谷爱凌这样在参加奥运会之前就能拿下20多个代言,身价数十亿的世界我们也不会明白。在双减这个强行刹车的背景下,我们才能够多去思考和自家孩子教育相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去随大溜。
学习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孩子能有收获,能有提升。只有踏踏实实真正把内容学明白了,学习那些和孩子现在知识储备及能力匹配的内容,掌握合适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进度,才真正能够做到“中国学十天,美国学一年”,否则,就是“学十天就是少活十天”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7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