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是昏君吗(唐德宗是明君吗)

唐朝是中国社会空前繁荣强大的朝代,从兴盛一直到衰亡,共历经了二百九十年。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从统治阶级内部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变化来看,大体能够分为三个阶段。618年至741年的一百二十四年是唐朝初期,其主要矛盾是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腐朽和进步之间的博弈,由于进步倾向起着主导作用,故而能够保持着长期的强盛。742年至820年的七十九年是唐朝中期,主要矛盾是中央集权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最终中央集权势力取得了相对的胜利,故而基本还能保持国家的统一。而821年至907年的87年是唐朝末期,其主要矛盾是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宦官势力和士族势力之间的矛盾,由于最终宦官势力占据了优势,导致中央集权势力就此趋于衰落。

初唐时期的政治概况

唐高祖李渊凭借着周、隋大贵族的身份,在隋朝末年起兵取得关中,建立了唐朝。唐朝的开国之君虽然是唐高祖,但大部分的事业实际上都是其子李世民,即之后的唐太宗所做。

唐太宗见证了隋朝的兴亡,他深知,要巩固自己的权位,就必须得到天下民众的顺从和归心,正是因为认清了这一事实,他才能取得贞观之治的盛况,被称为英明神武的封建皇帝。

中国是一个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存的国家,因此,各民族间的矛盾以及阶级间的矛盾一直都是影响国内和平的根源。为此,唐太宗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和这些矛盾,维持社会的平稳发展,这些措施中最为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纳谏,另一个就是用人。

所谓纳谏,就是指倾听不同的意见,客观地评判是非,择善而从。唐太宗可以说是封建帝王中最善于纳谏的一个人了。他鼓励群臣犯颜直谏,在大臣中,魏征在这方面尤为突出。魏征十分敢于据理力争,即使惹得唐太宗龙颜大怒,他也依然会继续阐述自己的道理,并不因此而退缩。据说唐太宗有一次退朝回到皇宫的时候,大怒说:“早晚有一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当时长孙皇后就问唐太宗要杀的人是谁,唐太宗说:“当然就是魏征那个老匹夫,他时常当众羞辱我!”结果长孙皇后一听,竟然道贺说:“有魏征如此忠直的大臣,说明陛下是英明的君主啊!”

唐太宗出身大贵族,又是一员武将,性格非常硬朗,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他能够容忍魏征的直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害怕亡国。而魏征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往往会引据隋朝的事情来作为自己的论据。

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大哭。魏征对于唐太宗就如同一面镜子,虽然总是直言不讳地映照出一切的缺点,但却是能够帮助唐太宗避免犯错的忠实臣子。

作为一个君主,是否能够知人善用是评判其贤愚的一个重要标准。唐太宗识人也能用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

纳谏和用人是唐太宗取得成功的两大主要原因。他还利用当时的人才,对隋朝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了唐朝的制度。唐朝的官制最初沿袭了隋朝的制度,选拔官员的制度也大体上沿袭了隋朝的制度——科举。

隋朝时期轻视儒学,到唐高祖即位的时候,开始设立京师和地方学校,用以招揽士人。唐太宗尤其提倡儒学,在唐太宗时期,学校极盛,唐太宗召集天下的名儒来做官员,还经常到国子监听讲学。但正是由于这样的重视,使得学生们只会死记硬背,而不再考求异说。

在唐太宗以后,唐朝的考试法有了一些修改,考试的方式也越来越困难。科举作为一种取士的制度在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定了下来。

唐朝时期的重要制度都是在贞观时期制定的,这些制度在沿袭隋朝制度的基础上有所修改,更适合于当时社会的需要。

唐高宗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在母舅长孙无忌的帮助下被选为太子。649年,唐高宗继位为皇帝。654年,他从寺庙里迎娶了唐太宗的幼妾武氏入宫。655年,他废除了皇后王氏,正式册立武氏为皇后。

唐高宗是个没有什么主意的人,性格昏懦,但他此前有长孙无忌等一系列贞观老臣的扶助,后又有刚强机智的武则天参与朝政,故而他并没有成为危害唐朝统治的昏庸之君。武则天通晓文史,学识渊博,又多权谋,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更是突破了当时的惯例,登上帝位成为皇帝,建立朝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创举。

武则天夺取政权的道路充满阻碍,她任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为自己效力,坚执刑赏大权。她利用酷吏来对反抗的唐朝旧臣进行严酷镇压,并严密控制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武则天还招揽了大批想要做官的人,以此收买小地主的人心。由于武则天本身明察善断,刑赏分明,故而朝廷上也有着一批甘愿为她效力的能臣,使得她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皇帝。

武则天将李姓的唐朝变为武姓的周朝,自然想过传位给武姓的人,但朝臣们却始终认为,国家始终是李姓的国家。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策之等人率领群臣拥立唐中宗为帝。

唐中宗在群臣的拥护下成为皇帝之后却并不信任这些朝臣,他所信任的是他的妻子韦皇后。韦皇后一直希望成为另一个武则天,但她却没有武则天那样的政治才能,只有一系列的暴行。仗着昏庸懦弱的唐中宗的信任,韦皇后和武三思勾结起来,形成了两家外戚合作的腐朽政治集团,逐渐霸占了朝纲。

707年,皇太子李重俊率领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杀了武三思等人,之后唐中宗杀了李重俊,韦皇后借此机会大肃朝政,驱逐宰相魏元忠,陷害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唐中宗尚存仁慈,不愿牵连他们,故而李旦和太平公主得以保命。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开始暗中准备,决意一举消灭韦、武集团势力。

710年,韦皇后和其女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了唐中宗,韦皇后准备学习武则天,临朝称制。在唐中宗被杀之后,李隆基发动羽林军攻入皇宫,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一举消灭了韦、武集团。此后由太平公主出面恢复了唐睿宗的帝位。

唐睿宗也是一个昏庸懦弱的人,由于他取得帝位是倚靠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力量,故而唐睿宗立李隆基为皇太子,并允许太平公主干预朝政。朝廷的大小事务,唐睿宗都不敢自己做决定,总要问过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这必然助长了太平公主的专横,同时也使得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开始争夺权位。

712年,唐睿宗让位给李隆基,唐玄宗正式即帝位。713年,唐玄宗杀太平公主,将其党羽清扫出朝政,唐朝政权全部由唐玄宗所掌握。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算得上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相比唐太宗和武则天来说始终存在更多的弱点和不足。唐朝在开元时期达到了极盛的顶点,也是在开元时期开始由盛转衰。

中唐时期的政治概况

唐玄宗算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皇帝,在他所统治的开元时期,唐朝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而他也曾施行过一系列有利于和平以及符合民众愿望的政事。但另一方面,他也存在着骄傲和奢侈两种恶性,而这些恶性随着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也越来越严重地显现出来。

唐玄宗做了二十五年的皇帝之后便一心只想要纵欲享乐,而懒得处理大小政事了。他任用奸佞小人李林甫为宰相,并且对他保持着始终的信任。744年,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专宠杨氏,沉湎于声色之中,政事上则依靠李林甫。李林甫死了以后,唐玄宗任用杨国忠为相。杨国忠也和李林甫一般,是个善于曲意逢迎的无赖,在掌握大权之后,无恶不作,搜刮民财,加速了唐朝祸乱的爆发。

唐玄宗除了生活上奢侈浪费以外,更大的浪费其实在于对边境的管理方面。唐玄宗在边境上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和经略使,在各镇以及一些小地方也屯驻兵马,军队的开销非常大,军费中的极大部分都被浪费了。

唐玄宗自恃强盛,非常好战,安禄山在边境生事邀功反而得到唐玄宗的宠爱,而王忠嗣持重安边却遭到了黜逐。在唐玄宗的积极培养下,以安禄山为首的一伙叛乱者就这样崛起了。

安禄山是个野心家,一直野心勃勃想要谋夺权位,在得到唐玄宗的宠信之后,安禄山在谋反活动上得到了很大的便利。他私自制造大量的官员服饰,准备用赏官授爵的方式来收买人心。755年,安禄山认为发动叛乱的时机已经到了,以奉旨率兵入朝讨伐杨国忠为名正式在范阳发动了叛乱。

在确信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之后,唐玄宗仓促布置防御,任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去讨伐安禄山。哥舒翰屯兵潼关,安禄山本来打算攻打潼关,但突然听说河北有变,故而没有马上攻打潼关。次年五月,哥舒翰战败,潼关陷落。唐玄宗、杨国忠等率领着随从仓皇逃出西京,前往成都避难。

唐玄宗等人在逃出西京以后,行至马嵬坡时,在随行兵士逼迫下杀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在除去杨氏兄妹俩之后,唐玄宗才再次得到兵士们的拥护,去往成都。而太子李亨则留在马嵬坡主持军事。在李亨继承皇位,成为唐肃宗之后,唐朝就以唐肃宗为首展开了统一与割据斗争的新局面。

唐肃宗即位的时候,身边文武官员竟不到三十人,其中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政治人才。直到李沁出现,唐肃宗才拥有了得力的助手。李沁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经历了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三个皇帝,无论君主如何猜忌昏庸,他都有办法作出贡献和补救,无论奸佞如何嫉妒陷害,他也都能够运用智慧来躲避祸患。李沁可称为是封建时代表现十分突出的忠臣智士。

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叛军内部发生了分裂。这原本是唐军进攻的一个大好机会,然而唐肃宗却只求早日收复两京,得以享受做皇帝的尊荣,而不考虑长远的利益,于是和叛军硬碰硬,进行了错误的军事战略指导。

唐朝军队的屡次失败并没有让唐肃宗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失败是由于唐军实力不济。为了获得胜利,唐肃宗完全不顾自己的尊严,竭力讨好回纥,乞求回纥的帮助。当唐军攻入西京以后,李沁便决意隐居衡山,以求得自保。而叛军失去西京以后军心涣散,后史思明集合了溃军,杀死安庆绪,将其所有土地和人马据为己有,自称大燕皇帝。

759年,史思明大军先夺取了汴州,之后又得到了郑州,此后史思明又夺取了河阳怀州等重要地点,更决意乘胜夺取陕州,进而攻向西京。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自称皇帝。

762年,唐肃宗死,唐代宗即位。唐代宗同样是个无能之辈,只能向回纥继续乞求帮助。768年,唐代宗将李沁招来京师,再次任用。

779年,唐代宗死,唐德宗李适即位。唐德宗是个昏君,且不同于唐肃宗和唐代宗,他疑心重,性情急躁,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他猜忌功臣,姑息养奸,对财物贪得无厌。805年,唐德宗死,唐顺宗即位。唐顺宗由于中风而不能说话,一切事务都由亲信代为处理。后唐顺宗病死,唐宪宗即位为皇帝,唐朝由中期开始向后期过渡。

唐宪宗亲信宦官,他的军队中也有许多的宦官将领,宦官在宪宗时期拥有很高的军权。宪宗英明果断,希望能恢复唐王朝的统一,采用强硬的措施对待藩镇的割据,先后降服了西川、夏绥和镇海等节度使,使得唐王朝在形式上取得了统一。但在取得一些成功之后,宪宗的进取心也开始减弱,宪宗在晚年,只一心追求长生不老,并开始沉迷于丹药,性情变得暴烈,对身边的宦官动辄责罚,甚至诛杀,最后,宪宗被宦官陈志宏所杀。

晚唐时期的政治概况

宦官杀死唐宪宗并立唐穆宗为皇帝之后,便掌握了对皇帝废立生杀的实际权力。这些皇帝面对着宦官强大的势力,有些完全被驯服,有些则不甘屈辱,与其对抗,希望能夺回自己的实权。朝臣们也是如此,有些依附宦官,有些则反对宦官。

唐穆宗和唐敬宗就是对宦官权势完全驯服的两个皇帝,他们都昏庸懦弱,一心耽于享乐,丝毫不关心朝政,一切大权都把握在了宦官的手中,宦官的势力达到了极盛。

824年,唐穆宗因为服食长生药而病死,唐敬宗即位做了皇帝。唐敬宗比唐穆宗更加荒淫无度,败坏朝政。827年,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了唐敬宗,改为拥立绛王李悟,然而在李悟还未能正式登基为皇帝之际,就被王守澄等人所杀。王守澄等人杀死李悟之后另立了唐文宗为皇帝,百官都不敢有任何异议。见证了这一切的唐文宗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毫无保障,便希望能够从朝官方面获取力量来与宦官相抗衡。因为皇帝有了这样的倾向,使得朝官也开始敢于和宦官对抗,这一时期,宦官与朝臣之间的争斗开始表面化了。

828年,名士刘公开反对宦官,并提出要求,让唐文宗将政权交给朝臣,兵权交给将帅,将宦官都屏退,以此来拯救国家。后唐文宗任用宋申锡为宰相,意图倚靠朝臣来诛灭宦官。

831年,宦官王守澄等人发现了宋申锡的密谋,于是便找人诬告宋申锡意图拥立皇弟李凑为皇帝。李凑本身比较有声望,唐文宗一向对他有所防备,一听到有人奏书,就失去了理智,自以为掌握着确凿的证据,便召集文武百官,宣布了宋申锡的罪状。就这样,唐文宗反而帮助宦官将宋申锡这个威胁给消除了。唐文宗还期望能以同样的方法除掉宦官集团,然而天真的唐文宗最终失败,成为宦官的俘虏。之后,唐文宗一直被宦官所监视,只能借酒浇愁,至840年,唐文宗病死。

唐文宗病死之后唐武宗即位,唐武宗任用李德裕为宰相,文宗时候的紧张形势开始有所缓和。李德裕非常有政治才能,他用较为合适的态度对待宦官,各方关系处理得当。唐武宗对李德裕的信任同时也削弱了宦官势力。虽然这种削弱对于宦官而言伤害是极小的,但是朝廷却因此获益不少。

846年,唐武宗服食金丹病死,唐宣宗即位。唐宣宗是唐宪宗的儿子,按照常例是没有继承权的。宦官们之所以拥立他为皇帝,是因为看中他从小就像个痴人。但是到唐宣宗继承帝位之后,宦官们才发现中计,唐宣宗之前表现出的痴傻都是伪装。

唐宣宗自恃聪明,相信自己的见解都是正确的。他一即位就展开一系列行动为父报仇,惩罚那些被认为是杀死唐宪宗的人。他诛杀宦官,逼死郭太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

唐宣宗严禁朝官和宦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宰相马植曾与左军中尉马元贽认本家的时候,马元贽送了一条宝带给马植。唐宣宗知道以后,第二天就革除了马植的宰相职位。这个时期,虽然表面看似安定,但其实民众起义反抗的条件已经酝酿成熟。

859年,宁国裘甫首先率众起义,其时唐懿宗当政,派遣王式镇压起义,裘甫战败被杀,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虽然这次起义没有取得成功,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873年,唐懿宗死,唐僖宗即位。自874年开始,农民起义开始大规模爆发,在战争中,唐朝方面出现了各种割据势力。888年,唐僖宗病死,唐昭宗即位,采纳了张濬等人的建议,企图消灭宦官势力。

893年,唐昭宗杀死了西门君遂等三个宦官首领,宦官势力大为削弱。904年,当时掌握朝政的最大的藩镇节度使朱全忠命人杀死了唐昭宗,立唐昭宣帝为帝。907年,唐昭宣帝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朱全忠称帝,国号大梁,赐封唐昭宣帝为济阴王。908年,梁太祖杀济阴王,消灭了唐朝最后的残余势力,唐朝彻底灭亡。

唐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强大的一个朝代,大体上来说,唐朝前期经济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农业的兴盛方面,而自中期以后的繁荣,则主要体现在工商业,尤其是商业的兴盛上,但在商业兴盛的同时,农业却又不断衰落。

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根本,唐朝时期农业的兴衰与国家制订的律法有着根本的联系。618年,唐高祖一即位就下诏实施均田法,到627年,唐太宗即位,便和朝官们商议,打算让民众们自由迁移到土地宽裕的地方。均田法施行的程度,关东地区是最高的,关中地区则最低,长江流域居中。因此,在唐朝前期,关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由恢复走向发展,而长江流域则是继续处于发展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唐朝的繁荣强盛就在农业发展上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但其实,从唐高祖开国以来就有这样一个事实——关中的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且规模越来越大。土地的集中反映着兼并的进行,自然均田法也遭到了破坏。均田法本是为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当均田法被破坏,地主阶级凭借强权从农民手中夺取土地以后,无疑会使农民开地的积极性受到挫败。

到开元天宝年间,土地兼并已呈现出非常严重的现象,于是在752年,唐玄宗下了一道诏书,提出要进行改革。但实际上,唐玄宗的诏书是没有丝毫意义的空话,只是妄图用这样的方式来缓和农民对朝廷的怨恨。此时,均田法已经不可能施行下去了,从此庄田制一直在盛行。

租庸调法的颁布是以均田法为基础的,既然均田法被废除,租庸调法自然也将废除。租庸调法的规定是以均田法所说的天下每个男丁都能拥有一百亩田的假设为依据的,而事实上,从开国时期开始,男丁获得的田地多少就是不一致的。随着地主的兼并越来越强烈,官府越来越贪暴,导致农民越来越无法承受租庸调法的压力。780年,唐德宗采纳了杨炎的建议,正式将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

所谓两税法就是按照实际的资产来收税,也就是按照田亩数目来收税,而朝廷主要收入的是货币。按道理来说,均田法被废除,按照田地实际亩数来收税应该是十分合理的,而把征收实物变为折价收钱也并非不可行,可以说两税法代替租庸调法是一个不可违抗的趋势。但随着政治的腐朽,两税法也逐渐成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民众的工具。

唐朝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叫做刘晏。从760年开始,刘晏先后被任命为监管铸钱和盐铁的使臣,后来又兼任转运、常平等使臣。这些都可以提供敛财的机会,其中油水最多的是盐税。刘晏和其他敛财者不一样,他并非一个只顾要钱的人,他在敛聚钱财的同时,也让民众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他的行事一直都控制在民众所能接受的范围内。780年的时候,唐德宗却信了杨炎的谗言,杀死了刘晏。此后的继任者们大多是刘晏的旧部属,但能力上再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刘晏了。

人口是生产力的保障,因此户口数目也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唐朝社会的繁荣程度以及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而户口数目的升降也和当时的政治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740年时候的户口数目是唐朝前期最高的。唐朝前期由于施行均田制,赋税也较轻,因此户口数目也逐渐增长,社会经济呈现繁荣的景象。但随着统治阶级贪欲的增长,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赋税也越来越繁重,为了争权夺利,战乱开始频繁爆发,致使人民逃亡现象越来越严重,生产力逐渐萎缩。在唐朝中期和后期,唐朝前期的繁荣社会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口也相应地减少了。

在唐朝的中期和后期,由于政治制度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由盛转衰,而工商业虽然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在中期时候开始日渐活跃起来。两税法的施行对于商业的推动是非常有力的,由于农民上缴税款需要用钱而不再要实物,故而农民生产的所有物品都必须要先变现,这就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也为商人增加了许多的获利机会。商业的发展必然会促使商业中心的形成。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是西京和东京两个,其中西京市更大,也更繁荣。

唐朝时期的手工业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主要是供给宫廷和朝廷使用,而私营手工业的商品则主要是贩卖给普通百姓。

官营手工业由于有朝廷这个强大的后盾来支持,故而规模非常大,从宫廷朝廷的用具到军需产品,但凡是属于百工的事业,都设置有专门的官员来进行掌管。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比起此前的朝代也有了显著的发展。

有了手工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商业才能有长足的进步。商人对农民和手工业者们的剥削,残酷程度并不逊于朝廷官员,但他们的剥削手段是有很大区别的。商人的剥削主要是用商品来获得利益,而官府则是用强权来进行压榨,商人巧取,官府豪夺,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

商业的发展还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唐朝时国内水陆交通都十分通畅,即使在地方割据的唐朝后期,交通也仍然保持着这样的状态。当时全国的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外扩散,贯穿全国;水路交通以扬州为中心,南北水路交通的主干线是通济渠

唐朝时期的对外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由于国势强盛,唐朝的威名远震四方,中期以后虽然唐朝国力日趋衰弱,但仍然保持着大国的声望。当时的海上交通畅通无阻,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是航海大国,到唐朝时候,海路就走得更远了。海运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展开。

唐朝与四方诸国的关系

唐朝前期的政治非常统一,因此对外关系有了空前的发展。唐太宗时期,采用了魏征的建议——“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一心致力于改善内政,因此唐太宗时期在对外关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到唐玄宗时期,对外关系发展到了顶点。但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国家内部发生了分裂,将前期取得的胜利都抹杀了。

唐朝前期国力日渐强盛,并且战胜了强大的突厥,从而使得中西交通畅通无阻,中国与四邻诸国之间的关系也日渐拉近。在前期,唐朝与四邻诸国的关系粗略来说大约有四种,一种是反对侵略,唐朝与突厥的战争就是这一种。二是发动侵略,唐朝攻打高丽国就是如此。三是保护弱国,比如唐朝对西域等地的保护。四是单纯的交流,例如唐朝与天竺、日本以及大食等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突厥在中原的北方,唐朝初期,突厥非常强大,时常骚扰中国边境的安宁。在唐高祖时期,居然有荒谬之人说,突厥侵犯关中是因为想夺取长安积聚的财富,所以只要迁都,就能停止这样的争斗。当时唐高祖已经打算接受这个荒谬的建议,幸好遭到李世民的劝阻。到624年的时候,中国得到了统一,于是开始对突厥采取主动攻势。直到626年,唐太宗即位以后,唐朝才真正成为统一的国家,与突厥直接的对抗也有了根本上的转变。630年,唐军大破突厥,捕获了颉利可汗

突厥本是北方大国,唐朝攻灭突厥使得唐王朝建立起了无上的声望,四方的小国纷纷来向唐王朝示好,表示愿意臣服。

高丽在中国东北方,当年隋炀帝三次攻打高丽未果,引致全国上下的不满,这对中国的统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教训。高丽对中国的态度较为友好,然而唐太宗在攻灭突厥之后却对高丽也起了侵略的野心。

642年,高丽内部发生混乱,唐太宗觉得有机可乘,于644年决定亲自率兵攻打高丽。大臣们多持反对态度,但唐太宗一意孤行,相信此次出征必定是大胜而归。但唐太宗却失算了,最终败给高丽。唐太宗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再次对高丽展开进攻。到649年,唐太宗死去,针对高丽的战事才暂时停止。一直到武则天执政时期,唐朝的势力才完全退出高丽,结束与高丽接连不断的战争。

日本与中国的来往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但日本大规模地吸收汉文化则是在唐朝。据史书记载,日本派遣使臣出使中国前后不下三十次。到唐朝后期,商业非常发达,唐朝的商船也时常往来日本,可见两国在经济上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的。在唐朝与日本往来期间,双方态度都很友好。

在中国的西北方是西突厥。西突厥也是一大强国,统治着西域诸国。628年,西突厥发生内乱,随后分裂成为两股势力,五咄陆部和五弩失毕部各自拥立可汗。唐王朝就利用这个时机,逐步取得了天山南路诸国的统治权。

648年,五咄陆部可汗战败,酋长阿史那贺鲁率领着残余的部族投降了唐朝。651年,阿史那贺鲁出走,击败了破弩失毕部族,自称沙钵罗可汗。655年,唐高宗击退沙钵罗军,657年,唐高宗正式攻灭西突厥,西突厥领土全部归唐朝所有。

在唐朝攻灭西突厥之后,政治势力大为扩展,在西北方与诸国的关系都有所发展。葱岭以西的诸小国陆续成为唐朝的附属国,唐朝势力的延展,在经济以及文化交流方面,双方也都得到了益处。

虽然唐朝的政治势力已经越过了葱岭,但是唐王朝始终无法改善与西突厥余部间的关系,此时,吐蕃和大食两国又都想要夺取西域,故而西域战事频发。

吐蕃是唐太宗时期新兴的强国,670年的时候,吐蕃夺取了西域十八州,唐王朝无法与之抗衡,失去了西域四镇。699年,吐蕃发生内乱,唐朝西边的边境暂时得到了安宁。到唐中宗时期,吐蕃又在青海西域和唐王朝继续开战,755年,唐王朝发生安史之乱,吐蕃乘机夺取西域。

大食国在西汉的时候称为条支国,651年,即唐高宗永徽二年的时候,第三代哈里发派遣使臣来到唐朝,中国与大食开始有了正式往来。唐高宗时期,大食攻灭波斯,其他的小国急于依附唐朝,希望得到唐王朝的保护。但是唐朝无力出动大军到达葱岭以西,在西域的势力又频遭吐蕃骚扰,故而无法抵挡大食。大食到阿拔斯王朝时,文化极其昌盛,大食与中国开始保持着良好的商业和文化上的往来。

隋炀帝时曾攻灭吐谷浑国,到隋朝末年的时候,吐谷浑伏允可汗收复了失地,并开始攻击隋朝边境。在唐朝初期,吐谷浑仍经常扰乱边境。635年,唐太宗派兵攻打吐谷浑,伏允可汗大败自杀,此后,唐王朝册封伏允可汗的嫡子慕容顺为可汗。663年,吐蕃攻灭吐谷浑,吐谷浑灭亡。唐朝与吐蕃从此接触愈加频繁,这自然有利于吐蕃社会的发展。

唐朝在全盛时期有相当数量的羁縻州,所谓羁縻,就是来去任便的意思。归附唐朝的羁縻州多是落后的游牧民族,或是因为战败,或是为了寻求唐王朝的保护而归附。它们的来去对唐朝廷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损失,但羁縻州的数量从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国家国力的盛衰。唐朝前期国力强盛的时候,相当数量的羁縻州先后归附,到中期的时候,国力开始衰微,除了在剑南和岭南等地还保留一部分羁縻州以外,其余或被夺走,或自行离开了。这显示着唐王朝的繁荣一步步消退在历史的进程中。

藩镇割据的形势

唐朝时期发生过两次大割据,第一次的发动者是内附唐朝的统治阶级;第二次则是汉族统治阶级的内部分裂。

唐朝和东汉一样,都允许内附朝廷的其他民族大量迁徙到边境内居住。大量的内附人民在高度发展的唐朝社会里,经济文化方面都经历着一个融合的过程。然而,由于天宝年间政治的腐朽,使得融合的过程变成了战争的形式。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居住在营州,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任用这二人为小将。安禄山和史思明都非常狡猾又有勇力,很快就都得到了张守珪,甚至到后来唐玄宗的重用。744年,安禄山兼任平卢和范阳两镇的节度使。750年,安禄山又被任命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黄河以北的军政和民政都在他一人的掌控之下。他乘机集合了一批党徒,有了谋反之心,并开始积极策划谋反。755年,安禄山以惩戒杨国忠为借口,正式起兵反叛。当时安禄山的部下有很多士兵是不赞成反叛的,但是在安禄山的淫威之下,也不敢有二话。安禄山攻入洛阳,而史思明则留守河北。756年,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攻入长安城,唐玄宗逃往成都,唐肃宗即位。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自立为皇帝。761年,史朝义又杀史思明,自立为燕帝。762年,史朝义被唐军击败,并于763年逃往范阳,范阳守将击杀史朝义,安史之乱在形式上来说结束了。

尽管安禄山和史思明死了,但他们所留下来的军队依然和唐朝处在对立的地位,保持着原有的特性。史朝义的部将在史朝义死后先后投降唐朝。763年,朝廷任命这些降将为节度使,名义上来说是把河北归还给了朝廷,但实质是朝廷承认了安史之乱叛军的割据。

一般来说,实行割据的藩镇必须取得大唐朝廷的官爵,以此表示他们并非叛徒。而在割据的境内,他们自己实行管理,制定管理方式,并供养大量的军队,而这些所需要的费用,自然都是从民众身上剥削来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痛苦。而腐朽的唐朝廷,一方面承认藩镇的割据,另一方面又要抵御他们,故而也供养了大量的军队,人民的痛苦可想而知。

割据河北的强大藩镇中有三镇最为强大,分别是魏博镇、成德镇和幽州镇。

魏博镇的割据者是田承嗣,他是安禄山的死党,是一名汉人。田承嗣是所有叛将之中最为凶恶狡猾的一个,在投降唐王朝之后就一直积极准备着进行永久的割据。812年,魏博镇内讧,当时朝廷是唐宪宗在位,朝廷还算有威望,魏博镇内讧,成为节度使的田弘正决定归附唐王朝,魏博镇四十九年的割据总算是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割据势力就此消亡。

822年,魏博镇牙兵拥护牙将史宪诚反叛,节度使田弘正的儿子田布被迫自杀。829年,牙军又杀史宪诚,拥立何进滔为节度使。870年,牙军又杀何氏继承人,拥立韩君雄。883年,乐彦祯废除韩氏继承人,自立为节度使。888年,牙将又杀乐氏继承人,拥立罗弘信。后来罗弘信依附朱全忠。906年,魏博镇节度使罗绍威忌惮牙军的势力,依靠朱全忠诛灭牙军,魏博镇从此衰弱,被朱全忠所支配。912年,杨师厚攻灭罗氏,结束了魏博镇一百五十年的割据。

成德镇的割据者是李宝臣,原本是奚人,后来做了范阳将领张锁高的义子,改名为张忠志。安禄山反叛之后,他又成为安禄山的义子。他投降唐王朝比较早,朝廷便封他为成德镇节度使,赐名李宝臣。781年,李宝臣死,儿子李惟岳继任。682年,王武俊杀了李惟岳,成德镇投降唐朝。

在成德镇投降后,唐德宗任命王武俊为恒冀观察使。王武俊怨恨朝廷不封他为节度使,于是起兵反叛。但是在784年,王武俊再次投降唐朝,这一次终于得到了成德军节度使的名号。820年,王氏继承人王承元归附朝廷。唐穆宗任命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王承元为义成节度使。822年,牙军在王庭凑的鼓动下杀死田弘正,又恢复了割据。直至922年,成德镇的割据才正式消亡。

幽州镇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党羽的巢穴,也是三个叛镇中最为强大的。在史朝义死后,唐王朝任命安禄山的部下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768年,李怀仙遭到部下的谋杀,其部下朱希彩成为节度使。772年,朱希彩被部下所杀,朱泚成为新的节度使。773年,朱泚在朱滔劝说下于774年归附朝廷。此后幽州又经过一系列的动乱,直至913年,幽州镇才结束了它的割据。

在唐朝后期,朝廷已经放弃了河北,不打算再对三个割据叛镇浪费兵力。在黄巢起义发动以前,唐朝在河南地区的兵力十分薄弱,江南地区就更是兵力空虚了,因此,当起义爆发以后,受到唐朝军队的阻力并不大。但是就在这个时期,一大批的势力趁乱崛起,拥兵割据,其中八个非常有势力的割据者演变成为后来的五代十国。

唐末农民大起义

在唐朝前期,朝廷对民众的剥削还在能忍受的限度内,故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较为缓和。到安史之乱后,民众负担日益增加,农民起义在浙东地区第一次爆发了。

762年,袁晁率领众人在台州起义,并迅速攻占了浙东州县。763年,李光弼派兵将袁晁击败,浙东又归唐朝所有。虽然袁晁失败了,但它的起义是符合人民愿望的,同时也揭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859年,唐懿宗继位时候,裘甫率众在浙东地区起义,在他起兵的时候不过拥有一百多人的兵力,到860年,他所率领的起义军已经增加到了一千多人,并依然还在增长之中。民众们带着迫切的希望纷纷前来响应裘甫的起义。但当时,唐朝的兵力还处于优势地位,故而裘甫的起义并没有成功,但即便如此,起义的浪潮却是再也无法遏制了。裘甫的起义标志着唐朝廷崩溃的开端。

868年,徐州地区兵士作乱,拥护庞勋为首领,朝廷发兵攻打徐州,直到869年,才消灭了庞勋率领下的叛军。起义之后,唐王朝更加残酷地从民众身上搜刮军费,使得民众四处聚众反抗。

874年,王仙芝率领数千人在长垣起义,次年,黄巢率领数千人响应王仙芝的起义。当时王仙芝和黄巢的起义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声势浩大。

王仙芝和黄巢所统率的起义军起初采取流动的方式进行作战,尽量避免与唐王朝的军队产生直接碰撞。在起义初期,这是非常必要的,起义队伍还不够壮大,还不足以与唐王朝正面相抗衡。

起义军使朝廷感到了恐慌,于是,唐朝廷打算收买起义军的首领王仙芝,承诺给予他一个“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空名,而王仙芝居然无耻地接受了这个封号,背叛了起义军,从此与黄巢决裂。而起义军的势力也遭到了削弱。

879年,黄巢军在岭南发生大疫病,将领们提议北上去图大事,黄巢听从将士的建议,决意北上。朝廷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来阻止黄巢的北上。

880年,经过与唐军的厮杀之后,起义军渡过淮河,直逼长安。881年,黄巢军攻入长安,自立为皇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黄巢自身由于出身低微,学识浅薄,故而也不具备政治才能。起义军在长安前后历经了三年,三年中并未做出什么贡献,也没有能够建立起稳固的政权。黄巢急于求成地拿到了皇帝的称号之后,又迅速地走向失败。

883年,唐兵攻回长安,黄巢逃到河南,兵士散尽,当时,起义军的势力实质上已经消亡。黄巢在河南率领一些残余的兵将,最终被李克用击破,黄巢逃走。

虽然起义军最后走向了失败,但民众起义的力量始终是强大的,早已经支离破碎的唐朝廷经过这一冲击之后加速了其统治的崩溃,再也无法长久地支持下去了,而统治势力的衰弱必然使得割据势力有机可乘,各霸一方,唐王朝走向结束,大分裂的五代十国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2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