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洁的行为所构成的。
——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宜家决定涨价了!”正在阅读新闻的小伙伴突然惊呼一句。
“这不会改变我们的选择!”宜家忠诚的粉丝——旁边一群刷着手机的小伙伴们淡定地回答。
低价、高性价比、更新换代快等特点使宜家长期以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很多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供应链危机,宜家被迫决定提高商品价格。
这或许会流失部分客户,但还是有大部分信赖消费者表示可以理解和接受。
宜家的深入人心,不是一朝一夕。
的确,它的很多时尚的产品,价格相比国内某些家居产品都要便宜很多。
宜家的成功催生了大量的传闻,各种书籍面世,其中免不了偏颇失准。
为杜绝以讹传讹,1997年4月的一天,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终于决定把这个1943年创建于瑞典的全球知名的家具家居用品企业的过往经历、成功的秘诀公之于众。
于是亲自请传记作者伯迪·托尔卡撰写一本能够真正触及宜家核心、精准反映宜家精神的书——《宜家传》。

伯迪·托尔卡(Bertil Torekull),瑞典先锋商业记者,知名作家、编辑。曾任《商业周刊》编辑,1976年创办了瑞典zuida的经济日报《瑞典工商业日报》;曾出版20余部作品。
他受英格瓦·坎普拉德邀请,用一年多的时间写成此书。
伯迪·托尔卡是个认真、尽职的作者,他通过对坎普拉德本人及家属、员工、朋友、“敌人”等人的近百次采访,查阅了坎普拉德保存的很多演讲稿、私人信件及笔记等珍贵资料,客观真实地还原了宜家的发展史。
世界上只有托尔卡可以这般走近坎普拉德,亲历他荡气回肠的商业人生。
这是唯一官方授权的传记。
本传记从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史开启,带人们一起探索宜家的故事。
沿着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到:
宜家如何从0变成今天的宜家帝国?
宜家品牌怎样传承?
宜家成功背面的不为人知的失败与坎坷有哪些?
宜家成功理念诞生时经历了哪些阵痛?
一个宜家“帝国”如何建立?
……
可以说,这是一本由创始人亲自为您讲述的“宜家哲学”。
内容丰富得足够你当成枕边书,日日阅读,常读常新。
单单英格瓦·坎普拉德的成长经历,就足够吸引人——
种子萌芽:5岁男孩的赚钱思维
英格瓦·坎普拉德出生于瑞典郊区的一个农场,童年时,当其他孩子还不懂得如何购物的时候,英格瓦·坎普拉德就有了赚钱思维。
5岁,他就懂得用低价购买火柴,再转手卖出去,并逐渐把包括种子、圣诞树装饰物、铅笔以及圆珠笔在内的货物都添加到他的售卖列表中。

他特别享受赚钱的快感,商业的种子在那个时候就悄悄地种下了。
他成了大家眼中的斯马兰的商业神童。
如果说赚钱有天赋的话,英格瓦·坎普拉德绝对是对赚钱天赋异禀的孩子。11 岁时,英格瓦·坎普拉德为J.P.佩尔松公司经销园艺种子,那是他人生的第一笔大生意,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这让他迷恋上了做买卖。
崭露头角:从创办小小邮购公司开始
17岁,这个乡村男孩决定白手起家,他用父亲奖励他阅读的钱作为启动资金,在自家农场周边的村庄创立了小小邮购公司。
公司的名字颇具意义——他取了自己姓名、艾尔姆塔里德农庄和阿根纳瑞德牧区的首字母,这样就构成了IKEA(宜家)。
他思维敏捷,极具天赋,善于捕捉和发现商机,为了效仿并打败竞争对手,他又将家具纳入宜家的产品目录,日后这成了宜家的核心产品。

谁也想不到,这个公司后来会壮大成一个企业帝国——全球拥有411家门店,19万员工。
历经坎坷:梦想与失败、婚姻与挫折
英格瓦·坎普拉德立志要打造的宜家是这样子的——
打破一小撮权贵阶层对家具设计的垄断,让尽可能多的人用尽可能少的成本用上设计精良的家具,从而实现人类家居生活的平等与民主化。
他在这条路上一直践行着。
伴随着他开挂的人生的是各种挫折与挑战,但他无惧!
“遇到挫折更是再常见不过的情况,没有人的创业是一帆风顺的,哪怕是那些登上富豪榜的家伙也不是。”
这是他的心声,也是他人生的信条。
竞争不过的同行开始想方设法阻止:他们呼吁政府禁止宜家曝光。
但这没有困住英格瓦·坎普拉德,他另辟蹊径,开创了融制造商和零售商于一体的经营方式。
“万事待兴,前景光明”,这是英格瓦·坎普拉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低调且谦逊。正是这种心态助他克服了成功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领航掌舵:建造宜家帝国、跻身福布斯富豪榜
英格瓦·坎普拉德的生意在不断扩大。
宜家的门店开到瑞典各地,后来到了挪威和丹麦,又通过德国走进了欧洲大陆,最后遍及世界各地。
当宜家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商场时,有8万人在开业当天光临了商场。
宜家最让人敬佩的,是它从来没有在其低价哲学上妥协过,他依然坚守着初心。

英格瓦·坎普拉德有一句名言:“简单就是美德。”这是宜家成就事业的关键。
组织运作需要规则,英格瓦·坎普拉德更看重简单和执行力。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口号助他一炮而红,获得巨大成功。
宜家的价格结构非常简单,即利用数量来讲价,供应商承诺采购数量可观的产品,然后给予对方优惠的价格并长期合作。
这个三赢的结局,也是宜家深获人心的原因:价廉、环保、美观。
成功后的英格瓦·坎普拉德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之一——宜家基金会,每年发放近10亿元用于改善世界上最贫困国家儿童和家庭的生活。
而英格瓦·坎普拉德,从创立宜家至今,从来没有借过钱或发行过股票。
2018年1月28日,拥有超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英格瓦·坎普拉德,在家人的陪伴中,于瑞典斯莫兰的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1岁。
结语
“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将会继续引导和激励我们前行。”
这是英格瓦·坎普拉德的愿景,也是宜家深受消费者喜爱多年始终没有放弃的原因。
宜家的发展过程极其曲折、精彩,这里就不赘述了。
宜家人一直保持低调,但宜家的精神多年来依然屹立不倒,很多人都想学习宜家的精神,也想了解宜家的发展史,那么,这本《宜家传》不可错过。
这是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更是一个值得让人尊敬的故事。

该书在全球热卖,一版再版,依然供不应求,也许答案就在书中,留待读者去探索。
或许我们成不了第二个英格瓦·坎普拉德,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尊重别人,并被别人尊敬的人。
我是影半夏,陪你读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8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