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鹿访谈录】第97期真实人物故事
口述:史不语
编辑:小鹿&灰灰
我叫史不语@史不语,河北人。
小时候,我经常听我父亲讲《三国演义》。
书里诸葛亮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巧借东风,这些故事里虽充满智慧,但我想诸葛亮真的这么牛吗?
对此我表示怀疑?带着这些困惑,我开始看历史类的书籍。
当我闯入历史的世界后,我发现很多历史都被披上故事的外衣。
在口口相传地过程中,历史变得神秘且强大起来。
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当时并没有受到传说中的重用,直到刘备去世后,他才被重视起来。
他的职业生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还不是有受闷头气的时候。
这是我第一次对世界持怀疑态度,我在书里找答案。
得到真相后,我有一种丰收的愉悦。
对任何事情都应该保持怀疑,才能持续思考。
慢慢,我体会到更多历史带给我的乐趣,唐太宗说:
“以史明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虽说不出话,但是总能带给我很多感悟。
所以我给自己取名为史不语,历史不说话,我就把他讲给大家听。
说这么多,其实我现在的工作是一名制药师,和历史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为保持对历史的热爱,我成为一名写作者,至今全网粉丝有20万。
没想到通过写历史,我还挣到10万块钱。
钱虽然不多,但是惊喜又意外,来看看我是怎么做到的。

上初中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是老师眼中的小透明,直到发生那件奇怪的事。
那天天气很燥热,有很多蚊子聚集在路灯下。
同学们都涌到走廊上看着什么?还有同学小声嘀咕说:“老师怎么能打学生。”
原来是我年级上的老师,他在揍学生,现场很惨烈。
因为,有部分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他布置的作业。
他挨个挨个揍,但是老师来到我面前时,并没有对我动手。
他说:“我不打好学生。”

(出差中)
那一刻,我才知道我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哪怕是老师酗酒之后,他也没有忘记这点。
后来,老师被学校处分,但是这件事却让自信很多。
之所以说这件事,是因为我一直是个不自信、不善言辞、不懂表达内心感受的害羞小青年。
并且,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1985年,我出生在河北的石家庄,我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是一名数学老师。
小学我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给全班传阅,初中我被选为历史课代表。
那时,我并没想过靠写作和历史,能挣到十几万。
在当时,凭借这两点,我只收获到女同学悄悄塞在我抽屉里的情书。
每次,我收到情书,都会被吓一跳。
无论我喜欢或者不喜欢对方,处理办法都是置之不理。
生活中我就是这么不爱表达。
到高中文理分科时,所有人都觉得我会选择文科,因为我当时的语文成绩是年级第一名。
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我更擅长文科。
但偏偏风渐渐把文科吹得好远。
因为一句大家都很熟知的一句话,我妈说: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天黑路滑,社会复杂。
我又是个不会交际的人,我觉得还是要练就一身本领,才能“不怕”。
文科确实有点文邹邹,我不是鲁迅做不到用文字去武装自己。
所以,我听妈妈的话,最终选择理科。
我性格内向,要融入一个集体不是易事,我到新的班级刚和大家熟悉起来。

(爬山)
同学和老师了解到我的文科成绩不错,纷纷劝我弃理从文。
其实我内心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心里上认可,身体却不愿意动。
因为,我得去适应新的环境和同学,对于我来说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所以就在理科扎下根来。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自己是被迫选择理科的。
但是无论是如何,都要直面自己的选择,即便后悔过,但是选择就要全力以赴。
我的化学成绩一塌糊涂,当我笃定学习理科后,我就开始好好学习,不再二心。
那时,好多同学的志愿不是做老师,就是科学家,或者当兵报效祖国。
我也并不例外,我想当一名科学家。

后来,填写大学志愿的时候,我又被迫选择我不喜欢的专业。
我母亲说学高分子吧,以后搞科研,这很适合你。
我一直很听她的话,所以我来到一所理工大学,专业就是高分子。
大学时期,我几乎忘记写作和历史的存在。
来到大学后,专业课让我学起来很吃力。
加之,没有我父母的管束,我终于可以自己拿主意。
我的第一个主意就是,我想退学。
而且这个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我像个行尸走肉一样,穿梭在学校。

(旅行照)
直到,我差点引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那天,我还是垂头丧气地来到实验室,漫不经心地开始做实验。
课堂上,由于我把催化剂抽得太干,催化剂发生自燃。
这一幕刚好被老师看见,老师一边处理自燃一边说:
“你想死,不要带上我们,做实验必须严谨,你要是做不到这一点,趁早退学。”
老师的厉声批评,让我出窍的灵魂。
终于回到身体里,我的大脑开始飞速转动。
我想你要我退学,我偏不!
我收起退学的念头,先把自己泡进图书馆。
让理论扎进我的脑海里,再泡到实验室,让实践来巩固这些理论。
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我解决不了,没办法,我逼着自己去问同学,加入他们的实验。
要我主动开口,需要好大的勇气。
我就像童话故事里的魔法师,每天和各种瓶瓶罐罐打交道,和化学试剂博弈。
我终于得到老师的认可,毕业时老师说:
“没想到你能赶上来,耕耘总会有收获。”
解铃还须系铃人,老师能对我说这番话,我感觉整个大学没有白读,力没有白努。
毕业后我考到一家央企,做一名制药师,收入稳定。
我没当上科学家,却当上一名科研人员,做药物研发。
我觉得人生,就是把你的每个选择串起来,选择决定你未来的生活。
选择需要认真权衡,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但是选择之后就要为之努力。
刚开始做这份工作时,也并不顺利。
我只能静下心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把工作理顺。

(爬山ing)
工作顺手之后,我想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写作和历史,就像是尘封已久的宝藏,被我拿出来,细细端详。

在实现科学家梦想之后,有段时间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编剧,因为我觉得我写故事的技术不错。
同学们都很爱看我写的故事,让我内心有点膨胀。
我深入了解编剧工作之后,我才发现当编剧并不是那么回事。
它需要很强的即兴工作能力,写故事不仅要精彩,还好快。
不然,为什么大学会有编剧这门学科,一学就是好几年。
回归现实,我还是觉得写单篇文章比较适合我。
我想要找个平台发布吧?怎么发?这个问题让我两眼一摸黑。
浏览网页时,我看到一个广告,广告很直白:“来学习写作,让您轻松月入万元。”
仅仅几分钟时间,我就交上180块报名费,开始学习写作。
并不是因为可以月入万元,而是想花钱给自己买一个写作方向,那是2015年。

(埋头写作)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很基础,就是如何在平台注册账号,怎么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怎么加V。
我了解一些门路后,正式开启头条写作之旅。
对于,还是小白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充满好奇和干劲。
我还是纠结过,是选择化学还是历史领域。
我考虑到喜欢化学的读者并不多,我也喜欢历史多一些,写起来可能会更得心应手。
这次,我终于选择历史。
找到写作方向之后,我开始在发布文章。
埋头找素材,打磨稿件这些事成为我的生活日常。
我给自己规定,每天下班回家要写三个小时的稿子。
历史类和其他领域不一样,因为历史不能捏造,所以我找素材很谨慎。
找到素材后,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要思考、编辑、打磨、最后成稿。
我的目标是晚上12点睡觉,到最后,还是要弄到晚上2点过才能休息。
平台偏爱日更的账号。
为坚持日更,无论我忙到多晚,我都会坚持把要发的文章写完。
我发现找素材会消耗一大部分时间,我写得慢也是个问题。
别人一小时写几千字,我只能写一千字,为改进我的写作速度,我开始尝试各种办法。
对我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用语音输入代替打字。
这样我的写作速度提高不少。

(和朋友一起玩)
那时,我确实很在意文章阅读量。
文章发布之后,我几分钟就会刷新一次数据,阅读量高心情就好,阅读量低心情就很低落。
伴着起起伏伏的阅读量,我的神经也变得紧紧张张,就这样忐忑度过我的新手期。
2016年,我通过原创,并且成为大V。
当时这些标签很稀缺,甚至还有人出8000块,想买我的号,但是我并没有同意。
后来,我开始不在乎阅读量,我想尽人事听天命吧。
调整心态之后,我开始发现更美的东西,就是看文章的评论区。
当我用心写的文章,能给读者一点零星启发,我感觉很美好。
2017年,我得过一些奖,还上过新榜。

真正靠写作赚钱是2017,我摸索到写作的一些门道。
我觉得写作不是一定找稀缺素材,稀缺固然很好,但是写作者千千万,要做到稀缺真得很难。
一定要让你的文章很新颖,找别人找不到的角度去写。
我记得当时有个热点,是清朝的刽子手。
网上已经出现很多大爆款文章,比如动刑之前为什么要在碗里放一块肉?
最后一个刽子手子孙遭殃之类的文章,都大爆。

(出去玩)
我是写历史类的,这种热点,我肯定要写呀。
但是很多角度都被写过,动笔之前我就在思考该怎么写。
于是我写下一篇,刽子手砍人的刀为什么从来不磨?
这篇是从刽子手的刀,最后写到中国人的心态,阅读量是130多万。
当时,阅读量一万,收益大概是40块钱,我这篇文章收益大概有5000多。
我经常写出百万级爆款,收益很客观。
很多平台也主动邀请我入驻,我的阅读量达到一亿。
2018年,是我涨粉最多的一年。
但随之而来,有很多问题,写历史的号太多,我的文章经常被抄袭。
每次辛辛苦苦的写,几分钟后就会出现同类型的文章。
我心态开始变得不好,觉得很不公平。
同时,我遇到创作瓶颈期,经常卡文,很焦虑。
那时,平台开发出新的领域,就是小店。
在我的小店挂商品,一条一天是20元。
找我做广告的很多,都是灭蚊器、钓鱼竿、花草树木、杀虫药、都被我一一拒绝。
后来,我看别人带货都没事,我也试着带起来,尝到甜头后就有点飘,越带越多。
我的小店挂过很多小商品,收入可观,而且轻松,这样的轻松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
我账号的百万流量变成一两万,有时候甚至只有几十。
最后,广告的链接功能被关闭,我意识到走势不妙。
事后我才知道,我接的广告和我历史领域不契合。
所以我的账号被关进小黑屋,面壁思过。
我感觉很挫败,于是我把重心转移到另一个写作平台。
我吸取经验教训,不再搞那么些花里胡哨的,就安心写文。
账号养了几个月,做到月入万元。
几乎所有的写作平台都有过我的身影,写作平台的规则也是千变万化。
再次稳定后,开始流行写微头条,可以带货。
我是历史类的号,所以带的货一般都是书籍,这点我很开心,不用担心和我的领域不符合。
我有篇文章展现量是千万级,带了一本历史书,当时收益在1万左右。

(景区打卡照)
带货我差不多挣到3万块钱的样子。
就这样前前后后,我靠写作,挣到十几万。
我从2015年开始写作,到现在有7年的时间,我踩过坑,也占过先机。
写作之路道阻且长,起起伏伏是常态,我们要学会平静的看待。
做为写作者,做好内容才是正经事,不要忘记初心,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
脚踏实地的写才是立足之根本。

我也知道,很多大号有几十、几百万的粉丝,我这个帐号就像沧海一粟。
但是他们背后是一个团队,我的账号一直都是我一个人。
当我账号的粉丝涨到8万,全网粉丝达到30万,我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我精力有限。
我的粉丝达到一定量,我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也许,有部分朋友和我一样,一开始并不愿意让身边人知道自己的副业,更不希望他们看到自己写的文章。

(下班随拍)
后来,我想我既然在做这件事,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
我所在单位知道我在写作后,写作居然成为我地加分项。
我被调到新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涉及到新媒体,工资也水涨船高。
来到新岗位以后,我感觉很不适应,工作起来如履薄冰。
我知道我的敏感又出来作祟。
每一次改变,注定会有不适应的时候,因为每一次改变都是一次进步。
当我适应之后,又是一次飞跃。
写作后,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得更好,愿意主动沟通,这也是意外收获。
现在,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写作,我都渡过起伏期,我生活在平稳之中,平淡却很幸福。
我和我老婆是媒人介绍认识的,虽说是介绍,但是我们很同频,互相支持,理解对方。
我经常会因为写作在书房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但是我老婆很支持我,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现在,我一天不写点稿子,就感觉缺点什么。
写作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我要把一件事告诉读者,我尽力的讲好,就可以。
这是【小鹿访谈录】记录的第97个真实人物故事。
我觉得,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拥有感动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把你的痛苦讲述出来,你就会减少一份痛苦;
把你的快乐分享出来,你就会得到两份快乐。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请发私信给我@小鹿访谈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6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