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重的人应该怎么样调理(体寒湿重的人怎么调理)

寒与湿俱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邪分内与外寒。外寒是外界寒气侵犯人体,伤于肌表,被称伤寒。直中脏腑的称中寒。内寒则是人体机能减退,阳气不足而致的病症。

内中外寒不同,却可相互影响。如阳虚内寒之人,易感外寒。而外寒侵入,易伤阳气,引起内寒,寒邪凝聚可致气滞

寒湿重的人应该怎么样调理(体寒湿重的人怎么调理)

再来说湿邪。

肝脾不能正常工作就容易产生湿浊。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若心情抑郁则会导致肝失疏泄,会影响脾的工作,导致运化水湿效果差,湿气凝滞成为痰。

痰没有气的推动,凝结难开,日久还会影响血液的运行,形成淤血。痰与淤血混合,遂成肿块积聚。

寒湿重的人应该怎么样调理(体寒湿重的人怎么调理)

不少患者说的膝盖以下发凉,睡眠差容易躁郁都于此有关,所以治疗时一方面需祛邪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化淤,一方面也需健脾利湿化痰。

然后,还要补充阳气。肾中真阳能温化五脏阴气,助长脏腑气血。脾主吸收营养,化生气血,是能量的源泉。所以补充阳气应重点调补脾肾。

伤寒论》有一名方:附子汤温经散寒

五味药: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寒湿重的人应该怎么样调理(体寒湿重的人怎么调理)

其中,附子辛甘大热,益脾阳,助心阳,补肾阳,浮中有沉,无所不至,为阴寒之证要药。

茯苓健脾利湿,可以行气健脾,让肺通调水道助脾运化。

白术,尤其是炒白术,可补脾的虚弱而生津(脾在液为涎)。但本方所用之生白术,偏重于燥湿利水,可除脾之多余津液湿气,防范补得太过。再加上附子和茯苓相助,更可取长补短,材尽其用。

五味合体,便可最大程度地补充阳气,祛除寒湿,尤其是适合脾肾阳虚寒湿内阻类病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