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薄念、花不语、风却懂。有些人来了去了,有些人近了远了。
你看,匆匆一年又是秋,岁月不堪重负,故人不如初,不过在这人间暂坐,却要历经万千沧桑。

今天,继续解读巴金的经典名著《秋》的最后一部分。
觉新、觉民和琴送走了五太太沈氏。
一片枯黄的树叶,飘到觉新的肩头。
觉新伸手拿起它,把它放落到水里去。树叶就在水上漂浮,跟着水流混在水面的无数枯叶中间,辨认不出来。
他说又是秋天了,他真害怕秋天,他害怕看见树叶一片一片地落下来。他想起了一个人的话,他的生命也像是到了秋天,现在是飘落的时候了。

觉新对觉民说,他的心已经老了,他的心境已经到了秋天了,他觉得他的心就像头上那个灰色的天空,他的生命就像旁边一株叶子落掉大半的树。他觉得这几年来,他记得最清楚的就只有秋天。
回到家,五爸克定来和觉新说要卖高公馆的事。觉新气得说不出话来,觉民当仁不让,对克定说:卖不卖公馆要由爷爷说了算,爷爷的遗嘱上写得很明白,不让卖公馆。
克定恼羞成怒,准备出手要打觉民。觉民镇静的伸出手,把克定枯瘦的手紧紧的握住。高傲愤怒地指责他们,做长辈没有做长辈的样子;指责他们在家里勾引老妈子、欺负婢女、包养小旦、吃鸦片、气死爷爷,逼死三爸;现在还要来卖公馆。

觉民带着一种无比的勇气,带着正义感和愤慨傲慢地说下去。他的声音里有一种慑服人的力量,他说的是事实,他的控诉里并没有一点虚伪。他站在那里从头到脚,全身没有一点点的软弱。
克定和克安又气又羞,他们说不过觉民,就把矛头又指向了觉新,要求开家族会议。
觉醒实在忍不下去了,他们把他逼到了尽头,他现在除了掉转身子以外没有别的路。他带着满腹的怨气回答他们:办不到!
克安和克安都不作声了,他们完全没有料到,自以为可以把觉新捏在掌心里欺负,但是现在最软弱的人居然说出了不软弱的话。

抵抗完他们,觉新回到了房间伤心地哭了。觉民对觉新说:你不是说过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吗?秋天就要过去了。
房子还是终于卖了。觉新和觉民,以后再也不用看见那些肮脏的嘴脸了。
高公馆没有了,生活还在平静地继续着。
觉新给觉慧和淑英写信,告诉他们近况:自从搬出去之后,生活比以前愉快了;淑华进了学校后非常用功,考试成绩也很好;觉民和琴正式订婚了,仪式非常的简单;自己喜欢翠环,和她结婚了。
是的,秋天会过去的,春天一定会来的!

《秋》这部小说,延续了《家》和《春》的主线,写了高家的秋天,意味着它的衰败。使人看到希望的是主人公觉新,在血的教训面前,最后终于敢于反抗,找回了自我。觉民举行了新式的婚礼,他的思想已经彻底摆脱了旧的礼教。
激流三部曲中,最成功的人物无疑是觉新。对于这个人物巴金有太多的情感。
巴金的大哥尧枚,在父母死后独立支撑着整个家庭。在给巴金的信中,他倾吐着家庭中的种种罪恶,这些素材给了巴金灵感,他决定用大哥做线索,来写一个大家庭的衰败。尧枚知道巴金的这个想法后,还写信来鼓励他。

巴金在写《家》的第六章时,收到了讣电,大哥在精神重压下自杀了。
在《秋》这本书里,巴金给了觉新一个幸福的结局,对尧枚来说,也许#一个最后的安慰。
从黑洞一般的《家》,到渴望新生的《春》,再到最后《秋》的衰败,事实证明,历史的潮流是势不可挡的,革命的激流是永远向前的。
旧世界的衰落意味着一个新世界的到来,让那个没落的家,随着秋天的落叶一起随风而逝,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一个崭新的未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6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