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像。2020年受疫情冲击,经济脉冲式下降,随后在超常规宽松政策的呵护下,下半年迅速修复回升,全年呈现V型反弹,我们在全球抗疫中交了一份几乎完美的答卷。
但很可惜,回答是:不像。与2020年相同的是,2022年,疫情又来了;不同的是,来的好像不是一个病毒。类似的是,政策都在对冲下行;不同的是,这次政府似乎多了份定力,药下得不够猛。而最为不同的是,当我们正在奋笔疾书的时候,发现别人好像离场弃考了。
2022年不会是2020年的加强版。V型反转的概率很小,要么U型爬坡,要么外部负面冲击太大,直接L型震荡。为什么?核心点在于,2020年经济的基本修复模式是:中国生产、欧美消费。如今,这个模式受到很大挑战。
一方面,欧美消费后劲不足。美国在疫情期间的消费,是靠印钱直接给老百姓花撑起来的。这种方式的直接后果:通货膨胀高企、政府债务飙升。长期间接后果是进一步恶化贫富分化,危及社会稳定。这就是为什么达里欧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里,认为美国目前正处在风险极高的债务周期后半段。
另一方面,我们生产受限。受疫情防控及全球局势动荡影响,我们的产业链面临被东南亚替代的风险。考虑到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博主认为对此不必过分担心,用产业链“溢出”而非“转移”可能更为准确。但短期冲击肯定不可避免。
那2022更像什么时候?
世界银行的回答, 20世纪70年代。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最新经济展望报告》里认为,主要经济体滞涨风险如果应对不当,衰退很难避免。
达利欧的回答,20世纪30年代。于他而言,最差的情景可能不仅仅是衰退,加息如果控制不住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最终危及社会稳定。内部冲突无法有效化解,进而会引发国际局势的动荡。
博主的回答,这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历史虽会押着同样的韵脚,却不会完全重复。未来是由当下的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的。那充分认识到目前所处的困境,意识到风险,做好应对,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可能性,哪怕是小概率事件。从这个角度,博主还是很赞赏达利欧在认识到危机后在中美两国做出的努力。
学历史最大的感触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另外,专栏分享是明天晚上八点,已预约的朋友们注意时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5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