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1974年毛泽东81岁生日这天,毛泽东和机要秘书张玉凤以及“管家”吴连登一同吃饭。

他老人家今天的心情特别愉快,倒不是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也不是厨师做了什么大鱼大肉的好菜,而是因为手上的这套新碗,他打心底里喜欢。

这套碗来自于毛泽东的故乡湖南,是为他的生日特制的双面五彩薄胎碗。

这套碗特别就特别在碗内也画上了花卉,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鉴定文物专家的介绍,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家宫廷瓷器之中,没有在瓷碗里面画花的先例。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毛泽东

在碗内画上红芙蓉、红梅花的想法,并非是什么陶瓷专家想出来的,而是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肖根如大胆提出来的,并且亲自监工,费心费力秘密制作出来的。

芙蓉花是湖南的象征,是毛泽东数十年来放不下的家乡情怀。这套碗后来成了毛泽东晚年最喜欢的宝贝,无论到哪里,他都要把这套碗带到哪里。

毛泽东一生俭朴节约,一生没有向身边的人员提出过特殊要求,换一套新餐具对毛泽东来说都是一件需要反复考虑的事情。

但肖根如作为毛主席多年的警卫员,对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十分了解,故乡是他老人家永远放不下的牵挂,即便是一花一草,都能勾起他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套碗成为了毛主席最欣慰的生日礼物,肖根如也是“毛瓷”出现的推动者。

一、亲切宽容的毛主席

肖根如担任毛泽东警卫员期间,除了肖根如父亲之外,没有一位家人、好友知道,人们也戏称他的嘴是“保险柜”。

肖根如是湖南长沙人,解放后,他当过工人,做过红砖,两次去修过洞庭湖,曾获得“劳模”的称号。

1954年,肖根如被调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交际处,任职通信员,因为勤奋上进,很快被升任办事员,后担任股长。

从1959年开始,肖根如被调去滴水洞接待毛泽东。

#肖根如第一次和毛主席接触,心中难免有些紧张。一天晚上,毛主席在长沙蓉园(现蓉园宾馆)的放映厅观看湖南的木偶戏《追鱼记》,肖根如作为工作人员跟在他身后。木偶戏刚刚开演,肖根如就走到了聚光灯旁边,进行保卫工作。

可当《追鱼记》演到一半,舞台上的聚光灯突然“啪”的一声爆裂了,灯光也灭了,放映厅内部一片漆黑。

肖根如的心吊到了嗓子眼,和警卫员们快步赶到毛泽东的身边,担心主席的安全。其他人也纷纷跑到舞台上,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清理现场。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毛泽东在长沙观看表演后,与湖南木偶剧团的演员亲切交谈。毛泽东爱看湖南地方戏曲:花鼓戏《打铜锣》、木偶戏《追鱼》、皮影戏《鹤与龟》等】

不一会儿,放映厅之中的灯光打开了,毛泽东神态自若,站起身点了一支香烟,不慌不忙吸了几口,慢慢走到了放映厅外面散心。

这么多年峥嵘岁月,就算是炸弹在房门口爆炸,毛泽东都不会显示出一丝慌张或者恐惧。

放映厅的意外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兴致,但工作人员们已经慌了神,乱成一团。

肖根如和大家伙解决好所有故障,又排除了危险因素,紧张地站在原地等着毛主席回来。

谁知毛泽东一进来就笑着对大家说:“嘿,怎么不演啦,继续演吧!”

大家见毛泽东没有一丝责备的意思,放下心来继续将木偶戏给演完。

经过这件事,刚刚到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肖根如看到了毛主席的宽容和大度。

1960年后,肖根如专门负责毛泽东在湖南时的生活,虽然不在中南海工作,但他先后接待了毛泽东50次,对毛泽东的生活习惯非常了解。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茶陵住了一晚上。整栋楼就住了毛泽东、周福明和肖根如三个人。

肖根如有一身好武艺,本人十分低调,看不出来是个练家子。身边的同事透露,肖根如一拳打在桌子上,能把桌子给打散架。

肖根如的武功师从何处,他自己不愿多说,只说师父是道家的。不过,他的个人情况是经过上级部门严格审查的,而且每年都要审查一次。按照组织规定,和毛主席有关的一切都要保密,所以一直到毛泽东逝世,他的妻儿才知道他以前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

40年后,肖根如才愿意接受采访,说起毛主席的一些故事。

二、一生勤俭的老人家

毛泽东每天吃饭一般吃两顿,一顿吃面食,一顿吃米饭。他在家乡最喜欢吃家乡菜,工作人员换着给毛主席做:萝卜菜煮芋头、空心菜、冬苋菜、湘潭白、腊肉、火焙鱼、寒菌等。他老人家最喜欢吃的就是鲢鱼。

1962年,国家经济很困难,毛泽东在九所住了7天,他事先交代这些天不吃荤菜,就是鸡蛋鱼肉都不吃。

1965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接待了胡志明,坊间传闻毛泽东招待胡志明的菜是在平时四菜一汤的基础之上加了两道菜:火焙米虾炒辣椒和红烧鲫鱼

肖根如作为主要接待者否认了这种说法:其实他们那天吃的依旧是四菜一汤。1974年毛主席过生日和1975年元旦节的时候,他吃的也是四菜一汤。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肖根如(左1)

毛泽东很喜欢吃火焙鱼,厨师们第一次给他做火焙鱼的时候,为了他吃起来方便,就把鱼的头和尾巴都剪掉了。毛泽东吃饭的时候就问:“小鱼怎么没有头尾了?后来大厨给毛泽东做这道菜的时候,就不再剪掉头和尾了。

1966年,毛泽东住在滴水洞的时候,肖根如还带着人去捞鱼虾给毛泽东吃。

除了鱼之外,毛泽东还喜欢吃寒菌,刚开始大家也是将寒菌根部的蒂子给剪了,毛泽东吃的时候就问他们寒菌的蒂子去哪里了,工作人员们后来也不会刻意将寒菌的蒂给剪掉。

有一次一盘寒菌端上了桌,肖根如发现寒菌里面有蛆,赶紧叫掌勺的师傅端下去再换一盘来。过了不到一分钟,毛泽东转过身问护士长,那盘寒菌去哪里了?得知肖根如将菜撤下去之后,他不以为然,说“野寒菌里面有蛆,说明无毒,味道鲜美。”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勤俭、爱惜食物的老人,他的饭桌上,不能容许一点食物浪费。

吃穿住行,毛泽东节俭到了自我苛刻的地步,如果不是亲眼见到,肖根如都不敢相信。

毛泽东不穿西装,穿的都是中山装,外面看起来还好,里面的衬衫和内衣都是打着补丁的。他平时盖的毯子,缝缝补补,也有几十个补丁。

肖根如还记得一次毛泽东突然要回滴水洞住,工作人员收到临时通知后赶紧收拾,毛泽东走进房间时,正好撞见一位小同志正在换窗帘。他忙对小同志说:“不用换不用换,上面有洞用针线补一补就可以。”

毛泽东有一双皮拖鞋,是1949年去苏联时配的,这一穿就穿了十几年,鞋面开口破损了,鞋的边缘也是缝了很多次,已经出现了裂缝。

1966年,毛泽东爬楼梯时拖鞋突然断了线,肖根如劝毛泽东换一双新鞋,连新鞋都给他买回来了,但他不肯,还让肖根如拿着这双皮拖鞋去找人补一下。

肖根如找到了鞋匠,鞋匠直接说这鞋已经不值得再补,不要浪费钱了,劝肖根如直接买双新的。

肖根如不方便说这鞋子是毛主席的,就向鞋匠解释这鞋子是他爷爷的,老人家很喜欢,不舍得丢。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毛主席的皮拖鞋

见鞋匠实在嫌麻烦,肖根如赶紧掏出了一包随身带着的中华香烟,客气地递了两根给鞋匠,好说歹说,才劝得鞋匠补鞋子。

鞋匠修补了几十分钟,想方设法将鞋子修补好了。将它拿回去之后,毛主席十分满意,走到哪里都穿着这双拖鞋,临走时还让工作人员记得收起来。于是这双鞋又陪伴了他老人家几年。

次年毛泽东回湖南的时候还带着这双皮拖鞋,卫士周福明将他的这双拖鞋拿到窗台外面晒了晒。另一名小卫士发现了,觉得这样一双破拖鞋太不雅观、太不卫生了,就将它扔进了垃圾桶之中。肖根如知晓后心叫糟糕,赶紧去垃圾桶将这双拖鞋翻找了出来。

现在,这双拖鞋放在了韶山陈列馆之中。因为实在太过破旧了,2008年6月,国家文物局将这双鞋的沿口重新换过,鞋底重新钉过,费时整整一个月。

“在我的回忆之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主席的艰苦朴素。”肖根如如此感慨。

三、最后一次给毛主席拍照

住在韶山的毛泽东和平时一样成天沉浸在书本之中,他的木板床上放着两排书,卫生间和活动室里面都是书。

除了看书之外,毛泽东也很喜欢游泳。

1966年,肖根如陪毛泽东在滴水洞游泳,他怕主席累着,特地带上藤椅,让他游泳后有个地方好好休息。结果毛泽东一直不喊累,浮在水面上闭目养神,肖根如带去的藤椅并没有起到作用。

1974年10月13日,毛泽东回故乡住了114天,是他返乡居住时间最久的一次。他对湖南的建设非常关心,他亲自走上街去看长沙市容的变化,乘车去看了湘江大桥橘子洲头

毛泽东在九所六号楼大厅接见了外宾,他和外宾合影结束后特地将肖根如喊了过来,和他单独合了一张影。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毛主席和肖根如的合影

虽然肖根如之前也和毛主席合影过,但那都是集体照,#肖根如第一次和毛主席单独合影。因为后来毛泽东再也没有回过故乡,这也是他和毛主席唯一一张合影,是肖根如无比珍惜的宝物。

这次回来,毛主席还有个愿望——去湘江游泳。肖根如和汪东兴部长到湘江测量水温,发现只有8、9摄氏度,只能跟毛泽东商量改到省体育馆(当时名为长沙游泳馆)。

毛泽东在湖南的这段时期去游泳馆5次,每次游泳都在半个小时以上。#他人生之中最后一次痛痛快快地游泳。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热爱游泳的毛主席

毛泽东游泳的时候肖根如拿着相机跟在旁边,他踩着水站在游泳池里面,一边擦着镜头上的水汽一边找角度给毛主席拍照。

他当时的心情很激动,看到毛主席轻松自在地游泳,像天真的孩子一样无拘无束,感受到他老人家的活力和健康,这种幸福感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

然而他没有想到,#他最后一次给毛主席拍照。

四、最后一次为毛主席制瓷

毛泽东晚年对家乡的思念更深,常常回湖南小住。除了生活之中让人感动的点点滴滴,毛泽东对家乡的深情肖根如也看在眼中。

每次肖根如到北京去,都会给毛泽东带一点他深爱的湖南菜。

根据毛主席的“管家”吴连登回忆,毛泽东的晚年对家乡格外眷恋,但凡是家乡的东西,他都很喜欢。

原本毛泽东身边的警卫人员都是山东兵,为了便于工作,肖根如向汪东兴提议可以安排一些湖南的兵,汪东兴接受了。

肖根如带着任务与8341部队的招兵部门一同去了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地,一共招了300名湖南兵,此后多年8341部队一直都会去湖南招兵。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毛主席和他喜爱的梅花胜利杯

除了带给毛主席湖南的菜和湖南的兵,肖根如还为他带来了家乡的瓷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毛瓷”。

1971年,肖根如发现毛主席平时吃饭端碗已经有点困难了。他用的瓷器都是景德镇产的,比较厚重,肖根如上报汪东兴,建议给毛主席换一套轻便的瓷器,最好能用毛主席家乡的瓷器——湖南醴陵瓷器,汪东兴同意了。

为了这批新瓷器,肖根如5次去醴陵,来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亲自监制,提出要求:这批瓷器一定要“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为此,肖根如召集了相关专家开了多次会议,讨论这些瓷器的规格、尺寸、重量等细节。肖根如希望醴陵陶瓷艺术大师邓文科设计一种带有盖子的茶碗,一是为保温,因为毛主席事务多,吃饭的时间并不固定;其次,盖子上面要有一个托,便于手拿,又可以反过来放在桌上,盛放吃饭时吐出的鱼刺、骨头等杂物。

当时他并没有告诉邓文科#给毛主席专门设计的,邓只知道#要送到北京中南海给中央国家领导人使用的。

肖根如了解到,邓文科非常擅长画红梅,被誉为“梅花大王”,他笔下的红梅斗志昂扬、铮铮铁骨,最是毛泽东心仪的纹样。

《毛泽东遗物事典》之中记载:毛泽东一生都喜爱梅花,梅花是毛泽东心灵的祭品。毛泽东平时使用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等用品上都可以见到梅花的图案……在众多的餐具中,毛泽东最喜欢家乡湖南生产的梅花碗。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毛主席用的梅花茶具

这批瓷器烧制好后,在部队专人的护送之下从醴陵千里迢迢送到了北京中南海,这些瓷器底部都写着“湖南醴陵”四个字。

毛泽东见到这批瓷器时非常满意。他年轻时曾四次来到醴陵考察,对这里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制瓷业都非常了解。1955年,国家投资800万在这里建造了新中国第一座代表着当代中国烧造瓷器最高水平的“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专门为北京中南海烧制专用瓷器,并不向社会和民间销售。

在见到这套瓷器时,毛泽东突然涌现出很多回忆,老人家感动又怀念,也为醴陵细瓷现在的制瓷水平感到欣慰。

1974年,醴陵窑最后一次为毛泽东烧制生活用瓷,这套《四季花卉》餐具,以月季、芙蓉、秋菊和梅竹四季的花卉为装饰图案,代表着家乡人民对伟大领袖的祝福。

邓文科收到任务时依旧不知道#烧制给毛主席用的,肖根如跟他说,这次瓷器要求一定要轻,保温效果好,釉下五彩必须保证无铅毒,以确保使用者的健康。

省陶瓷研究所立即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研制组,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设计、实验和制造。

当时省轻工业厅的领导们向肖根如建议用洪江“大泥球”来制作这批高难度的瓷器。肖根如随即和制瓷团队一同去了洪江,在青界岭雪峰山卡诺岛了这种泥矿,并且将泥运送到了醴陵。

经过一个多月,制瓷团队才生产出一批通过审查的精品,赶在毛主席生日之前全部完成。

在研究组的师傅们精挑细选下,从这批“毛瓷”中选出了40件送给了毛主席。其余产品经过了湖南省委特别批准,发了不足十件给参与研制的工作人员作为纪念品。

因为具有特殊的意义,1974年之后,醴陵再也没有生产制作主席瓷,这批瓷器是精品,也成了绝品。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毛主席用过的盖碗

肖根如“内外绘花”的建议在几位制瓷大师的呕心沥血之下最终实现,在中国陶瓷彩绘工艺史上也是从来没有的,#“毛瓷”的巅峰之作。

当肖根如和吴连登将这批瓷器送到毛泽东面前时,毛泽东拿着两个碗看了又看,80多岁的老人家,还像个孩子一样,拿着两个碗轻轻碰了一下,声音很清脆。

他连声称赞道:“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值了,因为毛主席的这一句饱含深情的肯定,肖根如和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制瓷专家们数月以来的努力都没有白费。邓文科精心设计的红梅花碗和芙蓉碗,成为毛泽东晚年的致爱之物。

吴连登回忆,毛泽东用上醴陵瓷就没有换过,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已经不能端起碗来自己吃饭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依旧端着梅花碗一勺一勺喂他。

警卫员肖根如回忆毛主席:一双拖鞋穿十几年,晚年最爱故乡瓷器

图|毛主席用过的双面绘花碗

这小小的碗,小小的杯子,带着故乡人民对他老人家的祝福和想念,伴随着他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1990年,毛泽东晚年喜爱的梅花碗,和他的另外一些遗物被运送到了湖南韶山故里,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永久珍藏。

肖根如、邓文科和那批毛瓷的故事,一直随同毛泽东最爱的那套“四季花卉”餐具深藏在戒备森严的中南海丰泽园之中。一直到2012年故宫斋宫中才破例展出了其中的6件:釉下五彩的红梅竹纹饭碗、 笔筒、茶杯等。

五、坚持不做对不起毛主席的事

毛泽东逝世后,肖根如接到了通知,作为滴水洞工作人员代表去参加了毛主席的追悼会。

回到家乡后近半个世纪,他依旧严守着接待人员的工作纪律,家中年迈的父亲知道他曾经为毛主席服务过,但具体做过什么一无所知。而其他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连他做什么工作都不了解。

和毛主席在一起的珍贵时光,成为藏在他心中很久很久的秘密。后来在文史记者多次恳求之下,肖根如才拿出了几张从没有公开过的照片,向记者讲述了些许毛主席的故事。

肖根如是毛泽东在湖南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他保存着不少和毛主席在一起的合影以及资料。

肖根如保存着一张毛泽东亲笔签名的照片,这张照片和北京天安门上的照片一样,也是我们人民币上的毛主席头像,具有不平凡的意义。毛主席病逝之后,有不少收藏家联系肖根如,想要出高价购买这张照片,他一律拒绝了:“我不能拿毛主席的照片卖钱。”

一直到晚年,肖根如还保留着很多和毛主席相似的习惯,他每天坚持运动,从不穿西装,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他尽力将毛泽东对故乡的爱延续下去,为了湖南的建设尽心尽力。一次他到北京筹资3.7亿为故乡修机场和高速公路,有关部门想要给他一笔奖金,他却连连拒绝,坚持不要一分钱,坚持不做对不起毛主席的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4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