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Mob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短视频用户的数量已占到整体网民的94.8%。每个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间接近3小时。
根据QuestMobile最近发布的数据,抖音在2023年5月的月活跃用户达到7亿,用户的月平均使用时间为36.6小时。
从这些数据来看,短视频无疑已经成为许多人在线娱乐的主要选择。
@小黄要发财
在地铁上,似乎有一半的乘客都在看抖音。
尽管如今短视频几乎征服了每一个人,但仍有一小部分人未能被这种趋势所影响。他们反感短视频,并努力避免自己被这种现象所同化。
他们大多曾是短视频平台的“老用户”,但是为什么如今对抖音失去了兴趣呢?
01
投其所好
@印度咖喱哥
抖音上的推荐内容愈发趋同,很多无营养的视频反而大受欢迎,频繁被推送,而一些优质的作品却被忽视。这种情况有点像电商平台的推荐机制:当你查看了某个商品后,就会不断收到与之类似的推荐,即使你已经购买了,系统仍然会继续推送,完全不考虑你是否还有继续购买的需求。
@贺贺贺和呵
我非常喜欢使用抖音。每次下班后,我都会立刻拿起手机打开这个应用,从地铁上一路刷到家。即使在看电视剧或者其他应用时,过不了多久我也会忍不住想看看抖音。总是想着只看一下就好,但结果一刷就是很久,完全停不下来,等我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了,准备睡觉的时候,发现我什么都没做。感觉抖音真的是耗费了我不少时间。
?图源 创客贴
通常,在进入一家餐馆并就座后,我们会首先浏览菜单。如果发现菜单上的食物不太合自己的口味,便可能会叫来服务员询问某道菜是否可以不放辣椒。此时,服务员可能会回答:“您好,很抱歉,这道菜是无法去辣的哦~”。
于是你问道,还有其他菜吗?服务员摇头表示没有。于是,你可能会选择起身离开,或者随便点一道简单的菜匆匆吃完。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家餐厅,当你刚坐下还没选择食物时,服务员就已经为你准备了一本专属的菜单,里面的每道菜都是你的最爱,甚至还提供了一些小样让你试吃,这样的餐厅相信会让绝大多数顾客感到满意。
而抖音就是这样。
抖音之所以令人上瘾,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精准的内容推荐系统。依靠大数据技术,平台能准确将每位用户喜爱的内容推送到首页,因此呈现给用户的每个视频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人看得津津有味,难以自拔。
这样的大数据推送不仅让人们能够更迅速地获取信息,但也会引发另一个问题——信息茧房的形成。
02
我们被困在信息茧房中
@青天白白日
不能单单指责小孩对手机的依赖,实际上,现在的成年人也同样容易沉迷于手机。比如,我家里就有很多人喜欢使用抖音,无论是我的父母、我的丈夫,甚至我的儿子都是如此。更有趣的是,每个人打开抖音后看到的内容都是个性化推荐,完全根据个人的喜好来推送。我的儿子一打开抖音就看到各种各样的解说视频,而我看他推荐的内容,一分钟都坚持不下去。但他每天却都乐此不疲地盯着手机。
在任何事物中都存在对立的观点,然而,随着精准信息推送的普及,我们获取的信息逐渐趋于同质化。这种现象导致我们更倾向于接收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而与之相悖的信息则变得稀少,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既有立场的认同感。
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信息隔离的空间。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Bubble)是指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喜好、偏好以及算法推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往往只接触与自身观点一致或相近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与之相对立的信息。这种现象源于信息的过滤,通常会加深人们对既有信仰和观点的认同,同时也会限制新观点和新信息的进入。
信息茧房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个性化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浏览时长、点赞和评论等特征,提供定制的信息服务,以便用户更高效地获取他们喜欢的内容。同时,商家也能实现更准确的广告投放。
社交媒体平台和搜索引擎会利用个性化算法,分析用户的过往行为和偏好,从而为用户推荐相应的内容。这些算法往往会过滤掉与用户意见相悖的信息,促使用户更频繁地接触到符合他们观点的内容。
例如,如果一位男孩热爱篮球,那么他的抖音将充满与NBA、球星及比赛相关的各种内容。
?图源 创客贴
社交网络中的同质化现象:人们通常会倾向于与持有相似观点、背景或兴趣的人建立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社交圈子。
在社交网络中,同质化现象可能促成信息茧房的出现。用户倾向于接触那些与他们的观点或兴趣相符的信息,这种选择性接触会减少信息的多样性,也抑制了多元观点的传播。这种情况可能造成社交强化,进一步巩固了人们原有的观念和信仰,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对其他观点的理解和接触。
许多网络暴力事件正是源于这种情况。当评论区充满了敌意、消极和攻击性的言论时,那些参与攻击的人看到相似的内容,会更加坚定自己的观点,最终失去原本的理智和道德判断。
3. 有选择的信息接收:用户往往会优先关注他们所认同的观点,而对与之相悖的信息则倾向于忽略或拒绝接受。这是一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认知偏见”。
信息茧房的存在会限制用户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多样化的信息,导致他们的知识面变窄和思维受限。这会使人们无法理解或尊重与自己相左的意见。此外,在信息茧房内,假新闻和虚假信息更容易传播,因为个体更倾向于相信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内容。
03
很难集中注意力
你是否曾有过类似的体验呢?
每当你打算去洗衣服时,总是忍不住打开了某个视频平台。当你准备去记单词时,又会被某个短视频吸引而忘记初衷。当你想看一部剧集时,最后还是选择了某个视频应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
短视频是指时长较短的视频作品,通常持续几秒到几分钟。这类视频内容通常旨在设计得简洁明了,以便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要满足观众对快速、便捷的娱乐、信息或互动内容的渴求,内容应简洁明了、紧凑有力。
短视频常常被视为一种碎片化的媒体形式。这是因为它们以简洁的方式传递信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观看,无需长时间的注意力或投入。
碎片化阅读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各种零散的信息,例如社交媒体的帖子、新闻简讯和短消息等,而不是专注于较长的文章或书籍。虽然碎片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快速获取信息,但却可能对长期的注意力集中和深入思考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TikTok、Instagram及其他短视频应用,这些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方式。
它们往往只传达表层的信息,缺乏深入的内涵,这可能会限制人们进行深层次思考和理解的机会。
随着我们逐渐适应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专注力可能会随之减弱。
碎片化阅读通常会导致频繁的信息切换,从而迫使大脑不断调整注意力。这种情况称为分心,指的是注意力从一个任务或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任务或信息。频繁的注意力切换可能导致效率降低,并且专注力也会随之下降。
?图源 创客贴
碎片化信息往往能够带来迅速的满足感,而这种即时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是指人们追求立即的快乐,通常通过满足当下的愿望或需求来体验短暂的愉悦。即时满足更多地着眼于短期的乐趣,而实现长期目标则往往需要耐心、自律和周密的规划。
当我们总是专注于寻求即时的回报时,就会慢慢忽视了对长远满足感的追求。
碎片化阅读可能会让我们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可能引发信息过载,使得我们在专注于某一特定主题或任务时变得更加困难。
@马牛逼
我真的怀念那些没有抖音的时光。在那段时间里,我通过打篮球、写作、旅行和朋友们的欢声笑语来消磨时间,听音乐和参与全民K歌也让我感到特别快乐……可是后来,我开始玩抖音,慢慢发现这个应用真的占用了我很多时间,生活变得越来越没有规律,晚上总是熬夜,早上起不来,简直陷入了恶性循环。因此,我决定卸载这个软件,停止使用。
写在最后
短视频的流行显然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确实,短视频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乐趣和色彩,但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如果你也是个总是停不下来刷视频的人,X酱有个小建议:在打开手机之前,可以先把要做的事情列个清单,待完成后再享受刷视频的乐趣哦~
想知道你的专注力有多强吗?试试解X小程序,这个免费的测试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专注力水平哦~
拓展阅读推荐
不太了解MBTI?花30秒了解一下S型和N型的区别吧!
令人困惑的“性缩力”究竟是什么呢?
作者:贝肯妮妮
排版:贝肯妮妮
封面:创客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5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