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名11岁男孩坠楼身亡#
在抖音上偶然看到的内容,让我忍不住想聊聊这件事。
原本打算在微头条上分享的内容,因为字数限制,决定重新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当前的教育体系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呢?在上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承受了不少压力。在这个年纪,他们心智尚未成熟,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积极心理引导。
如今,心理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因此我们要从小抓起,不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抗挫折能力,以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传统的压制性教育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反而有可能扼杀个人的潜力。这样的观点或许会引起争议,但我仍然想表达我的看法。对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请自行处理。我们不能忽视语言暴力的存在,有时它的伤害甚至会超过肢体暴力,且这种伤害往往是隐形的。
视频中的老师将11岁的小男孩形容为“令人厌恶”,并且鼓励其他学生回应“恶心”或者“不恶心”。当其他同学纷纷表示“恶心”时,男孩的情感伤害更加严重。
成年人面对心理问题时选择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年仅11岁的孩子呢?
我们的教育应该专注于培养充满活力、健康和自信的孩子,而不是单纯注重学业成绩的空壳。
我深知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改变现状并非易事。我仅能在此表达我的不满。然而,我仍寄希望于相关部门能够关注这一问题,减少表面的做法,增加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认真对待。
例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增加心理健康课程、合理安排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邀请专业的有资质的心理专家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将反馈信息传达给学校和家庭,以提供必要的支持。
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注重成绩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将二者的重心调换,最终只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自信和乐观是人生中不可替代的财富,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然而,那些意志消沉的人往往难以取得成功。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一句言语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冷酷的语言仿佛是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刃,直接刺入心底。这些话语或许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5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