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美团而言,日子似乎不太好过。
作为本地生活的老选手,美团正在迎来老牌零售京东和新手抖音的“抢食”竞争之战。京东做外卖,抖音搞配送,一场电商之间的大混战无法避免。
01
本地生活VS即时零售
中国互联网发展至今,这块大蛋糕早已被瓜分一空。在玩家们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他们也开始了短兵相接的战斗。京东与美团之间的较量,在各个平台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京东和美团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之后,京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目标直指美团的核心——外卖业务。
据报道,京东的快餐配送还没有正式上线,它将在郑州等地进行试点。其中,京东的快递服务将由达达进行配送。

京东进军外卖业务,显然是要以它和达达合作的“京东到家”为基础,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1400多个城市和地区,此外,还提供包括美容、美容、家电、超市、生鲜等多生活领域的服务。
由此可见,外卖商家被引入京东到家的平台是迟早的问题,只在于时间的早晚。
除了京东,美团还有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抖音。与京东对本土生活的涉入相比,抖音很有可能成为美团的最大竞争者。作为来势凶猛的短视频平台,借着“直播电商”的东风,想要瓜分本地生活市场的蛋糕不见得是空谈。
据媒体报道,抖音目前正尝试着“抖超送货上门”业务,目前主打的是饮料和生鲜品类。
受疫情冲击,很多地方的商家都开始利用抖音平台进行线上营销,通过直播团购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大量的商家进驻抖音,让抖音在直播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以此来看抖音进入外卖领域也是指日可待。不过,对于京东和抖音来说,要做好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02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京东到家的业务发展至今,和美团外卖相比,差异仅限于京东没有做餐饮配送业务。在京东,电子产品无疑是核心的品类之一,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直接购买小米,苹果,华为等手机。
简单来说,京东想要做外卖业务,只要在京东到家平台引入外卖的业务和商家就可以实现。
除此之外,京东还拥有达达,达达的物流服务是京东到家的核心,也是它能够将商品从商家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重要物流链。更何况,达达在餐饮和配送方面也很有经验,前几年,美团和饿了么都没有足够的运力时,达达早已发展成熟为其中最大的一家配送服务商。
相比于京东,抖音配送能力的短板更加明显。
由于抖音本身不具备配送能力,所以商家们不得不与第三方平台如美团、饿了么等进行合作。这限制了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务的业务发展。
因此,在三月份,抖音为了与“直播电商”的发展相结合,推出了“音尊达”的配送模式,并与韵达、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进行了合作。
但抖音在推广外卖方面却是比较保守的,在抖音 APP上搜索“心动外卖”,会弹出“抖音暂时没有外卖服务”的字样,但这并不代表抖音会放弃进入本地的生活市场的计划。
美团扩张的新业务一直是最烧钱的,但是想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迫不得已。不过,如果继续拓展新的业务,必然会有“越界”的可能,因此被其他巨头进行反击也是情理之中。
03
美团求变以突击围攻之势
互联网行业告别高速扩张的时代,美团不得不减慢向外拓展的脚步,尽力夯实已经开始动摇的地基。

对手步步紧逼,美团不断承受压力。外卖这一核心业务不仅面临着骑手保障还有政府监管的压力,连平台利润比较高的酒店业务也被携程和飞猪盯上,再加上抖音等新的竞争对手,让美团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抢夺本土生活市场,注定是一场持久战,美团能不能撑住?对于深陷巨大亏损的美团来说,它们必须要作出改变。
美团在这个月早些时候发布了其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表明,美团在第一季度的收入46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36亿元,亏损同比和环比都有所收窄。
从财报数据来看,美团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一边稳固基本盘,一边优化零售布局,一边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美团呈现出了力挽狂澜的架势。
首先,为了稳固外卖的基本盘,美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商家降佣、改变骑手配送算法、研发骑手智能头盔等等。
最终,美团外卖的盈利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其次,全面优化零售布局。美团的零售业务主要集中在即时零售和社区电商两个板块,这也是美团不断探索的新业务方向。
即时零售方面,美团闪购对标京东到家、淘鲜达等,建立“闪电仓”,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的全品类服务。社区电商方面,美团买菜面向一二线城市,美团优选面向下沉市场,双线布局满足全客群的需求。
困兽之斗,美团即将冲破枷锁。
易师兄有话说:
京东做外卖,抖音搞配送,听起来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置信,并且两者为这些新业务的上线下足了功夫,做了万全的准备,但面对美团,似乎并没有神券在握。对于消费者来说,两者的入局让他们的选择变多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好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4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