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太空课堂再次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化身为老师,在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等趣味实验。
与太空课堂同步,长沙多所小学的同学们也进行了相应的趣味实验,收获多多。
本次太空授课启用“新教室”
本次太空课堂启用了“新教室”,那就是今年7月24日发射升空、7月25日与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的问天实验舱。
在太空课堂上,航天员老师们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问天实验舱,展示了他(她)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景。随后,航天员们陆续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会调头的扳手、太空趣味饮水等实验,展示了种植在太空的拟南芥和水稻,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小学生感受长吸管喝水费力踮起脚尖
与太空课堂同步,在长沙市望城区乔口田心小学,科学老师张玉莹也为孩子们同步准备了实验器材,在田心实验室里与“天宫课堂”“对话”,尝试开展相关实验。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进行了地球毛细效应实验,发现“我们的细管子里水才‘爬高。了一点点,毛细现象在太空中也太神奇了吧”。张玉莹还让同学们用纸巾代替细管子,带领大家试了试更明显的毛细现象。
在地球上,同学们做不出的漂浮的水球,就用两个杯子做对比试验,其中一杯里面放入了固体。同学们纷纷开心“摇一摇”,来观察哪个杯子的振动更明显。
看到航天员老师用2米长的吸管喝水还那么轻松,同学们鼓起腮也使劲地吸起来,有的同学还不由自主地踮起了脚,感叹“太费力了”。
长沙女生立志将来做宇航员
在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第一小学,部分班级也开展了天宫课堂网络直播学习。老师提前准备了色素、纸巾、扳手等实验材料,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太空和地球上的实验差异。
太空课堂后,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第一小学1710班的刘芷含开心地说:“通过这次太空课堂,我们探索了宇宙的奥秘,体验了科学的趣味,也看到了中国航天的成就。”
同样来自1710班的夏思雨更是激动地说:“我也有个太空梦,我要好好学习,像刘洋阿姨一样登上太空,成为优秀的宇航员。”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通讯员张玉莹 陈瑶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4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