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经典幽默句子,失业了发朋友圈的句子?

失业的经典幽默句子,失业了发朋友圈的句子?

2022年,疫情再次来袭,一切都变了……

往日热闹的街市,如今变得沉默寡言;车水马龙的柏油路上只剩下公交车在穿行;在拥挤不堪的上班高峰期间,公交汽车竟成了一两个人的“私家专车”。

出行的人少了,可是,失业的人却多了,无数负债的中年人被卷入失业的浪潮中,生活的黑暗地带燃起一股浓浓的烟火味。

你想要的,生活未必会给你

曾听到一句话:

以前工作谈发展,希望未来有前景;现在工作求稳定,只求公司留条路。

有份工作已成为当下职场人士的奢侈品。

曾看到一个帖子:被裁员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有个回答很扎心:刚经历被裁,虽然拿到补偿,心里还是慌得不行。

即使是经济补偿也无法弥补工作带来的安全感。

朋友张欣曾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销售,工作得卖力使他的销售业绩连续两年名列前茅。

2021年,他不仅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销售指标,还超额完成10%。公司为了奖励他,兑现了丰厚的销售提成,还选拔他为当年的销售冠军。

为了留住张欣,公司承诺:如果连续三年超额完成销售指标,将有机会晋升为部门负责人。

做部门一把手可是张欣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他却选择另外一条路。

一家猎头公司找到了张欣,丰厚的待遇和职位的诱惑,让张欣为之动心。对方不仅将他的薪水提高了3倍,还让他独自带领20人团队开拓新业务。

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张欣决定以身试险。

但谁也没有想到,2022年3月疫情来了,上海封控3个月,直到6月份才解封。公司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人工成本持续增长。

直到4月底公司为了降本增效,开始大量裁员,张欣带领的新团队无一人幸免,加入了失业者的队伍里。

然而,更让张欣没想到,再次工作竟是6个月之后。

张欣在职场一向顺风顺水,每次换工作都是无缝连接。但是,随着收入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加上就业环境的严峻,好的就业机会更青睐年轻人。

失业,不仅是失去一份工作,更让张欣认识到生活的现实。

路遥在《人生》中写道: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是要热情地活下去。

生活不尽如人意,你想要的它未必都会给你,但是,我们仍要努力拥抱生活中的变化。

你不要的,生活却要成全你

《平凡的世界》中有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有时候,你不喜欢的,偏偏来惹你。

2021年1月,为了孩子读书,我把房子卖了,以翻倍的价格置换了学区房,从此肩负高额房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是,为了孩子,一切都觉得值。

半年以后,我意外有了二胎。遥想当年生大宝时,我曾信誓旦旦地起誓:此生不要二胎。如今想想,生活真给我开了一个大玩笑。

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却接二连三的到来。

二宝的到来,让我在极度抑郁中度过了胚胎成型的最初三个月,我接受了现实,决定与这个孩子见面。

可想不到,2022年10月,老公公司上海分公司集体裁员,失业使我们的负债没有了着落。

成年人的生活从来没有“简单”二字。

老公努力找工作,终于在三个月后入职新公司。尽管收入减半,每周却要出差三天,而此时我已怀孕38周。

这一周,我劝老公不要出差,可为了生活,他没有选择。就在他出差的第二天,我独自背包住进了医院产房,迎接女儿的到来。

女儿是在次日夜间4点多出生,老公在10个小时后才出现在医院。

我想象过无数迎接女儿的场景,唯独没有想到是我独自与她初见面。

更没想到,女儿出生的次月,上海疫情管控,老公再次失业,而这一次竟长达10个月。

更意外的是,半年之后,当我休完产假上班时,公司却裁员了,即使我在哺乳期也未能幸免。

生活,本就负重前行,如今雪上加霜。

有句话说得好:

生活中,总有太多猝不及防地失去,太多事与愿违地到来,太多拼尽全力却仍无能为力的瞬间。

为了生活,即使事与愿违,我们仍努力与生活和谐相处,努力活成生活想要的样子 。

那些幸福的人儿,都活成了生活想要的样子

知乎上有个帖子:如果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此刻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有个经典的回答: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生活。

有一个12岁的男孩,出人意料地做到了这一点。

他是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历尽千难险阻完成学业,却在一毕业就返乡建学校,还立志让乡里上不起学的寒门子弟都能有书读。

然而,他的经历却让我们肃然起敬。

他叫洪战辉,是河南西华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然而,这一切皆因父亲的病被打破了。

洪战辉12岁的某一天,父亲的间歇性精神病发作,为了躲避父亲的追打,母亲四处求救。在惊慌之中,母亲留下幼小的妹妹与父亲同处。当她回过神时,妹妹早已没有了呼吸。

父亲的病,妹妹的死,母亲无法忍受这一切,离家出走了。

一夜之间,洪战辉从一个孩子长大成人,肩负起照顾父亲和弟弟的责任。可洪战辉怎么也没想到,母亲刚走,父亲又不见了。

洪战辉跑遍全村,终于在一棵老树下发现父亲,在他怀里还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弃婴。

也许是太过思念妹妹,即使自己还是个孩子,洪战辉还是将女婴留下抚养成人。

12岁的少年,养家养娃还要求学。可是,无论生活多难,洪战辉都挺直腰背,努力活着。

为了把书读下去,他背着妹妹去学校念书;为了节约开支,他啃馒头吃泡面,经常因为营养不良晕倒在地。

别人用三年读完高中,他整整用了五年才读完。这五年,他因为没钱念书而休学打工,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一边打工赚钱,攒够了学费再带着妹妹回校读书。

然而,当所有人都以为洪战辉读完大学挣钱养家时,他却坚持攻读硕士。毕业后,他没有留在繁华都市拿高薪享受生活,而是坚定地回家乡办学校,在艰苦的环境里,帮助读不起书的孩子把书念下去。

如今,洪战辉仍坚守当年志向,帮助更多失学孩子完成学业。

季羡林老先生在《悲喜自渡》中曾说:

人生路上,那些曾经你以为不可逾越的高峰,在你咬牙的时候、在你拼命踮脚去够的时候,就已经被你的百折不挠所慢慢踏平。

洪战辉从12岁就肩负起超越年龄所应承担的责任。少年时代的生活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他却从不抱怨,在暗无天日的生活里披荆斩棘,匍匐前行。

就算生活不是洪战辉想要的,他仍努力地活成生活想要的样子,收获平凡生命里的幸福。

活总有光照不进来的地方。

在没光的日子里,我们要学会适应黑暗,只要不放弃,生活就还有希望。

著名作家史铁生,从小品学兼优,酷爱体育,却在21岁那一年,双脚失去行走能力,半生与轮椅为伴。好不容易找到活下去的勇气,他却在47岁那一年与尿毒症不期而遇。

总结他的一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生病。

生活不都是我们想要的,而我们想要的,生活也未必会给我们。

亦如我们无法阻挡生活里突如其来的灾难一样,只要我们努力,就能活成生活想要的样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4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