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29日,再过一天,6月就翻篇了,2022年就过去一半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好像刚从冬天过来,怎么一下了夏天就快过完了呢?
是啊,在长春,过丢了一个季节,整个春天都在封控中活着了,咋能感受到春天?
下楼,做核酸!成2022年上半年热词第一名!
从2020年开始,疫情席卷中国,2022年也让很多地方受伤。跟前一年相比,现在全国上下却多了核酸这个字眼,“下楼,做核酸”!“做核酸了吗?”成了2022年上半年当之无愧的热词第一名!
在长春,3月初开始,就与核酸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还算是冬天,都穿着羽绒服,还下过好几场雪,雪中排队做核酸的场景永生难忘。

每个小区,都会有很多个大喇叭,提前录好音:“下楼,做核酸”!是最熟悉的声音了,刚开始,不一定是什么时间,可能是早上可能是上午可能是下午还可能是晚上,反正是封控在家呢,随时会叫你做核酸。
后来,长春解封后,小区的核酸几乎都是在早上做了,所以每三天一次,耳畔早早地就会响起“下楼,做核酸”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小区。
邻居间打招呼的“吃了吗?”、“干啥去?”也都快变成了“做核酸去啊?”、“做完核酸了?”
……

做核酸,成了长春人上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儿,不管你上班不上班,不管你有没有钱赚,都是要做三天一轮的核酸。不然,你就要过期了。
除了长春,相信很多地方也是这样的情形,今年,还有人没体验过捅嗓子、做核酸的吗?
队长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候,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截图,刚开始真没看明白,还寻思这这核酸啥时候有队长了呢?队长咋还死了呢?
后来经过高人点拨才明白,啊,原来是多音字啊,此处的“长”是读“cháng”!表达的意思是做核酸的队伍,排的队伍太长了,口语化就“cháng死了”!
哈哈哈,这个梗后来很多人用来调侃,也是缓解一下封控中的紧张情绪吧。
但是,核酸队长(zhǎng)还来还真的出现了,有的小区是自己拿着核酸管,到10个人给大白,拿管的就是核酸队长,挺有意思吧。



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啊!
芭比q了!
完了,芭比Q了!今年以来是不是经常听到看到这个词?身边有人感染了,会说:完了,芭比Q了!小区又有楼栋被封控,会说:完了,芭比Q了!看到大白来了拉走人去封控,会说:完了,芭比Q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到底我们总说的芭比Q是个什么玩意?
原来芭比Q是英文单词barbecue,即BBq,作动词时是“烧烤;烤肉”的意思。网络用语时“芭比q了”就是“被烧烤=被火化=完蛋了”的意思。
我的保质期不如面包!
最近,常听有人说“我的保质期不如面包”、“我快过期了”、“我的保质期还有一天”……
保质期一说,也是源于核酸。
长春自从4月28解封后,这都足足满两个月了,但每三天一轮的核酸检测一直没有停,特殊行业、重点人员还几乎是每天都在做。如果没按时按规定做核酸,就会被“赋黄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最近,多地核酸频次延长了,也就是说保质期延长了,有的由三天一检变成5天一检,还有变成7天一检的,还有直接取消的。

(来源于辽沈晚报)
不知道,长春人的保质期啥时候能比面包时间长?
黄码、绿码
现在黄码、绿码是身份的象征了。
黄码,也有名称解释了:是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中对健康码呈现黄色现象的简称。
未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赋黄码”,无故不参加的不予变“绿码”。
手机上的吉祥码要是个“黄码”那可不得了,去不了商场进不了银行,出行是受限制的。
这几天,网络上沸沸扬扬的“丹东父女袭警事件”的起因就是因为父女俩的“黄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见,守卫“绿码”成了今年国人的重要大事,有人编出顺口溜,有人设计了绿码贴,某宝还有绿码挂件,绿码T恤。

有的地方宣传画也整成了小绿马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春还有家商场的吉祥物也是“绿码”。

但是,在首位绿码过程中,却还出现了“红码”,前几天河南一家银行的储户竟然无缘无故地被赋上了“红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后来事件的责任人被处理,但真没搞明白,他们咋知道储户的信息,为啥要给你赋红码?
录上了吗?
录上了吗?这个应该是2022年上半年,继“下楼,做核酸”外,新晋的最热词,更是大有取代“下楼,做核酸”之势。
这个也是源于丹东,“黄码父女”和警察之间的发生的事儿,黄码父亲因为女儿倒地,瞬间给警察一巴掌,不知道这巴掌咋样,反正巴掌之后,警察倒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程中,警察问同伴一句:录上了吗?
各种纠纷,谁对谁错,因为不是当事人,也没在现场,具体情况也不知晓,但是“录上了吗?”这句话,肯定是成了最热词之一了。
因为这个事儿,丹东解封了,大家都调侃,丹东是“被一个巴掌扇解封的”。当然不可能这么夸张,但这个事件也从侧面说明了丹东在抗疫工作中,还有进步的空间哦!
或许,“录上了吗?”过几天在高考学子录取后也会用上,而成为另一种意义的热词。
后记:
没想到2020年时,我们都说那一年是最魔幻的一年。没想到两年过去了,2022年却比2020年魔幻了那么多:长春封控、上海封控、丹东封控、北京封控、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地被封控过……
核酸做得更是遍地开花,检测公司火了,人们有了保质期,也有了自己的绿码或黄码标签,为了守住绿码,我们在“下楼,做核酸”的催促声中,去“队长死了”的核酸队伍中,按时被捅嗓子,不然我们的保质期就会过期,不然我们就没有绿码,要是被录上了吗,那就真是芭比Q了!
除了做核酸、捅嗓子、抠鼻子、拆盲盒、冤种蔬菜包、接龙等等,各位小伙伴,还有哪些热词让你难忘,一起补充啊,下方留言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1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