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媒体包括,四全媒体什么意思?

来源:【华声在线】

郑茜

媒体时代,网络成为高校师生了解信息、参与交流最主要的途径。在全媒体视阈下,网络舆情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影响范围广,“四全效应”愈发凸显。从时间与空间角度上来看,“全程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无缝衔接;从传播载体上看,“全息媒体”实现了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多样化;从传播主体和受众来看,“全员媒体”真正实现了人人手持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从传播效果而言,“全效媒体”深化了传播矩阵效用,传播效力发挥明显。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给高校网络舆情舆情引领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危机。

一、全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之“机”

全媒体突破了传统舆论传播模式的限制,在传播内容、传播时效、传播方式、传播技术等方面有显著变化,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更有效地技术支撑,为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提供了现实条件。

首先,全程媒体提供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即时性保障。在全程媒体的作用下,每一个校园事件的产生、发展、结果都有可能被全程记录,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事件进展与信息发布进程高度重合,这为解读事件真实性和做好及时舆情引导提供了助力。高校管理者可以关注舆情实时发展阶段,结合不同阶段的传播特点开展舆情引导,做到及时监测、及时预警、及时研判、及时应对。

其次,全息媒体拓宽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方式。上级文件通知、广播、电视、会议等高校常用的传统舆情引导形式枯燥乏味,实际接收效果较差。全息媒体融合了文字、图片、音视频,结合互联网最新技术,给受众带来了更直观的体验,也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拓宽了形式和渠道,通过多元表现方式,在生动且有趣的氛围中,达到工作成效。

再者,全员媒体创造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互动环境。传统的高校舆论环境下,通常表现为管理者单向输出内容,缺乏有效反馈机制。全媒体环境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师生甚至社会其他人士都可以参与到校园事件舆论讨论中来,形成了信息的互动。作为与舆情事件密切相关的师生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诉求,引发社会关注;作为高校管理者而言,能够通过互动形式,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消息,回应师生疑惑;而作为其他关心舆情事件的人来说,也能够根据自己理解和判断,发表看法、给出建议。全员媒体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高校管理者能够借助网络上的积极声音和理性表达发挥正面导向作用。

最后,全效媒体优化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效果。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单一,效果欠佳。在全媒体语境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矩阵合力,整合舆论引导效果,全面发力。在重大关键时间节点,做好主题宣传教育,建设好网络舆论引导阵地,将校园舆论工作与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心理健康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效果。

二、全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之“危”

全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隐匿性,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难度增加,传统引导方式失去效力,网络舆情危机随之出现。

第一,全程媒体助推校园网络舆情发酵,舆情应对处置难度加大。由于信息全链条式传播,每当有网络舆情点产生时,就会引起大量围观。高校师生擅长并习惯使用各种网络平台,往往较官方渠道更早介入舆情事件讨论,网络自由发声的环境,夹杂着断章取义或一知半解的分析,常会使师生真假难辨,往往在官方信息发布前形成舆情讨论旋涡,使事件处理呈现焦灼状态,难以还原事实真相,加大了后续高校舆情应对处置难度。

第二,全息媒体促使校园舆情发散式传播,威胁舆情方向把控。在“去中心化”的传播形态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发散式传播特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种信息呈现形式和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短视频平台等多元传播载体实现了高度耦合,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以不同形式出现并广泛传播,加深了传播效力。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更大程度上增添了网络舆情的不可控性,给高校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带来更大困扰。

第三,全员媒体导致参与网络舆情门槛变低,真假信息难辨。高校师生人人都有参与网络生活的权利,有的甚至成为“网络红人”“意见领袖”,在某些特定领域影响甚至主导网络舆论走向。网络空间的隐匿性,使得师生更为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表述时不一定经过了理性而负责地思考,可能产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扭曲、误解,滋生网络谣言,影响校园网络舆情整体态度走向,出现主流思想空间被侵占的风险。

第四,全效媒体引发校园网络舆情此生危机,影响校园声誉。全媒体时代,媒体与师生关注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事务紧密相连,触角在不断延伸。校园信息通过多元传播介质时刻在师生中传播,并可能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失真,从而引发新的舆情风险点。在全效媒体的作用下,师生诉求通过互联网平台被放大,群体性情绪不断累加,更易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稍有不慎则可能引发更大程度上的次生危机,进一步加剧师生对学校的不满,产生破坏性较大的负面效应。

(作者系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副部长。本文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长效机制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1C71)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1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