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据说还有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也不再参与国际大学的排名评比。

首先看看搞大学国际排名的是些什么机构。对于家长们来说最常听说的就是QS,泰晤士和软科大学排名。QS和泰晤士排名是国外的机构,软科排名是国内的一个机构。
这里主要先说QS,QS全名是Quacquarelli Symond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兹”,是英国一家专门负责教育及留学就业的国际高等教育咨询公司,成立于1990年,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是Nunzio Quacquarelli。说白了,这个QS就是做留学生意的一个公司。只是现在QS把大学排名的名气做响了尤其是在中国,反倒掩藏了它生意人的本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QS做国际大学排名实质也是为了占住留学市场这块大蛋糕。

来自QS网页
历史上我们就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自从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看重孩子的成绩看重各类排名,这已经在千百年的教育发展中融入每一代父母的血液里。为了让娃儿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砸锅卖铁在所不惜。这也就有所谓的学位房学区房这个儒家文化圈才有的称呼。QS们正是看重这一点因应而拱起来了国际大学排名。2004年以前地球上也没有什么国际大学的排名这回事。

我们国家留学市场的蛋糕据说有三千多亿,每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出国留学,即使现在国家实力明显抬升,我们的留学生也是世界最多。不管是名校还是野鸡大学,海龟曾经是自带光环。QS中国区总裁是“张巘”(说实在的鄙人查字典才知道那个字读Yan),2006年毕业于淮阴工学院,后来在英国拉夫堡大学读博。因为Q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名声大噪,这位张总裁已然是国内各个著名高校的座上宾,各种报告演讲络绎不绝。这可能也是留学成功的范例吧。

参加QS世界大学的排名,不但要给予相应的费用,各高校还必须提供相关数据才能参与,排名能不能靠前自己还真做不了主。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高校实力的展示如果要还靠外国公司鼓捣出来的排名,这本身就说不过去,自信何来?
大家都看到了,刚刚发布的九年教育新课纲里,语文课占比要求已经提升到20%-22%,外语占比将来只有6%-8%。这已经很清楚地说明未来的教育方向。现今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实力已经是处于世界前端,为什么还要靠外国公司来打分腰杆才直呢?这里不是要求国民盲目自信,但必须要有自己教育的自主性和文化的自信。

借用一句话结尾:
“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退出所谓的‘国际大学排名’,反映了中国大学、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7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