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商家透露,拼多多预备推出同城配送功能。这是继拼多多重注押宝农业后,又要与阿里、京东死咬24小时同城配送?
此前,一张拼多多同城配的招商海报已在业内流传。招商截图显示,拼多多开始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招募有能力24小时内配送的商家,以水果品类为主。
同时,如销售鲜花、低温奶(鲜奶)、蛋糕等品类的商家在平台内申请同城配,开通该功能后,商品会被贴上专属的“24小时达”标签,并获得流量扶持。目前只支持能24小时配送的商家。

拼多多还提及,因为项目在前期试运行阶段,配送时效会放宽至48小时。
通过尝试,在拼多多界面内搜索“同城配送”等关键字,暂时没有发现相关变动,不过展示的类目都是水果或鲜花等产品。有部分商家透露,仅需拥有拼多多店铺和同城配送能力,即可在后台自行开通。同城配送是由商家自发配送的,类似于顺丰同城上门送货,商家可使用后台工具核销订单。
不过,一位拼多多商家表达了对同城配的担忧,因为店铺售卖的商品客单价较低,如果参与同城物流合作,配送费用可能会比商品价格本身还高,把客户“吓跑”。

对于拼多多而言,仅靠低价,的确再难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但是拼多多上大部分均为价格敏感型用户,通过即时配送留住用户,高额的配送费用很可能适得其反的造成客户流失。一个较小的价格差别会形成较大的销售波动,发展即时配送拼多多要面对的困难也将增多。
而且在阿里天猫、京东以及抖音、快手牵手顺丰同城纷纷发力本地生活的背景下,拼多多还要匆忙入局即时配送,想要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
根据财报显示,在2021年前三季度,拼多多月平均活跃用户分别为7.25亿、7.39亿、7.42亿,而Q4阶段则为7.33亿,与Q3相比减少810万,同比增长2%。而以营收来看,拼多多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272.309亿元,同比增长3%,创上市以来最低增速。
营收放缓、用户增长乏力,拼多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这可能是拼多多开启“同城配送”的原因之一。

此外,物流作为电商的末端,一直是电商在零售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随着疫情的反复,物流成为了现下电商面临的最大难题。
受疫情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很多城市的快递网点都陷入停滞状态,物流的不通畅,使得很多电商商家们的业务量大幅下降,整个电商行业也跟着陷入停摆危机。
电商商家因为物流受限而造成交付困难,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因为疫情而降低,反而因为线下商超店铺的关闭而更依赖线上购物。在这种情况下,就迫使新的零售业态出现,来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
即时配送作为拼多多末端服务优化零售业态的第一步,能否成为拼多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尚未不可定论。但是,末端履约一直是拼多多的软肋。
2021年10月,在顺丰、中国邮政之后,韵达也成为拼多多上门退换货的物流服务商。此外,为了布局末端,多多买菜以3000元补贴和包裹补贴来吸引现有的驿站老板。不过,由于其未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该快递代收业务被邮政管理局叫停。

拼多多在本身有劣势的情况下,此时发力同城配难免有些晚了,其唯一的优势只是主站平台的流量。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流量见顶,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希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取悦消费市场。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国内的即时零售发展迅速,而且渗透率还很低,巨大蓝海市场确实诱人。值得注意的是,各互联网巨头已在该领域摸索多年,从亏损到盈利再到亏损,这个领域未来可能性还不确定,必将是一场长达数年的拉锯战。

有业内人士表示,拼多多与其在这个态势下与各大巨头正面硬刚即时配送,发展成同质化的电商平台,不如像新崛起的电商平台一样寻求差异化打法,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就像一直被外界称为“下一个拼多多”的准独角兽下沉电商平台顺联动力,诞生于2015年,和当下的电商三巨头之一拼多多几乎是同一时间上线。在所有电商上市公司中,和拼多多业态最为相近。
6年来,拼多多靠着资本加持,疯狂烧钱补贴用户,成功坐稳下沉电商“一哥”的位置。顺联动力则是稳扎稳打,仅依靠口碑在用户间传播,经历6年小跑也收获了近亿用户。

顺联动力在电商平台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后,又通过带领自身积累超9000万用户和在消费后在平台内开店的1200万创客转向私域化经营,为用户之间构筑新型消费关系。
类比此时发力同城配送,定位客单价普遍偏低的拼多多,隐藏的运力成本或使“以价换量”的中小商家到手利润进一步被压缩,不利于平台业态的良性发展。顺联动力的创客私域模式既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又为商家提供最大效益。
不仅如此,顺联动力还在发展自有品牌,实行“大单品”战略。其孵化的爆款“朵杞”果饮,首发开售就创下平台新品牌销售记录,另外据媒体报道,顺联动力未来还会拓展大健康产业。

2021年2月7日顺联动力获国家药监局颁发《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取得进军大健康行业的敲门砖。
知情人士透露,也将于近期与某地政府签署SaaS合作协议,打通线上线下的进一步协作,同时拓展其产业布局。
其培育多年的社群资源被认为是在SaaS领域扩张的最大优势,此前顺联动力已完成总额1.5亿元的三轮融资,市场普遍预期其将于今年稍晚时候登陆资本市场。
无论是拼多多还是顺联动力,同为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随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高,平台为实现用户增长,服务升级或成必然化趋势。但在将用户服务体验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平台仍需兼顾到商家和消费者利益。只有在消费者、商家、平台三者之中找到平衡点,才能跑得更稳更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9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