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文化常识:
1. “天净沙”为曲牌,“秋思”是题目。《天净沙· 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2. 马致远,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与白朴等合称“元曲四大家”。
二、重要注释及典故:
1. 昏鸦: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 断肠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枯藤老树昏鸦”显现秋天毫无生机的萧索景象,恰与游子悲凉心境相吻合。
“小桥流水人家”画面转为明净、安宁、温暖,使沦落异乡的游子在向往之余,更添悲愁。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在秋风凛冽中独自漂泊荒野的凄苦。
2.全篇中无一语提及“思”,仅用28字,11个意象,情景交融,勾画出行旅之人漂泊不定
的悲哀之情。
四、习题:
【第一组】
1.“断肠人”在此处是指 (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明净,温馨的画面,与游子心境相合。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了游子天涯漂泊的辛劳悲苦。D.这首小令的主旨是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
【第二组】
1. 这首小令的作者是 ,该小令被誉为“ ”。(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枯藤老树昏鸦”中三个景物,给人以萧索,寂寞,悲凉的感受。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沿途所见温馨人家,一扫游子内心的悲凉。
C.“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D.整首小令表达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的感情。
【第三组】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意象是 , , (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
B.首句有萧瑟之气,第二句又明净纤细,前后不够协调。
C.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最后一句直抒胸臆。
D.全篇无一“思”字,而景物中处处有“思”情。
五、考题链接:
2011届嘉定一模卷
1.曲中“断肠人”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对这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特点。
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2012届闵行一模卷
1. “天净沙”是这首曲的_______。(2分)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昏鸦”的意思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春天优美的景致。
C. “断肠人”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D. 这首曲写秋日黄昏旅途的情思。
2012届徐汇一模卷
1.这首曲中“ ”一词明确呼应标题中的“秋”。(2分)
2.以下对该曲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苦。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2014届浦东一模卷(与《天净沙·秋》比较阅读)
1.《天净沙·秋》中“__________”和《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表明两首小令写的都是黄昏之景。(2分)
2.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小令曲牌相同,押韵也相同。 B.两首小令都描写的萧瑟荒凉的秋景。
C.两首小令写景都由远及近、实虚结合。 D.两首小令都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情怀。
2014届二模卷A卷(与《天净沙·秋》比较阅读)
1.曲中的“飞鸿”与“昏鸦”分别指的是 和 (2分)
2.对两首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描摹了秋天的景象。 B.都以“天净沙”为题。
C.都抒发了思乡的情感。 D.都以边塞之地为背景。
2015届浦东一模卷(与《水仙子·咏江南》比较阅读)
1.这两首元曲中,点明秋天之景的句子分别是:“ ”、“ ”。(2分)
2.这两首小令都有对江南水乡的描写,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水仙子·咏江南》表达了 ,《天净沙·秋思》表达了 。(2分)
2015届嘉定二模卷(与《天净沙·秋》比较阅读)
1.两首元曲的曲牌都是 (1分)
2.(1) 两首元曲都描写了□□的形象。(用原曲词语回答) (1分)
(2)乙曲除了写景以外,还写了 。(2分)
2017届奉贤一模
《黄鹤楼》《天净沙·秋思》与比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以上两首诗(曲),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7.下列对两首诗(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都借用所见之景来抒发情感。 B.都是作者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C.都描写了荒凉、萧瑟的秋季景象。 D.都刻画了作者归乡途中的心情。
2018届徐汇一模卷
1、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2分)
A. “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B.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D. “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中考复习之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巩固练习
四、习题:
【第一组】
(答案:1.飘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2.C 分析:A错在“词牌”,应是“曲牌”;B错在“与游子心境相合”,应是“更添悲愁”;D错在“主旨是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应是“表现天涯游子的悲哀之情” )
【第二组】
(答案:1.马致远;“秋思之祖” 2.B 分析:错在“一扫游子内心的悲凉”,应是“更添悲凉”)
【第三组】
(答案:1.枯藤 老树 西风 2.B 分析:错在“前后不够协调”,应是两句同样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愁情绪 )
五、考题链接:
2011届嘉定一模卷
(答案:1.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2.D 分析:错在“吟秋情怀”,应是“思归”情怀)
2012届闵行一模卷
(答案:1. 曲牌 2.B 分析:错在“春天”,应是“秋天”)
2012届徐汇一模卷
(答案:1.西风 2.D 分析:错在“九个”,“小桥流水人家”并不富有秋天特征)
2014届浦东一模卷(与《天净沙·秋》比较阅读)
(答案:1.落日残霞;昏鸦、夕阳 2.A 分析:B错在《秋》中“青山”句明朗绚丽。 C错在《秋》由远景写到近景,《秋思》没有明显的远近之分。两首作品均无典型的虚实手法。
D错在《秋》表达的是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2014届二模卷A卷(与《天净沙·秋》比较阅读)
(答案:1.(2分)天空中的鸿雁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2分)A 分析:B错在“天净沙”是曲牌;C错在《秋》并未抒发思乡之情;D错在两首作品均未提及是以边塞为背景。)
2015届浦东一模卷(与《水仙子·咏江南》比较阅读)
(答案:1.古道西风瘦马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2.对江南的喜爱 游子思乡)
2015届嘉定二模卷(与《天净沙·秋》比较阅读)
(答案: 1. (1分)天净沙 2. (1)老树(1分) (2)(秋天里)游子(悲凉的)情思(2分) )
2017届奉贤一模
答案:6. 思念故乡(家乡) (2分) 7.A (2分)
2018届徐汇一模卷
(答案:1、(2分)马致远 2、(2分) A )
###(2022-06-19 19:03:31)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7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