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工算全职还是兼职,全职兼职选择指南?

□丁家发

每年暑假到来时,许多在校学生选择在这段时间里体验社会,去企业实习或兼职。然而,一些学生常常发现自己遭遇“缺斤少两”的问题,例如被欠薪或缺乏福利待遇。由于缺乏劳动合同,很难确定劳动关系,因此很多从事暑期工的学生都面临维权难题。(摘自《工人日报》,2022年7月7日)

不少在校大学生选择利用暑假时间打工,一方面可以提前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赚取一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然而,很多用人单位通常不会与暑假工签订相关协议,将他们视为短期廉价劳动力,经常忽视其权益。暑假工的权益常常陷入监管空白地带,而为了解决这种对暑假工权益的忽视问题,需要依靠法治来确保监管力度,加强对暑假工的劳动权益监管,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就业,因此用人单位不需要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这也意味着暑期工并不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这样的规定导致用人单位通常将暑期工视为学生,对他们的劳动报酬往往较少,甚至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学生在暑假都会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或暑期工。虽然这些学生与用人单位通常没有建立正式的劳动合同,但他们同样要求得到应有的劳动权益。因此,可以建议学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工作时间、地点、报酬标准和支付方式等内容,以避免潜在的劳动纠纷,并在必要时保存相关证据以备维权之需。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个人与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在提供劳务过程中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双方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根据法律,在打工过程中受伤或因劳务受到其他损害的暑期工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应善待暑期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暑期工的合法权益,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劳务纠纷。同时,大学生也应增强法治维权意识,敢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以维护自身权益。

监管盲区是暑假工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护暑假工的合法权益,各地劳动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暑假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将暑期工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并规范用人单位对待暑期工的行为。对劳务侵权等违规行为要予以严厉查处,并畅通维权渠道,支持和帮助暑期工依法维权。这样,用人单位就不敢再对暑假工的权益进行损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5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