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跳舞开心的句子,跳的不是舞而是心情?

中国文联十一大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所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肩负着凝聚共识、激发力量、携手奋进文艺新征程的时代重任。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舞蹈艺术迎来了令人瞩目的文化盛景。舞台上涌现不少舞蹈精品力作,社交媒体上舞蹈频频走红“出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剧场观看舞蹈,越来越多的舞蹈在网上刷屏,舞蹈人以曼妙之身和赤诚之心描绘中国故事、述说中国式浪漫,向祖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也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在笔者看来,讲话精神落实到文艺工作者实践中,一个关键词应该是“担当”,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自我品格的担当,要有文化传承的担当,更要有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可以说,在新时代推进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国舞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需要我们舞蹈工作者培根铸魂,坚守初心信念,坚持文化为舞蹈创作之源,人民为舞蹈创作之根,创新为舞蹈创作之魂,以浪漫的身体抒发爱国之情,以崇高的精神担起时代之任,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以文化为舞蹈创作之源

  讲话中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代代相传的身体文化潜藏其中,形成超然于文字之外的独具一格的文化符号系统,滋养着沿岸的每一个舞蹈人,在不同时空开出不同的艺术之花。文化从来没有离开过舞蹈人的视野和身体,并在不同的时期形成向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再学习。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舞蹈创作曾经掀起一股狂野奔放、发扬蹈厉的“黄土风”,在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加速和西方文化冲击的转折时刻,体现出舞蹈人对传统文化的寻根意识。今天的中国舞蹈再次出现向传统文化回归的热潮,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具有的悲情气质不同,拥有了新时代的新特征。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此次回归正如讲话中所言,“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自信态度。对传统舞蹈文化的认知与继承开始呈现出明显的自觉意识,不仅注重舞蹈样式的挖掘整理,还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一段时间以来“出圈”的河南卫视舞蹈影像,火爆的文物题材舞剧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以及《舞千年》综艺节目引发的舞蹈国风热,都彰显了此次回归的广度与深度。传播的广泛与反复深入的开掘反映出对传统接受与珍视的真实文化心态。其次,此次回归展示出更加自如的开放姿态。向传统回归不是向保守回归,并且回归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汲取传统营养,反哺当代。我们看到很多形态风格各异的舞剧作品,既有传统舞蹈文化的影子,但又毫不拘泥,《永不消逝的电波》《骑兵》《天路》《醒·狮》《朱自清》《孔子》《赵氏孤儿》《敦煌》等等作品绘制了一张形态万千的“舞剧地图”。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舞蹈创作淡化了舞种的限制,语汇与语言形态呈现出多样性,包括中西舞蹈语汇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展现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真谛。

  在中国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走向国际中心舞台的今天,舞蹈人应该更深刻地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明白自我的文化身份,不再以落后或先进的角度看待文化,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深沉、持久的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向传统文化之源回归。

以人民为舞蹈创作之根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如是殷殷期望,关涉的正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最根本的属性和最核心的追求。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便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立场扎根于心、落实于行。舞蹈是践行这一导向的突出艺术样式,从“边疆舞大会”“新秧歌运动”开始就刻进了舞蹈人的骨子里,融入了舞蹈作品的血液中。在特殊的革命岁月里,舞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成为解决“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根本问题的示范性案例,舞蹈人用浪漫的身体书写出昂扬的时代精神与革命激情。

  今天,“人民”一脉相承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关键词、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已深入人心,正在推动新时代舞蹈艺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无论是从优秀传统文化生发的中国舞新作,还是聚焦现实生活的现当代舞蹈,抑或是以小人物视角讲述宏大故事的舞剧创作,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新时代舞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对于今天的舞蹈工作者来说,无疑在迎接一次新的洗礼,这既是对文艺人民性的再认识,也是对艺术家职责与担当的再思考。建党百年之际,北京舞蹈学院进行百年百部经典作品展播,高举“为人民而舞”的旗帜,承接舞蹈价值精神,向老一辈舞蹈艺术家致敬。他们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戴爱莲先生在祖国危难之际毅然归国,深入川北西康等地,对传统民间舞蹈进行挖掘与整理;贾作光先生长期深入草原生活,与牧民同吃同住,奠基了蒙古族舞蹈艺术……这些人民艺术家以舞蹈书写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承担起文艺兴国的重任,理应继续成为当代舞蹈家的精神坐标和信仰支撑。

  当然,今天的舞蹈人在更加开放的世界格局中成长,应该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中深化对文艺人民性的认识。与更加强调个体性和张扬主体性的西方现代舞蹈不同,中国舞蹈更主张在人民和集体的观念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创作自由,强调共性中的个性。我们应当看到,这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核心属性,也同样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的集体观念与家国观念。中国人愿意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中,而非追求绝对独立自由的个体,这是中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文化人格,也是人民艺术观的重要体现。例如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两大传统舞种,其创作前提就需要遵循集体文化传承所形成的语汇风格,在“限定”中寻求创作的突破。又例如舞剧创作题材常常选择将小人物放入历史的坐标中,制造个人与时代、理想与现实、小家与大家的冲突,以此塑造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因此,舞蹈对人民的关注不仅源于党的文艺政策,也源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还在于其作为一门肢体艺术,与人的身心有着最直接和最紧密的关联。尤其在重大的历史时刻和关键节点,舞蹈往往成为最突出的符号和表征。舞蹈的身体根植于人,更根植于人民,能最诚实真切地映射出时代的光彩,能用最诗意浪漫的方式点亮人生的希望,从而以直观的视觉形象成为人们最美好的情感表达与集体记忆。

以创新为舞蹈创作之魂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如前所述,回归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更好地迈向未来。正如讲话中强调的,“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是对于人民的当代书写与表达,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带来的推陈出新。简言之,只有创新才是舞蹈创作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造就新时代舞蹈之“新”。

  当前的舞蹈创新有三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表达上的创新。舞蹈以肢体表达为核心,多方位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的舞台叙事方式。近年来舞剧艺术发展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主流舞台艺术样式。舞剧在原有的艺术表达方式上有了诸多突破,明显跳脱出了文学戏剧的逻辑限制,从视觉创意和结构上进行突围,更加注重舞蹈自身的规律与特征,从而推动舞剧艺术的模态更新。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空间蒙太奇、《朱自清》的心理结构、《冼星海》的交响叙事、《我和我的祖国》的生活场景、《旗帜》的多线并进等,不仅构建了舞蹈的自我表达逻辑,而且对其他舞台表演艺术样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二是科技上的创新。高新技术的发展对舞台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极大拓宽了舞台艺术的表现空间。数码灯光、机械控制、舞美制作等技术使舞台的表达时空极大丰富。尤其是影像技术使舞台演艺空间突破了物理与心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深度参与舞蹈的表现,增加了舞台的多层次表达空间,甚至成为新的叙事手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演出空间从舞台到鸟巢,演出样式从“音乐舞蹈史诗”到“情景史诗”,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互融,充分运用舞台新技术,创建了大型演艺时空的新样式。三是传播上的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舞蹈表现手段,还为舞蹈的大众传播带来重大机遇。舞蹈与电视媒体的结合虽然在多年前就已出现,但今天新媒体和融媒体的出现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影像传播、视觉叙事的新时代。舞蹈的传播形象从“花瓶式”的点缀成为独特的传播主体,更注重舞蹈本身的文化属性、身体特性和艺术价值。《舞林争霸》《舞蹈风暴》《舞千年》等电视综艺节目,运用镜头语言的重新剪辑和媒体创意的重新包装,使舞蹈在公众视野中重新散发活力和影响力。舞蹈短视频更是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走红“出圈”,与舞台演出构成线上线下的互动生态。

  今天舞蹈艺术处于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与时代。舞蹈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激发创意灵感,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中国故事的诗意表达。让舞蹈艺术成为一个不断流动的、鲜活的、充满吸引力的当代艺术形式。

  以身体传承文化的舞蹈人是浪漫的,执着于文艺精神的舞蹈人也是有担当的,新时代的中国舞蹈艺术完全能够也应当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中国广大的舞蹈工作者应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守住传统文化的“源”,把住人民大众的“根”,抓住守正创新的“魂”,立足于推出精品力作,潜心创造属于今天、属于我们的新时代经典!

作者:许锐,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

张雪纯,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3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