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金钱面前最能考验情谊
当闺蜜急需用钱
想用你的身份信息借个贷款时
你借还是不借?
昆明的王某某
本来只是好心帮闺蜜个忙
没想到最后自己却入坑了

贷款需解除“骗贷风险”?假!
10月18日,王某某的闺蜜李某说自己急需用钱,要借用她的身份信息贷款。
因两人关系十分要好,王某某便同意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借给了对方。
随后,李某用她手机下载了很多贷款程序,但一直显示贷款未成功和审核未通过,李某就放弃了。
10月19日,李某再次到找到王某某,并用她的手机进入了一个贷款的企业微信中。
不一会儿,王某某便被拉入了一个写着“王某某存办理窗口”的企业微信群聊中。
此后,一直是李某在用她的手机进行操作……
当时,负责贷款的客服发送了一个链接进群,李某点击后页面提示王某某的账户存在“骗贷风险”。
李某察觉异常,并未进行下一步操作,将手机还给王某某后就离开了。
可李某离开后,王某某想咨询一下自己银行账户被提示存在“骗贷风险”的事情,就和群聊里的人聊了起来。
群聊里的人告诉她,需要缴纳贷款金额的30%证明她的银行卡有还款能力,才能解除银行卡的风险。
王某某想试一试自己转款后会不会解除风险,便按照对方要求分4次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款,共计转账9998.98元。
可转款成功后,系统仍提示存在“骗贷风险”,王某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慌忙报警。
诈骗套路分析
●“电话、短信、微信、抖音、快手等只是“网络贷款”诈骗广告的推广渠道,它们往往通过附上的一条链接,让受害人点击或下载后,引导到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上实施诈骗。
●骗子通过搭建虚假网络贷款APP或开发“高仿”正规借贷平台的网络贷款APP,附带“无抵押”、“无担保”、“不查征信”、“低利率”、“下款快”等诱导性话语,吸引受害人关注。
●当提交贷款申请后,骗子会以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存在“骗贷风险”,需查证其还款能力等为由,诱使受害人转款以解除银行卡的风险。
●当受害人完成第一次转款后,骗子会以资金额度不够等为由,让受害人继续转款,直到掏空受害人的钱包。
警方提示:
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
正规贷款在放款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
任何网络贷款
凡是在放款之前
要缴纳“会员费、手续费、保证金、
解冻费、解封费、解除风险费”等
都是诈骗!
都是诈骗!
都是诈骗!
遇到骗子不要慌
切记:不听不信不转账!
来源: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3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