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低头一看日历,“啊!今天是12号!”
B:今天就是双十二了,我怎么错过了……
你是否跟B有一样的疑惑,今年的双十二怎么悄无声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什么时候结束的?双十二诞生于2013年,到今年已经“十周岁”了。在过去的十年中,有两个节点式数据不得不提,2017年,淘宝“双12”的交易额就突破了1000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迅速增长到了2000亿元。对比之下,今年的双十二市场略显冷清。

比双十一更冷的是今年“双十二”
有消费者说到,“比今年双十一更冷的是今年双十二”。
从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公布的双12活动规则来看,平台之间活动节奏基本保持一致。12月8日零时至10日晚8时为预热期,12月10日晚8时至12日24时为开售期。除了活动战线极短外,平台给予的满减力度也不及618和双11活动,其中天猫和京东的满减力度为“满300元减40元”。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大额度的优惠价……双十二比起“618大促”和“双十一大促”已经不香了吗?作为2022年最后的购买节点,应该为年尾画上圆满的句号,这番不冷不热,销售遇冷,究竟为何?
商家及消费者的热情大幅度退却。被消费者遗忘,商家因“快递问题”不断逃离,种种因素共同造就了这届双十二的“悄无声息”。
据悉,今年双十一,基本上所有的电商平台都没有公布销售额,已经足够低调。虽然说,双十二的热度不如双十一来的猛烈,但其帮助商家清理库存、赋予商品曝光机会、增加更多销售额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今年双十二究竟怎么了?物流是“双十二”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商家表示,今年双12连货都没准备。今年双11期间,大量地域不能发货,能发货的区域,到达时间也不保证。双11受物流影响发出去但是不知在那个环节出问题的件,占了双11期间订单的4成以上。物流时间长、丢件、客户投诉等问题频发,在得不偿失的情况下,双十二还是不参与了。

放眼美业,国货持续出彩
具体到美妆行业,在双12大促期间(12月10-12日),美容护肤/美体/精油类目的前20席位中有11个国货品牌上榜,包括珀莱雅、至本、自然堂、薇诺娜、HBN、相宜本草、优时颜、百雀羚、欧诗漫、夸迪、溪木源等。

在彩妆/香水/美妆工具类目的TOP20品牌中,花西子、彩棠包揽前二,卡姿兰位列第四。此外登陆榜单的国货品牌还有完美日记、橘朵、酵色、INTO YOU、毛戈平、珂拉琪、张大奕美妆品牌BIG EVE和花知晓等8个品牌。
国货美妆在各种“购物节”中蹦发出强大活力,但具体销售额度目前并未披露。
相关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国潮消费由90后、00后贡献,年轻人逐渐成为新国货消费的主力军。

新人入场,能否市场助力复苏?
新人“李诞”入场,难言疲态。12月10日晚,李诞出现在了罗永浩旗下的“交个朋友直播间”,开启了首场淘宝直播。这场6个小时的直播,获得了超1100万人观看,全场累计销售额3200万。
但,仅有李诞,不足以撑起“双十二”。自首场直播破千万后,12月11日李诞的第二场双12预热直播观看量便直线下滑,仅有226.6万观看,且美妆品类销量均较低。

超头部主播,李佳琦也因身体原因,11月30号到12月9号,休息了十天,10号才回到直播间。
从数据来看,李佳琦10日晚共上线了35款美妆个护产品,目前仅有10款产品显示已售罄,兰蔻小黑瓶圣诞套装销量仅为1000+件,雅诗兰黛DW持妆粉底液销量也仅为3000+件;11日的直播中,也仅上线了25款美妆个护产品,仅有7款产品售罄。和双11比起来,此次双12可谓战况惨烈。
更有专业人员表示,"今年双12'生不逢时',刚刚碰上疫情政策调整,以为能刺激消费,结果大家都在抢购'抗疫物资',对于非刚需类产品需求不大。"
总之,经历了物流问题、退货问题、市场饱和等事件,人们的消费欲望已大大降低,双十二将何去何从,还得再给市场一点时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2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