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

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

网络招聘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招聘形式,但网上虚假招聘、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又给不少求职者带来困扰。为了解用户在使用网络招聘平台时遇到过的陷阱与套路,帮助求职者与招聘方“避坑”,南都民调中心于3·15前夕对最近两年关于网络招聘的投诉报料展开监测分析,通过南方都市报报料平台、黑猫投诉、投诉直通车、豆瓣小组等渠道采集投诉报料数据5776条,并发布《网络招聘投诉监测报告》。

报告显示:网络招聘相关投诉报料中,平台服务与收费、虚假招聘两大问题各占四成多;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投诉中,“无故封号/删帖”“客服处理不当/态度不佳”占比过半;虚假招聘问题投诉中,“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与“刷单骗局”占比达三成半。涉及垂直类招聘平台的投诉报料占比超四成,其次是同城分类信息平台,占比近两成;社交软件上相关虚假招聘也不容忽视,占比超一成半。

5776条投诉近四成涉及金钱损失

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

网络招聘相关舆情投诉主要集中在哪些问题上?数据分析显示,网络招聘平台服务与收费、虚假招聘两方面问题占绝对比重,比例分别为49.93%、44.29%;个人信息泄露或频繁骚扰问题占4.52%。

从投诉或报料人的身份来看,求职者与招聘方各占63.90%、36.10%。其中求职者投诉虚假招聘问题的比例达69.03%,投诉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的比例为23.65%,投诉个人信息泄露或频繁骚扰问题的比例为6.31%。而招聘方投诉的主要是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占98.18%。

关于虚假招聘的投诉中,涉及“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与“刷单骗局”的比例最高,分别占35.73%、35.42%,其次是“以体检费/服装费/建档费/中介费等由头收费”“以买车等为由诱导贷款”,分别占26.35%、16.50%。

关于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的投诉中,涉及“无故封号/删帖”“客服处理不当/态度不佳”两方面的比例最高,分别占53.09%、51.42%,其次是“服务不佳或未达承诺效果”“诱导消费/乱收费/退款难”“霸王条款”等问题,比例依次为30.48%、15.67%、15.08%。

相关的投诉报料中,有39.37%的人提及金钱损失,其中涉及金额在1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比例较多,达26.89%。造成金钱损失的主要原因是虚假招聘,以“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为主,占34.09%。

招聘平台服务与收费投诉为主,分类信息平台与社交平台涉虚假招聘为主

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

关于网络招聘的投诉报料主要涉及哪些平台?从舆情数据来看,涉及垂直类招聘平台的投诉报料占比较高,达43.42%,其次是同城分类信息平台,占18.99%,综合招聘平台占7.57%。除了相关招聘平台之外,也有不少投诉报料人是通过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以及各类社交分享平台看到招聘信息,其中社交软件占15.58%。

涉及不同平台网络招聘的投诉报料有所不同。关于招聘平台的投诉报料中,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投诉占比较高。其中针对垂直类招聘平台的投诉报料集中在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占比高达83.33%,以投诉“无故删帖/封号”与“客服不处理/态度差”为主;虚假招聘投诉占11.64%。针对综合招聘平台的投诉中,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占65.45%,以投诉“服务不佳或未达到承诺效果”为主;虚假招聘投诉的占24.94%。

而针对同城分类信息平台的投诉报料中,虚假招聘问题占比更高,为52.05%,主要形式为“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占40.66%,以“诱导消费/乱收费/退款难”为主。而涉及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社交分享平台的投诉报料中,虚假招聘占绝对比重,达94.46%,主要以“收取培训费,诱导贷款”与“刷单骗局”为主。

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反映,其于今年2月在XX同城找工作,但招聘信息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该投诉者称,详聊后才发现,所谓招聘“日结1000多元”的主播实际上是非法的涉黄工作。

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看点教育ps兼职是真的吗知乎文章?

用户在黑猫投诉反映招聘信息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三成半虚假招聘投诉涉及“培训贷”,警惕“高薪兼职”陷阱

虚假招聘有哪些套路?从舆情数据中可以看出,以培训名义收费以及诱导贷款的比例较高。尤其是提及学生身份的投诉报料中,关于收取培训费以及“培训贷”的比例达54.73%。

课题组整理舆情数据发现,“培训贷”套路常用“健康管理师”“消防工程师”“美术设计”“程序员”“主播/配音”“心理咨询师”“舞蹈兼职”“模特”等光鲜职业做诱饵,入职前要求求职者交费培训,许诺培训后能安排高薪工作,而培训费通常较高昂,诱导求职者贷款支付。

一位报料人表示在XX同城平台看到一家公司招聘设计师,由于自己是学平面设计的,便投递了简历。之后该公司人事打电话通知他面试,面试并未谈及他应聘的设计师工作,“面试官一直花言巧语地向我推荐UI设计行业,说高工资待遇好,工作越久工资越高。我回应说自己不懂这块。他就说这边有培训班,只需培训四个月,要交2万元的培训费。”报料人表示没钱培训后,面试官便向他推荐分期贷款,一方面诱导他“分期前面6个月只要还261元,后面几个月就2078多,等学习完去工作,每月这点款根本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宣称“我们跟很多互联网大公司有合作,学习完成后保证分配工作”。报料人去上课后才知道,培训都是网上视频教学,“根本什么都没有学到”。而学完4个月后,企业所谓的包安排工作只不过是在招聘网站上帮他找工作,让他自己去面试。

除了全职工作,“高薪兼职”的陷阱也不容易忽视,56.92%的网络虚假招聘舆情投诉涉及兼职工作,其中关于“以培训名义收费,诱导贷款”的投诉比例达48.03%。整理舆情数据发现,除招聘平台外,QQ/微信等聊天软件、微博/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分享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兼职广告也是虚假招聘的重灾区。“学PS赚钱”“声音变现”“0基础学画画挑战月薪2W”……不少投诉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进去,却被套路进“培训贷”。

两成半虚假招聘投诉涉及各类名目违法收费

没上班先背债,未入职先交费。除了以培训名义收费外,还有26.35%的虚假招聘投诉报料涉及各类名目收费,服装费、档案费、体检费、服务费、面试费、中介费等均是常见套路。

舆情数据中,2021年8月至10月,有不少网友投诉在XX同城网站看到一家位于广州白云区某商业中心的公司,以电影院放映员、奶茶店员工、密室逃脱店员等不同招聘信息骗取求职者的信任。求职者到面试地点后,以需要建档办理上岗证为由收取400元左右费用,并承诺在工作满三个月可以全额退回。而随后安排的工作并没有达到承诺的薪资,且工作内容也与招聘信息不一致,甚至有的是让交了钱的求职者自行去工作地点应聘。投诉者事后发现有不少同样经历的受害者,求职者发现被骗后要求退款对方却迟迟不退。

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同样发现不少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的虚假招聘。其中一件裁判文书显示,2020年11月起,被告人周某等人以招工为名,安排刘某1以及龚某等人在“XX同城”、“X集网”等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并以入职需要交纳服装费、IC卡制作费为由,诱骗前来应聘的被害人支付钱款。刘某1等人诱骗被害人缴纳完第一次费用后,再以后续具体安排工作、住宿等由头,要求被害人联系龚某交钱。龚某则再要求被害人联系鞠某、高某等下游人员,继续编造各种理由骗取被害人钱财。周某会按照被骗的人头数与刘某1、龚某等人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七成投诉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者为招聘方,主诉招聘效果与承诺不符

网络招聘相关投诉报料中,针对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的投诉报料占比近半,投诉或报料人的身份以招聘方为主,占70.98%。不少招聘企业投诉称,办理了招聘平台的会员后,发现招聘效果与承诺不符。

有招聘企业投诉称,收到XX同城推销电话,诱导其开通会员,并承诺招聘效果会提高。开通后却没有人投简历,随后销售人员进一步诱导其开通简历推广功能。但是收到的简历却与公司招聘需求不符,该企业致电求职者甚至发现,对方表示从未被投递过该公司简历。

除了招聘企业外,投诉平台服务与收费问题的求职者占29.02%,主要涉及诱导消费、虚假宣传、服务未达承诺效果、客服态度差等问题。有求职者投诉称,其购买了X联招聘128元的简历顶置服务,宣传可以增加简历曝光度。其使用后发现效果不佳,对自己找工作并没有帮助。还有投诉人表示,在X聘网购买了简历优化服务,而分配给他的简历优化顾问,对其所从事岗位和行业一无所知,不管是从应聘建议还是简历呈现上都无法提供帮助。

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招聘套取个人信息,有报料人被注册成“企业法人”

上篇问卷调查中,超七成半受访者表示自己或身边人在网上求职时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而近两年的报料投诉数据中,也有261条与网络招聘中个人信息泄露、遭频繁骚扰相关。其中89.27%的投诉来自求职者,还有10.73%来自招聘方。

2020年9月15日,一位大学生向南方都市报报料称,自己前两天在某简历排版网站编辑了自己的简历,两天后就收到招聘平台X投网的信息,他从未在X投网注册过,但该平台却知道其真实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在一些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例中,不法分子通过虚假招聘的方式套取求职者个人信息。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一案件文书显示,被告人谢元林在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将大量“XX同城”网站账号提供给林宇等人,林宇等利用账号在该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广告,骗取到大量应聘者的简历等公民个人信息。其间,谢元林同伙将林宇等骗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予以收购,之后出售给他人。

个人信息遭泄露后,除了面临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烦恼外,还可能面临个人身份被冒用的困扰。一位报料人向南方都市报报料称,自己曾在某求职微信公众号找工作,向企业提交了个人简历与身份信息,其后个人信息被盗用来“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名下莫名多了两家企业,该报料人已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

求职提醒:辨别真伪,主动求助

从舆情数据来看,网络虚假招聘与平台服务管理问题均不容忽视,平台诱导消费、服务达不到承诺效果、虚假招聘中以各种理由向求职者收费,诱导求职者办理贷款的套路屡见不鲜。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各大招聘平台也应加强管理与信息审核、提升服务质量。此外,面对网上形形色色的招聘信息,各位求职者也要注意认真甄别,为避免陷入求职“陷阱”,南都民调中心提醒广大求职者:

一辨招聘方真伪:在应聘前,可先行在工商部门官网查询企业的注册信息,核查企业真伪;选择正规求职渠道,不随意点击各类网络招聘小广告。

二辨收费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担保金或其他名义的财物,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均属违法行为。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遇到企业要求先行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时,需提高警惕。

三辨应聘条件:“高薪工作简单”的糖衣炮弹是招聘诈骗的主要手段,求职者要擦亮眼睛。若开出的待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薪资,而学历、经验、职业技能要求又极低,需提高警惕。

四保隐私财物:包括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手机、手机支付密码、身份证等,不可轻易交与他人;还有简历、社交媒体账号、住址等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

五要主动求助:广州市公安局提醒,如遭遇诈骗、财产损失,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转劳动部门举报处理。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文轶然 麦洁莹 实习生 吴昊 伍咏欣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数据报料热线、黑猫投诉、投诉直通车、豆瓣小组、中国裁判文书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1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