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接到一个朋友的陈诉,关于京东客服的“待客之道”,听完确实有点气人,后来去网上又去搜寻了下类似情况,还不在少数。其实店大欺客很正常普遍人都这么认为,但这个观念是错的。
事情是这样的:小陈在京东买了几本书,其中有本书,店家说书没有新的只有旧的了,小陈不接受,既然没有新的为什么不下架,还放上架,并且是在已经下单一段时间后,才告知。
店家态度很不屑方案有二:1、退款。2、旧书。(自己看着办。)
小陈不太想退,希望店家从别的地方调来,店家不愿意说:那你退款吧。
无奈只好找到京东投诉店家,京东在小陈还没有同意退款前,打电话来沟通给出了满意的答复,让小陈重新寻找店家购买书籍,给出补偿书23元的差价再外加5元红包,因为小陈在购买书籍时是第一次开通白条,所以享受了最大的优惠,这边书籍仅仅用了不到一毛钱就购买到了,而如果同意退款的话再重新选购,就将是原价购买所以不同意退。
在得到客服保障后,小陈立马就去退了款,客服说1~3个工作日会打款,小陈也静静地等待着,期间又购买了不少的书籍,到了时间并没有补偿,小陈再次去询问时,直接被无视了,后来直接回复补偿几颗豆子!小陈无语了,既然答应了又临时变卦!后来回复:支付有礼是不退的,后面就是一堆器械式的回复。
即便小陈说投诉打12345或者12315客服也依旧无所谓或者你去吧的态度,甚至在说了要想发稿吐槽他们,也依旧是那种“随您了嘞”
小陈实在想不明白,只是想要个解决方案却被如此忽视,一个两个都是这种态度,消费者反而要委曲求全地求着卖方,所以想跟小编投稿发泄一下。
第一、客服首次电话回复消费者是:答应补偿书的差价跟补偿,现在后续等消费者退了又重新购买了书籍,而由于是电话回复的又没有录音所以“音无证据”就可以无所畏惧的推翻所言之事?
第二、京东支付有礼的条件是首次要开通白条,消费者首次开通了但由于客服在处理事情上导致消费者没有享受到优惠,那么所谓的开通白条享有优惠岂不是存在欺骗,只是诱导消费者开通白条再过度消费?
记得以前的京东还是可以的,可能现在京东也只接受vip,普通的消费者不需要,小陈也不是在乎那28元,只是店家跟客服的态度让人不能接受,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往往小钱什么的都会被人忽视,例如:去超市买东西收营员少找了一毛钱,万千人中偏偏有那么一个人就回去要了那一毛钱,而要一毛的人却被人说,少找钱的人却站在高点。这是或许有点夸张。
但有没有设想过,超市进出人上万,每个人少找一毛一天有多少钱,一个月有多少钱?好,再退一步说,购买了一千的商品,也仅仅是为了要回拿一毛钱却要享受收银员的白眼,一毛钱的服务,难道他没有购买东西?一千元是白给的?
再好比:你在某平台上购买了几十万的商品,但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在此平台购买了一件十几块的东西,出现问题了,但等待你服务就是低价态度与处理方式。
又例如:一个商店里,当天店里每个人消费几千以上,你之前也在这家购买了上万,很长一段时间没来,这时你想去买个小件,而其他人确是要购买大件,你觉得你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生活中有很多人即便花了高价也很可能享受的是低价服务,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大企业跟平台上尤其明显。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7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