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数据分析工具怎么用(京东数据分析工具是什么)

继盈利以来,京东首次出现增收不增利且营业利润负增长的情况,各项经营数据喜忧参半。

本刊记者?胡楠/文

2021年,京东集团(9618.HK)实现营业收入9515.92亿元,同比增长27.59%;经营利润41.41亿元,同比增长-66.45%。结合历史数据可以看出,这是公司营业利润转正后的首次年度下滑。

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使得公司京东集团业绩突然下滑,从费用层面来看,2021年,其营销开支由271.56亿元增至387.43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由64.09亿元增长至115.62亿元,增幅高达80.41%,主要是由股权激励费用以及业务规模扩大所产生;对外投资方面,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益金额为-49.18亿元。

也就是说,京东集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变动导致其利润出现明显的下滑,但后者属于非现金支出,并不会给公司经营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而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分别为106324亿元、117601亿元、1308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0%、10.90%、14.10%;京东集团成交总额(GMV)分别为2085.40亿元、2612.50亿元、3296.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6%、25.28%、26.20%,增速优于行业整体。

这并不是说其没有问题,据Wind数据,2021年,京东集团综合毛利率由14.63%下降至13.56%,期末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7.32%至119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TTM)亦由2.60天增至第四季度末的2.90天。在毛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意味着公司生意开始变得难做了。

零售增速放缓

据历年年报数据,京东集团业务主要包括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以及新业务等三大部分,而京东零售主要包括国内的自营业务、平台业务、广告业务,京东物流包括内部及外部物流业务。

从收入规模和经营利润角度来看,“零售”是京东集团的核心业务。2018-2021年,京东零售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4475.02亿元、5522.45亿元、6939.65亿元、8663.03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6.86%、95.73%、93.05%、91.04%;京东零售经营利润分别为70.49亿元、137.75亿元、206.11亿元、266.13亿元,占当期分部经营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68.67%、108.01%、121.34%、187.59%,可见“零售”是京东集团赖以生存之根本。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对京东零售的经营数据深入分析,则可以发现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

为了进行比对,有必要对京东零售收入按照自营与平台进行拆分。分季度来看,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自营业务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分别为1040.06亿元、1367.74亿元、1108.81亿元、1409.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7%、19.82%、18.81%、21.68%。从时间线上来看,第二季度是个明显的分水岭,在此之后,公司自营业务家用电器产品收入增速持续走低,虽然在第四季度其收入增速有所抬头,但依然低于第一季度的增速。

从行业数据来看,受“双十一”以及“双十二”购物节影响,每年的第四季度是国内电商企业的销售旺季,京东自营业务家用电器产品取得如此销售增速显然并不能令市场满意。

而且,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销售费用高达133.63亿元,同比增长28.21%,不仅高于当期营业收入增速,也高于自营业务家用电器产品收入增速,有理由认为第四季度自营业务家用电器产品收入增速的抬头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市场宣传、营销刺激所致,其延续性值得关注。

对于自营业务日用百货商品,其收入增速放缓更为直观,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712.76亿元、829.16亿元、751.27亿元、937.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86%、29.48%、29.37%、22.73%。

同样,自营业务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增速也是自第二季度便开始持续性走低,即便是“双节”与销售费用共振,也没能将其增速重新拉起。

具体来看,京东自营日用百货商品主要包括食品、饮品、生鲜食品等,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团-W(3690.HK)的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闪购形成直接竞争关系。而据Wind数据,2021年第一至第三季度,美团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分别为98.56亿元、120.32亿元、13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45%、113.57%、66.74%,同样呈现出第二季度增速放缓的问题,但即便如此,其收入增速也仍然高于京东零售。

结合上文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增速,除了消费需求端的疲软,来自美团的竞争也是导致京东自营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

京东零售的第三块业务“平台及广告服务业务”也难逃收入增速下滑的命运,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其收入增速分别为48.21%、35.10%、35.15%、27.22%。

除了GMV与收入增速,对于电商企业来说,还有一个数据也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即年度活跃用户数据变动。2018-2021年,京东集团年度活跃用户数分别为3.05亿人、3.62亿人、4.72亿人、5.70亿人,2021年的绝对增量为0.98亿人,而2020年该数值为1.10亿人。

落实到分季度数据层面,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京东集团活跃用户数量分别为5亿人、5.32亿人、5.52亿人、5.70亿人,公司每季度活跃用户数量的绝对增量也同样不断走低,尤其是受“双节”加持的第四季度,活跃用户增量仅为0.18亿人,即便销售费用大投入,也未能给其活跃用户数量带来一个“强有力”的提升。

除了上述问题,京东零售业务也有向好的一面。基于上述数据计算得出,2018-2021年,京东零售业务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58%、2.49%、2.97%、3.07%,经营利润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其收入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影响。

另外,从同行业对比的角度,京东零售收入增速下滑的程度弱于竞争对手。据Wind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SW中国商业分部收入仅同比增长7%,如此看来,京东零售收入增速下滑程度还算“温和”。

物流与新业务拖后腿

京东物流业务2021年的收入金额为1046.93亿元,同比增长42.68%,剔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28.17亿元,同比增长-441.87%。

除了亏损程度扩大之外,单季度收入增速的下滑或许是更为严重的问题。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京东物流收入金额分别为224.11亿元、260.61亿元、257.49亿元、304.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0%、45.71%、43.34%、27.67%。

这种增速下滑并非个案,据Wind数据,2021年10-12月,顺丰控股营业收入增速仅分别为13.22%、15.43%、8.77%,显著低于前三季度超过20%的增速。

由于国内快递行业与电商企业的经营状况关系紧密,结合国家统计局以及两大电商企业的线上销售数据,可以认为线上零售行业的增速放缓已经对下游快递行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受行业竞争以及疫情因素影响,人力成本的上升也拖累了京东物流的业绩。从报表层面来看,人员成本的上涨也是导致京东物流由盈转亏的原因之一。2021年,公司外包成本为404亿元,同比增长54.70%;一般行政开支为28.67亿元,同比增长70.78%;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30.78亿元,同比增长69.54%,均高于同期收入的增速。

不过,2021年,京东物流收入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降低了对京东平台的依赖,其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实现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27.80%,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255亿元,同比增长54.70%;而且,外部一体化客户数量增长至7.46万家,同比增长41.70%。

相比零售与物流业务,京东的新业务则是不折不扣的“烧钱”业务。2021年,新业务收入为260.63亿元,同比增长48.07%,但经营损失却高达105.99亿元,同比增长-105.99%。单从数字的角度来看,新业务的巨亏是导致京东集团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京喜是京东集团为了应对拼多多、淘宝、美团等平台下沉市场竞争而设立。面对下沉市场的激烈竞争,这种亏损更像是无法避免的“防御性亏损”,且短期内有可能持续亏损。

总的来说,2021年,京东集团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答卷。

针对上述问题,《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已向上市公司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7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