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美食王国,无论是食材的种类与加工方法,还是烹饪的方法都是非常繁富的,中国人不但制作着美食,还享受着美食。





不知道是出于嫉妒的原因,还是无能为力的原因,西方有很大一部分人总是批评中国的美食,理由是过度烹饪与浪费时间。这就是典型的“己所不欲,吾必贬之”心理。
我们在看体育节目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体育评论员满嘴都是享受比赛。享受比赛这就是典型的西方的调调。享受健身与流汗可以,而享受比赛就是失败者的托词,在体育比赛中有资格和心情享受比赛的只有一个人,而其它人只能享受失败的耻辱,没人愿意在失败中去享受比赛,要是有这样的人,那他要么就是对羞耻没有感觉要么对比赛没有感觉。但我们有些人就相信了西方失败者的托词与谎言,还把这些谎言挂在自己嘴上四处炫耀。
显然,西方人在这里就显得有点不够大度,虽然他们向来如此,他们不仅可以把“享受”用在体育比赛方面,也同样可以把“享受”用在美食身上。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体育或比赛可以享受,而以多种方法烹饪出的美食就不可以享受了。
其实同样的偏见也存在于中国人身上。中国人看到西方人热衷于拼命健身且总是竭尽全力汗流浃背的样子,总是显出不解的神情,口中还念念有词“一个个傻帽,这样不累吗?汗出伤內啊”!中国人也健身,但中国的健身就是完全另一个样子。打太极、散步、跳广场舞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健身方式。中国人健身讲求的是舒筋活血、血脉畅通、延年益寿,讲求的是点到为止、意会而不言传,这与西方追求的因竭尽全力的锻炼所带来的身体的快感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健身在西方人眼中就显得太过于小家子气了,西方人就思考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健身能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怎样,在不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人和中国人都在意各自独特的方式定义着自己的人生意义,西方人用酣畅淋漓而坚定的远征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中国人则以风云自起且淡然的静观与拨弄来定义自己的人生意义。
当然,中国和西方的人生之所以有这样的完全不同的方式,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
世间的任何一个事件都会有过程与结果,事件的结果往往是某种形式的终结,除此之外,执行事件的主体也会有自己的过程与结果,执行主体的结果就是生命的结束。因为事件是由事件主体来执行的,当事件自身的结果晚于主体的结果发生时,主体就会把自身的结果作为事件的结果;当某一事件的结果早于主体的结果发生时,这一事件整体也就成为了主体存在的某一段过程,也就是说,任何结果早于主体本身结果发生的事件对于主体来说都只具有过程意义,而不具有结果意义。假如用未来定义意义和价值的话,那么结果没有意义和价值,而过程有意义和价值,因为结果就是终结没有未来,而过程有结果有未来。
美食亦是如此。美食的过程就是烹饪与食用,美食的结果就是被人消化吸收并为人提供能量。就美食这一单一事件来说,美食被吸收对美食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美食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在于自身的过程,也就是美食的烹饪与食用。美食对于人来说,美食的整个事件就只是人生的某一片段、某一过程,这样一来,美食的整个事件也就都具有了意义,包括美食的烹饪、食用、吸收在内这些都具有了意义和价值。
这样一来,中国人对食物烹饪与食用感觉的极致追求就使得美食的意义与价值能够在两个方面得以充分实现。也就是说,中国人通过烹饪与食用美食的方式来享受美食,既实现了美食的价值,又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人们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很显然,西方人在如何对待美食这个事件上就表现的不那么宽容和智慧。西方人在拒绝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与美食的种类时,不但拒绝了享受美食的一部分意义与价值,也拒绝了享受人生某一阶段的意义,这也就使得自己这一段人生的价值无法实现。
所以西方人实在是没有外在的理由去拒绝享受美食与实现自己的人生在这方面的价值,但西方人到底还是拒绝了,那么拒绝的理由只能是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也就是说,西方人拒绝享受美食的原因是缺乏时间、精力和智慧。
所以,我们满可以理直气壮信心十足的享受美食,因为享受美食不但实现了美食的价值,也实现了自己在某种意义上的人生价值。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