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译,资深企业销售培训专家
来自云学堂直播分享《王牌销售谈判之控局》
在我28年的销售工作和15年的职业培训生涯中,听到最多的一个关于销售谈判的问题,就是——客户说:你们太贵了!
不服气的销售说:不贵的,我们东西好,贵有贵的道理。
客户冷冷一笑:你好在哪里?你们能做到的,其他公司也可以啊!
郁闷的销售说:你不能只看价格!
对方采购不爽了:采购不看价格,看什么?
实在的销售说:贵多少啊?
客户乐了:你说呢?
无奈的销售垂死挣扎:别比价了,真的差不多了,我们已经给出最大的诚意了!
客户斩钉截铁地回复:不答应,休想!
真的是我们太贵了吗?
真的只能这样应对了吗?
我们通常的反应是,告诉客户我们不贵,或贵有贵的道理,最后一招是问客户:您说贵多少,咱们回去商量一下?
然而,在2B的大项目销售过程中,客户方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如果你只跟采购一个人在谈采购,他说你贵,你也没有其他突破点,确实蛮难的。
因此,当我们遇到这类谈判僵局的时候,首先做的是控局,具体来说就是三个步骤:控人、控事、控筹码。因为整个销售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在解决三个问题:人、需求和利益。
1
为什么控局的第一步是控人?
假设今天我们去买手机,卖手机的人会问,你想要什么样的手机啊?
其实他问的是,你预算多少啊?(就像我们跟客户说的:你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啊?你们准备花多少钱呢?)
真正卖手机的高手,会问:这个手机谁用啊?
在复杂的销售过程当中,例如2b客户的决策流程当中,有很多关键决策人。
第一类,使用购买者。
做产品的,生产部门往往就成为你的使用购买客户;
做软件的,只要用得上软件的部门,都是使用部门;
做工程的,工程部门是使用部门。
那这些使用部门的人在关心什么呢?
这些人通常都关心使用效果:使用的过程方便吗?使用结果有效吗?能不能帮他完成工作结果,能不能帮他完成考核标准?
当然,使用部门也有些使用习惯,例如品牌情结——你们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总结一下使用部门关心的三个问题,就是使用过程,使用结果,品牌或者叫习惯。
第二类,最终决策者,即经济购买影响者。
所谓的经济购买影响者,经济就是他这支笔,签完以后这钱就要进你的口袋。
他不一定是钱的拥有者,但他一定是钱的支配者,他是不是客户公司的老大,取决于你这个单子或者项目的重要性,或者金额的大小,项目越重要,金额越大,最终决策者的层级就越高。
那最终决策者通常在关心什么呢?
最终决策者关注三个点,性价比,投资回报率,组织的发展和影响。
最终决策者通常拥有什么权利呢?
一票决定权,他说你行就行,他说你不行,那你也没什么机会。
第三类,专业标准选型者。
比如我和你正在聊关于手机的事儿的,我既不是使用手机的人,也不是最终拍板的人,但是我参与到这次采购流程当中,我就是专业标准选型者。
专业选型者可能来自于客户的内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物流部门,服务部门,品质部门,技术部门等等,也可能来自于外部,设计院,研究所,银监会,采购中心,专家委员库,政府等等。无论专业转型者来自哪里,他们都只关心自己部门所在的标准。
今天很多销售都会抱怨说,客户嫌我们公司贵啊,我们公司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那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跳槽到任何一家企业,你吐槽的这些问题都会存在。
因为跟你说这句话的人叫采购,采购至少关心5件事:价格,技术,账期,服务,交期。你跟采购说你不能只看价格,请问采购不看价格看什么?
所以说,大客户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参与人众多,如果人的关系不梳理清楚,就很难讲需求。
了解完销售过程中参与的人,我们再来看看控事。
2
控事,如何控客户价值?
什么是客户价值?
《新概念营销》中提到两个客户价值的概念:组织的利益,也叫公司结果;个人的利益,也叫个人赢。
所谓公司结果,就是你要面对的沟通对象所在的岗位认知,例如他的绩效考核、岗位职责就是他的组织利益。财务看数据成本、采购看价格、技术看参数。
所谓个人赢,就是客户的个人认知。从工作环境来讲,我们把客户的认知分成四个象限,纵坐标叫客户关心成本,横坐标叫客户关心品质。这时我们会发现客户出现四个分类:
第一种客户,对成本和品质关注度很高,你需要关注性价比,比如整车行业对性价比的要求就非常高
第二类客户,对成本关注度高,对品质关注度低。比如家电行业,包括一些原材料市场。
第三类客户,成本关注度低,品质关注度高。比如一些高精尖技术,他们对品质、产品、服务的重视度非常高。
第四类客户,成本和品质关注度都比较低。这种客户可能关心渠道,关心网点反应速度,比如4S店、银行、便利店。
如何控客户价值?
对于销售来说,听话要听音。但现实状况是我们往往做得不够好——不知道听音听的是什么,以及不知道怎么听。
举个例子,东航销售遇到一个客户,说明天下午四点要去哈尔滨开会,一共20人,要求坐380机型,所有人都要坐过道,每个人要加一份水果餐,预算还不能超过800元,并且发票上只能开会务费。
然而,380机型是南航的,东航机型是787,连机型这项的需求都不匹配,东航销售问我,该怎么办?
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个故事。
培训机构对接的客户大部分是企业的人事,某个培训机构的销冠非常厉害,她想打电话跟人事聊两句,对方只回了一句话:忙,没空。
很多销售听到这种话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你忙,我们再找时间聊。
但好的好销售,一定会有好奇心。好奇心会让客户觉得你真的在乎,会让你更接近事实真相。
那个姑娘就问HR在忙什么。HR立刻就说,公司要裁员,这么多人都是老员工,心累,身体也累。
到这里要说的是好销售的第二个特点——参与性。因为作为销售,你的身份一定是一个项目经理,是要协调内部资源,消化外部机会的,一定要让客户觉得,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于是这个姑娘立刻就参与上去了,她问:我能帮你些什么?
客户就笑了:你能帮什么,你又不是猎头。
这姑娘直接说:我懂猎头。
接下来她花了两天的时间,以猎头的名义给客户部门的每一个人打电话,两天以后姑娘交付给这位HR了一批内部资料——哪些员工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哪些员工其实不想走。想想看,如果你是客户,你会是什么反应。
好奇心、参与心,是我们销售听话听音的底层逻辑。
再回到东航的那个例子,我跟销售提建议说:“你打电话给客户,问问客户为什么一定要坐380机型?“
然后客户的反馈是:“没坐过。“这时候你会发现要坐380机型,这只是客户的个人认知。
销售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总把客户说出来的需求当成真实的需求。
有人可能会说,他发票预算一定是组织利益。
不一定,他真正的组织利益只有一个,准时到达。
那么请问,为了准时到达,客户有没有可能增加预算?
当然有可能!
那么,只做个人赢,不管组织利益可以吗?
只完成客户公司的要求,这叫技术性销售。这种客户的支持力度不会大,你能解决客户的组织利益,你的竞争对手也能解决;仅解决客户的个人赢,叫关系型销售,虽然解决了客户个人赢问题,但你不能解决客户的组织利益,让客户交不了差。
唯有既解决客户的组织赢,又解决客户的个人赢,你才会是价值型销售。
3
控筹码:别让添油战略害了你
许多销售在见客户之前,都是拍着脑袋跟客户谈的,脚踩香蕉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到底能达成什么结果,自己也不知道。
他不会检索自己手里到底有什么牌?只是心里想,我大概会有什么优势,比如价格、交货期等等。但是你会发现,客户的反应总能超出你的预期。
当客户突然提出一个你没有预见的要求,往往让你不知所措。
就像我做的第一个单子,我以为最低价了,却发现这个市场从来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为了把单子拿下,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于是就给客户承诺,扔筹码,到最后手里没牌了,而客户,啥也没答应!这就是典型的控筹码控不好。
什么是筹码?
所有可能对双方产生压力的因素,都是筹码。
比如,时间、价格、技术、颜值、态度等。
筹码就是谈判时你手里有哪些底牌。
谈判前,把手里的牌盘一盘,并进行推演,是谈判成功的关键。
你要想清楚,客户会出什么牌?你手里有什么牌?客户万一不按推演的套路出牌,你该怎么应对?
这个过程就是控制筹码!
谈判中筹码的类型
我们先来盘一盘,筹码都有哪些类型?
1、强盗型筹码
凡事能让谈判一方说出“哎呀,这也是没办法呀”,都能算得上强盗型筹码,它经常是决定性的谈判力量。比如“这是国家规定的,没办法呀!”
这里又可以分为4种:
1)国家法律规定
比如,??做项目时,客户经常说一句话:你这样不合规。
2)公司章程
谈判里面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不是我不答应,公司有规定,没办法。”
3)行业规则
比如,做快消的,进大卖场就要交进场费。常说的“入乡随俗”,也属于这类。
4)个人行为
主要表现在性格、价值观、经验与能力、关系等方面。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的对话:
“没办法,他就这性格”
“没办法,谁让人家能力强呢”
“没办法,这层关系在这呢,不能不给面子啊”
2、交换型筹码
意思是“你能给我A,我就能给你B”。??它是一种典型的互相交换资源的??方式。
3、对冲型筹码
所谓对冲就是,??你不给我,我也不给你。
比如:客户,如果价格方面你们非要压得这么低,那我们在包装和账期上就没办法支持了。
如何控制筹码?
我们了解完筹码的类型,需要知道该如何控制筹码?
如果事先不对你所要进行的客户谈判进行推演,??筹码只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所谓??推演,就是销售人员为完成目标而做的充分准备,尽可能把对方拥有的筹码做分析。
所以,控制筹码的关键就是对筹码进行充分的推演,以应对所有情景。
看一个案例:
我有一个学员,是大学里的老师,他们学校有出国深造的计划。轮到他的时候本来都是学校出钱的,变成了要自己出,这个老师就接受不了。
随后,学校领导又说学校可以补贴一些,剩下的费用自己出。
在补多少的问题上,这个老师和学校谈僵了,跑过来问我。
我们一起帮他盘盘筹码。
盘筹码前,一定要明确自己谈判的目标:让学校最大程度地给到补贴。
首先强盗筹码,国家法律、学校规章、行业都没有类似的情况做任何规范。个人行为上,也不能直接说“老子不干了”。关系上,你要是跟负责的领导关系很好,可能会有所退让空间。
其次交换筹码,看看你手里有什么能跟校方交换的资源吗?就是校方如果能给你更多资助,你能为校方做出哪些贡献?
据这位老师反馈,他并没有类似资源。
那就只能看看对冲型筹码了,即“你不给我,我也不给你”。
比如你可以跟校方说,“其实之前有其他学校想让我去他们那工作,待遇挺不错的,但是我还是更爱咱们学校,领导你觉得我该怎么选?”
潜在意思就是“你看我还是很有市场的,你如果不能给更多资助,我可能会被其他学校挖走哦~”。
当然,用这个筹码是有风险的,你一定要谨记自己的目标,避免鸡飞蛋打。你要确保自己在学校的位置和价值是不易被替换的,或者替换成本是高于补贴的。
最后,
要想成为优秀的销售,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好的结果,绝对离不开事先充分的准备!
关于谈判博弈,王牌销售来支招↓
Q1、销售谈判中的3个致命雷区是什么?
清晰性雷区,该说清楚的没说清楚,该模糊的没有模糊。
实际性雷区,谈判过程中要看场合,分阶段,不要一吐为快,全都说完。
目标性雷区,不要拍着脑袋去谈,没有结果导向的谈判,很难达成目标。
Q2:能否简单聊聊您最惊心动魄的一场谈判经历?结果如何?
某次销售过程中,份额涨上去了,但仔细想想,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对所有客户的供货,产量加大,生产能力有可能跟不上。由于担心缺货,导致客户找到新的供应商,我重新去跟客户谈判,最后谈成了,具体怎么谈的,在我的课程《王牌销售谈判》中会详细分享。
(私信我,回复“销售”送你一节张译老师的微课,助你顺利签单,跑赢你的同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5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