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开头,一艘皮艇载着十来个青涩的样貌看似中东的青年驶向了岸边,他们的神情迷茫,但又从容。
上岸后,三两人一组,分头几路、打车去了不同地点,有去火车站的,有医院的,有去咖啡馆的,有去酒店的。
咖啡馆,人们在聊着日常,有人正准备起身离开,突然有人用枪进行扫射,见人就开枪,店内几乎无人幸免于难。
没错,影片开头的乘皮艇的年轻人是一批恐怖分子。
影片的重点在描述五星酒店,泰姬陵酒店遇袭的情景。
酒店内,后厨员工正在为接待重要客人做着叮嘱,大厅人们正在登记入住。由于其他几个地点恐袭的发生,街头民众有人奔向酒店避难。酒店大门关着不让进,但最终还是为人群开了门。就这样,恐怖分子也进入了酒店。
接下来又是一顿扫射,人们惊慌的跑开,但很难跑出恐怖分子的视线。大厅一顿操作后,开始扫楼。一间间房敲开,射杀。酒店内的员工客人都被恐怖包围着,不知如何摆脱这样的处境。
此片有三点让人深思
员工对客人的态度
接下来,看到了印度五星级高档酒店,员工对客人的服务周到程度。极少员工逃离,大部分都留守,而且表现镇定,紧张中有条不紊的把客人带到相对安全隐秘的酒店内部酒吧。途中有人受伤需要逃出去就医,男主也是挺身而出护送。
其中有个环节,是讲因为男主是头上围着头巾的,有位女客人可能对这种打扮觉得像恐怖分子而不安,有人让他摘掉头巾。男主的做法是,让女客人看自己手机里和孩子家人的照片,又讲了自己为什么戴着头巾,那是家族荣誉的象征,出门从来没摘过,但如果戴头巾让女客人不安,希望他摘掉,他是会摘下来的。这样的做法,让女客人觉得心安,不需要他摘下头巾,给自己解了围。此做法又进一步体现出了酒店对客人的重视程度。
后男主护送受伤客人出去,途中为了给客人伤口止血,摘下了自己的头巾,再一次体现对客人的态度。
被蒙骗的恐怖分子
影片中,人们的对话,说这些对人们进行扫射看似冷血的恐怖分子其实还都只是孩子。一个受伤的恐怖分子用酒店电话给家人打电话,可看出其内心的疑惑和对自己做法一定程度的不认可。电话中,家人以为他去培训了,问是否培训顺利,他的回答是报喜不报忧,问家人是否收到了钱,说明一方面是为了钱才做出这种恐怖的事,家人说培训他们的人是信真主的,说明这些人被号称是为了真主为了正义才的人欺骗了。这个恐怖分子最后假装电话没信号听不到,伤心难过痛哭的结束了和家人的通话。
表现出印度警力不足
印度给人的感觉,两极分化严重。有富人,阶层不一样,小孩也上贵族学校。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穷人,印度有世界最大的平民窟。似乎因为这样的两极分化,映射出社会的混乱动荡,让人感觉印度警察好像也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威严。印度的警力在影片中明显感觉不给力,当地警方就个位数的警员。大部队?警力?要从1100公里外的新?德里调,调来警力才能彻底解救酒店内的人质。但也有体现出,即使三五个警员,也要冲进去想办法解救,不是在外面坐以待毙。
最终影片按照以往大结局思路,剩下的人质被成功解救。但现实中,至今都没有破案。
前段时间,巴基斯坦也发生了伤及中国公民的恐袭事件。虽然要防御恐怖分子,但某些国家也应该审视自己的作为,不要做一些霸权行为,惹怒一些什么都不怕的群体。
愿世界能多一些和平,少一些战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1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