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一阵子,朋友小A来找我吐槽。她说,她莫名其妙“被断联”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小A有一个多年的好友,绰号“六六”。

她和六六是在一个读书会上认识的,据小A说,当时她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于是,她们加了微信好友。尽管工作繁忙,她们始终有来有往。甚至,六六离开上海之后,她俩仍会抽空闲聊。

但就在最近,小A想找六六唠唠家常,她连发几条消息,六六都是已读不回。

就这样过了好几天,她实在憋不住了,想看看六六到底在干嘛。

然而,一点开六六的朋友圈,却发现只有一道横杆。她震惊之余,连忙给六六发了个红包。

没想到,对话框里冷冷弹出一句,“对方不是您的微信好友”。

她又惊讶,又委屈,同时感到有几分愤意——

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前几天聊的好好的人,就这么莫名失踪了,甚至都不给她一个解释。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unsplash

小A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来说,是被“鬼”了。

“鬼”(ghosting),在剑桥词典中,被定义为一种“通过停止与某人的所有交流,来突然中止与某人的关系的方式”。

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会以“鬼”这种最糟糕的方式来终结关系吗?来看今天的文章。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一声不吭消失?

首先,“鬼”,客观上来说,是一种关系解散策略(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strategy)(LeFebvre, 2017)。

但不同于其他的策略,当它发生时,被“鬼”的一方并不能马上得知发生了什么。

以至于他们被留在原地,苦苦思索和试图理解对方的中断沟通意味着什么,并且无法结束这段关系(Navarro et al., 2020)。

“鬼”,可以说是单方面地宣布一段关系“死刑“,甚至,不给被告任何解释权。

纽约时报揭露,知名歌手Rihanna就曾“鬼”过自己的约会对象Drake。

Rihanna说自己对Drake感到不适,所以拒绝联系他,她甚至删除了Drake所写的,本应出现在她的音乐集中的歌。

“鬼”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它可以从程度较轻的社交网络屏蔽,到中等程度的消息已读不回,电话不接,再到程度较重的无法联系上人,彻底消失。

豆瓣上就有一个话题——你经历的社交ghosting

上面就有网友们分享的各色被“鬼”经历:

有同城一个月不见,消息十几个小时不回;

也有屏蔽拉黑互删三件套;

还有联系不上人,却出现在共友圈里,微信步数更新,游戏依旧在线。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unsplash unsplash

通常,我们会认为“鬼“往往发生于正在约会,或是处在关系中的情侣之间。

但其实,“鬼”在各种关系中都有可能发生——无论是爱情,亲情,同事还是友情。

甚至,心理学研究表明,朋友间的”鬼“发生得更多,更普遍,因为朋友间的承诺和期待水平相比其他关系更低。

同时,“鬼”朋友也更易被社会接受(Yap et al., 2021)。

电影《玛丽与马克思》中,身处大洋彼岸的玛丽和马克思,由于书信往来成了无话不谈的笔友。

然而,当玛丽写信告诉马克思,自己以他为案例写了一本精神疾病治疗的书籍时。

马克思却一怒之下单方面和玛丽断交了,从此他再没有给玛丽写过一封信。

他凭空消失了八个月。而玛丽,因为得不到马克思的任何回音,而一蹶不振。

玛丽就是被“鬼”了,她被毫无解释地留在原地,生活变得难以为继。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电影《玛丽与马克思》

那么,这些原本无话不谈的好友,会选择突然从我们生活中消失呢?

1、他们是关系中高回避的人

幼时和父母形成的依恋模式,众所周知,会影响我们处理关系的方式。

这既可以是亲密关系,也可以是朋友间的关系。

当一个人,在依恋模式中表现出了高回避的倾向,那么,他也很有可能以“鬼”的方式去回避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和沟通。

他也更有可能以“鬼”来抽离(withdrawl)一段关系(Powell et al., 2021)。

我的朋友G就曾和我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两个回避型的人之间的友谊。

G和H在电影节上邂逅,于是一起看了三场电影,期间两人都不发一言,空气间却氤氲着奇妙的默契。

后来,俩人交换了几千字的书信,对彼此的过往都深有了解。

然而,H之前因为感情受挫,陷入过极深的抑郁,他也因此变成了一个关系中永远的逃犯。

就在一天,他突然停止了和G的任何往来,这一消失,就是整整一年。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unsplash

但当H来主动联系G时,聊了没多久,这一回,G却选择做那个不告而别的人。

她说,她不习惯亲密,不习惯承诺,别人的主动,在她看来是一种酷刑。

回避型的人,由于对关系本身的厌恶,选择“鬼”来断掉关系,是他们不得已的归宿。

2、过去曾“鬼”或被“鬼”,让他们习惯以此来处理关系

尼采在《善恶的彼端》中曾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在“鬼”这件事上,也是同样的。倘若一个人过去曾“鬼”或被“鬼”过,他也更有可能把“鬼”列为自己的常备选项。

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鬼“人的行为及其动机,和过去被“鬼” 的经历呈现正相关(Navarro et al., 2021)。

恰如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所说,人们会在目睹别人的行为后会习得一个新的行为,就算他们是这个行为的接收方时也一样(Bandura, 1977)。

譬如,当人们成为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后,反而会潜移默化地变成施暴者(Villora et al., 2019, Xiao and Wong, 2013)。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遭受了被“鬼”的对待,他也更有可能以此来对待他人。

3、潜在关系理念:成长型vs宿命型

心理学研究发现,潜在关系理念(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会影响人们是否选择以“鬼”来对待一段关系(Freedman et al., 2019)。

潜在关系理念可以被二分为成长型(growth)和宿命型(destiny)。

宿命型的人相信灵魂伴侣,伯牙子期。他们认为一段关系不成功便成仁。

比起通过交流增加人与人之间的适配度,他们更倾向于相信关系注定完美或是必然毁灭。

电影《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就是一个宿命型的人,她的台词广为人知:

“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上天既然安排他拔出我的紫青宝剑,他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错不了!”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成长型的人则不然,他们相信好的关系,是“磨”出来的——

没有人天生为某个人所生。他们认为关系会随着时间增加而日益变好。随着关系深入,彼此也会变得更加心有灵犀。

对于成长型来说,关系始终是可塑的,可以通过沟通和克服关系中的障碍来改善。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则不然,她是一个成长型的人。

她有一句话同样深入人心:“我偏要勉强!”她始终愿意与张无忌克服爱情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如果一个人的潜在关系理念,是宿命型的,那么他更有可能通过“鬼”人来处理一段关系。

宿命型的参与者,在实验中表现出了更多对于以“鬼”的方式处理关系的认同和偏好——

他们有63.4%的可能性认为用消失来结束一段关系是可以接受的;而成长型的人只有38.4%。

一种解释是,宿命型的人,一旦认为这段关系不是完美适配的,就不想再去“浪费时间”,而是倾向于把关系速战速决掉,即便是用“鬼”这种糟糕方式。

4、黑暗三联高/低负责性的人

黑暗三联人格在关于“鬼”的心理学研究中,向来是一个焦点。

它包括自恋(比如优越,权力感,自私),精神病态(比如缺乏共情,冷酷和反社会)和马基雅维利主义(比如操纵,愤世嫉俗)这三种人格。

研究发现,黑暗三联人格和认可以“鬼”作为一种关系解散策略的态度高度相关(Jonason et al., 2021)。

对于黑暗三联特质明显的人来说,他们并不太在乎被“鬼”一方的感受,相比之下,他们更在乎自己当下的心情和目标的实现。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unsplash

因此,他们会选择“鬼”这种对自己便利,却带给对方巨大伤害的离开方式。

大五人格中,尽责性较低的人,也同样容易做出不辞而别的行为(Malouff et al., 2014)

尽责性较低的人,相对较少受到社会规则约束,他们更有可能突破现有的关系解散范式,不去顾及关系中应有的理解和承诺,而随随便便地抽身一段关系。

被“鬼”会有多受伤?

1、长期的反刍,侵入性想法

对于被“鬼”一方而言,他们永远有一部分被滞留在了那段经历中。

心理学研究指出,“鬼”等同于一种社交排斥以及冷暴力行为,也就是说,他们会给接收方带来长久的心理创伤(Pancani et al., 2021)。

这种创伤倘若没有完全处理,就会在潜意识中留痕,并长久地在你的意识中出现。

我的朋友T在大学,就被朋友“鬼”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从当时的痛苦中逃离出去。

她反反复复地想起当时朋友对她不予理睬的情景,她去问了朋友很多遍,但是没有任何回音,明明她们在一起上课,她却觉得对方好陌生,好可怕。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unsplash

她打电话给我,绝望地哭了,说自己永远都不可能走出来了。

她说,她后来日夜都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想着想着,头痛到无法集中精神。

她还说,她总是会梦见朋友,但梦里朋友永远只留给她一个冷漠的背影。

朋友T就深受被“鬼”后反刍的痛苦。

2、不确定性

被“鬼”最糟糕的一点就是,“鬼”人方(ghoster)并没有给被”鬼“方(ghostee)任何理由和解释。

他是一种单方面的解除关系,被鬼的一方并没有任何知情同意权,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会给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Yap et al., 2021)。

这种不确定性对于个体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人类本能上而言,就需要认知闭合(cognitive closure):

也就是说,人们总是需要对问题有一个答案(Kruglanski & Fishman, 2009)。

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让人更容易产生抑郁,自责等消极情绪;

另一方面也让人更容易在下一段关系中疑神疑鬼,产生种种信任危机。

一项研究中(Holmes, 2022),当曾经历过被“鬼”的年轻人被问及当时的感受时:

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及,有答案都比没有任何答案要好(“Something Would’ve Been Better Than Nothing”)。

3、孤独,无助感,以及对生活不满

心理学家发现,被“鬼”会让你变得更孤独,更无助,对生活更不满(Navarro et al., 2020)。

被“鬼”的经历会让人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同时,因为无法求得被“鬼”的真实理由,个体会感受到一种持续的无助感。

他们会倾向于泛化这种得不到答案,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境,认为自己就是无知无能的。

在电影《玛丽与马克思》中,玛丽因为被马克思突然断联,她的人生彻底陷入了泥潭。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电影《玛丽和马克思》

不但她的学术上毫无进展,她对生活也彻底失去了兴趣。她日夜颓废不堪,萎靡不振,连深爱她的丈夫,也离开了她。

被“鬼”,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其实绝非如此,它恰如其他社交排斥的行为,很有可能对我们的生理心理带来巨大的创伤。

如果你被断联,该怎么办?

1、停止自责的想法

当被“鬼”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很多人下意识可能会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于是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自我怀疑,甚至是自我责备。

然而,当我们莫名其妙被消失了,第一件事也是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不再试图为对方消失这件事向内归因

人们有归因的本能,但是这一次,你需要做的是,不要从自己身上找理由。

无论对方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失踪,这都不足以成为你责怪自己的理由。

有时候,可能失踪时他们自己的一些个人原因,就算有时候,他们失踪是出于对你的一些不满,但是他们选择了”鬼“这个最恶劣的方式,而非沟通,他们也不值得你去为他们自责。

2、不再寻找一个答案

被”鬼“后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时候他们会想去寻找答案,想去联系那个”鬼“自己的人,来获取一个解释。

但要知道,既然他们已经表现出了不愿交流和沟通的态度,他们就已经拒绝了你要一个答案的请求。

梦见掉进泥水坑里又出来了(梦见自己掉泥坑里又爬上来冲干净了)

pexels

这个时候你需要停止寻找答案。你需要试着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客观事实,不带批判地去接受。

你可以试着这么做——找出一张纸,试着把你的经历用不带情感色彩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会有助于你更快地从被”鬼“这件事带来的消极感受中走出来。

3、讲述自己的经历

你可以尝试和善于倾听,不会批判的朋友讲述这件事。

讲述故事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治疗,心理治疗中的叙事疗法(narrative therapy)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和朋友讲述的过程中,你也可以从叙事中重新建构起对这件事的认知,这也会帮你更快地走出来。

此外,和朋友交流也增强了你的社交支持系统(social support system)。

被“鬼”之后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也会在交流中有所缓解。

-END-

作者:扶荑

图源:Pexels,unsplash,网络

首发:壹点灵心理(yidianling0)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8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