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小牛电动发布公告称,受上游锂电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小牛电动将于2022年4月1日对全系锂电产品零售指导价进行一次上调,上调金额200-1000元不等,具体以届时发布为准。

小牛的这次涨价引起了多方的关注,这让很多网友表示“惊呆了”,因为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电动车发展似乎正迎来一波“红利”。

首先在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电动两轮车似乎成为当下最为安全和便捷的交通方式,不缺消费者。随后在战争影响下,油价的上涨也会促使部分四轮车主转而选择电动两轮车作为代步工具。而且相对而言,电动两轮车价格比较亲民,购车也不存在压力……这样来看,2022年电动两轮车确实将会面临一次发展机遇。

然而,很多人看不见的是,同样是因为战争、政治、疫情等方面的原因,让以镍、碳酸锂为首的上游成本从去年开始一直在持续推高。电池级碳酸锂出厂价最高已达53万元/吨,市场均价也突破50万元/吨大关。目前这种离谱的涨幅已经引发了一些车企多次涨价,比亚迪全系车型上涨3000-6000元,特斯拉更是被爆7天涨价3次……新能源汽车最高涨幅高达2万元……

波及到电动两轮领域,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小牛等知名品牌上调价格,看不到的是有些厂家因为电池等配套无法及时供应而停工、停产。整个行业面临着产业链供需错配矛盾,上游的原材料紧缺和下游的需求旺盛,都使中游的厂商承受重压。

除此之外,受新一轮疫情影响,国内像天津展等行业重要展会的推迟,也将对产业走势带来很大影响。因为很多品牌往往要靠着参加天津展等具有影响力的展会来收获订单,来保证企业在未来两三个月时间内的正常运营。而天津展的延期,或将让这些企业面临另一重生存压力。

在碳中和的大方针下,对于镍等金属的需求增长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国际大环境没有改变,原材料涨价在短时期内或将常态化。与此同时,疫情也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影响也会加速国内电动两轮洗牌的速度,后续头部品牌之间的竞争或将成为2022年电动行业竞争的主旋律。
另外,这次风波的出现也是给了两轮行业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企业必须快速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技术优势来打稳根基,这样才能在后续的风雨中获取更长的喘息之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7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