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篇再解读律吕调阳。
历史上有过“辛亥革命”,有过“庚子赔款”,“辛亥”和“庚子”是指辛亥年和庚子年,这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什么是天干和地支?天干有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万物虽然长在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
天干和地支都是描述阳气和阴气的此消彼长,以表示事物的发展周期,即生长、荣盛、衰老和病死。
天地间大的循环是60年为一个周期。天干地支纪年法就是把天干地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比如天干配地支以甲子年开始,第二年就是乙丑年,第三年则是丙寅年,天干走,地支也走,以此类推,再循环到甲子年的时候,就是过了60年。这种循环周而复始,周行而不殆。
天地间较为小点的循环是一年四季的循环。一年有12个月,春夏为阳气生发生长的时间,有6个月;秋冬为阳气收藏蛰伏的时间,也是6个月;12个月以地支来计时的话,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和10月(这是农历的月份);从子月(冬至一阳生,农历十一月)到巳月(人间最美四月天)是阳气生发生长的半年,然后阳气盛极而衰;从午月(夏至一阴生,农历五月)到亥月(农历十月)是阴气生长生发的半年,到亥月(农历十月)阴气重极,否极泰来,到了冬至节,一阳来复。
天地间再小的循环是一天之中阴阳二气的生长衰亡的循环。一天24小时,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也以地支来计时,亥时是晚上9点至11点,子时是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丑时是凌晨1点至3点,寅时是凌晨3点至5点,卯时是凌晨5点至7点,辰时是早晨7点至9点,巳时是上午9点至11点,午时是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未时是下午1点至下午3点,申时是下午3点至下午5点,酉时是下午5点至傍晚7点,戌时是傍晚7点至晚上9点;亥子丑是一天之中的冬,寅卯辰是一天之中的春,巳午未是一天之中的夏,申酉戌是一天之中的秋;阳气在一天之中也是春夏生长生发,秋冬收藏蛰伏;在一天之中,阳气盛极而衰的时候,阴气始生,阴气否极泰来的时候,阳气始生;一天之中阴阳二气的循环往复与一年之中阴阳二气的循环往复是一样的,皆是盛极而衰,否极泰来。
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交替变化周期有60年的大循环,有一年四季的循环,还有一天24小时的小循环;它们的循环规律都是盛极而衰和否极泰来。这与资本市场上有上百年历史的K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K线大的循环周期有年线,依次有季线、月线、周线、日线、60分钟线、30分钟线、5分钟线和最小的波动1分钟线,它们的循环也是盛极而衰和否极泰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7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