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风湿病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风湿”两个字,就是出自中医。
中医认为,风湿关节病,是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所致,气血被这些邪气阻碍,不能畅通,引起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麻木、酸胀、肿大等表现,并将这类疾病,命名为“痹症”。(痹,音必。)痹,就是闭阻不通的意思。

风湿关节病
又根据临床特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不同病因,用药不同。
这一篇黄药师跟你聊聊风湿关节病、痹症的类型及其中成药。
1、行痹:又叫风痹
特点:疼痛游走不定,怕风
常用中成药:风湿骨痛胶囊

图片仅供参考
制川乌、制草乌、红花、木瓜、乌梅、麻黄、甘草。
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寒湿闭阻经络所致的痹病,表现为腰脊疼痛,四肢关节冷痛,以及风湿性关节炎有以上表现者。
使用注意:本药含川乌、草乌,有毒性,不可多服、久服。孕妇忌服。运动员慎用。
同类中成药:追风透骨丸、风湿酒、天和追风膏等。
2、痛痹,又叫寒痹
特点:疼痛剧烈,遇寒加重
常用中成药:木瓜丸

图片仅供参考
组成:木瓜、当归、川芎、白芷、威灵仙、狗脊、牛膝、鸡血藤、海风藤、人参、制川乌、制草乌。
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功效。用于风寒湿闭阻所致的痹病,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恶风寒,肢体麻木,腰膝酸软,步履艰难。也可以用于腰痛、腰肌劳损,阴雨天或腰部受寒后加剧。
注意:患处红肿、灼热(风湿热痹)的人忌服。药里含有川乌、草乌等毒性药物,不能过量服用。心脏不好,尤其心律失常的人慎用。
同类中成药:伤湿止痛膏、麝香跌打风湿膏等。
3、着痹
特点:湿气重,关节重着、肿胀、活动受限
常用中成药:豨桐丸(豨:音稀)

图片仅供参考
组成:臭梧桐叶、豨莶草。
具有祛风湿,止痛的功效。用于四肢麻痹,骨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
注意:(1)本药性味苦寒,寒湿痹病不宜服用。(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助湿生热。饮食宜清淡,宜忌酒。
同类中成药:昆明山海棠片等。
4、热痹
特点:关节红肿热痛,按之灼手
常用中成药:湿热痹胶囊

图片仅供参考
组成:苍术、忍冬藤、地龙、连翘、关黄柏、薏苡仁、防风、威灵仙、防己、川牛膝、粉萆薢、桑枝。
具有袪风除湿,清热消肿,通络定痛的功效。用于湿热痹证,表现为肌肉或关节红肿热痛,有沉重感,步履艰难、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黄淡。
注意:(1)孕妇禁用。(2)关节冷痛者勿服。(3)脾胃虚寒者慎服。
同类中成药:二妙丸、三妙丸、雷公藤多苷片等。
5、肝肾虚痹
特点: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关节肿大、酸软无力
常用中成药:壮骨关节丸

图片仅供参考
组成:狗脊、淫羊藿、独活、骨碎补、续断、补骨脂、桑寄生、鸡血藤、熟地黄、木香、乳香、没药。
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活血,舒筋活络,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血瘀气滞、脉络痹阻所致的骨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麻木、活动受限。
注意:服用本药偶有肝功能异常、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痛、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黄药师小贴士
经常有读者问:为什么风湿关节病要用有毒的川乌、草乌呢?明知有毒还用,不是害人吗?
一方面,药物的毒性也是药性,川乌、草乌是风湿病非常关键的药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非常好的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作用。
另一方面,入中成药的川乌、草乌,都是经过特殊的炮制、生产工艺,毒性成份降低到安全范围内,只要是在常规剂量、医师指导下使用一般不会中毒。
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能滥用中成药。有一些人对毒药比较敏感,即使在正常剂量下,也可能中毒。因此除非医生有把握,一般情况下不要超量使用。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健康手记,抄袭必究。
文中涉及药物,均已隐去厂家品牌,不作商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黄药师每日更新大家最关注的中药、中成药以及健康知识,有问题欢迎留言探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4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