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商品条形码扫一扫查商品使用功能介绍(国外商品条形码扫描)

国外商品条形码扫一扫查商品使用功能介绍(国外商品条形码扫描)

不少进出口贸易从业者,对出口商品条形码了解甚少,甚至会把格式设计错误,导致客人收到货后扫码不出,无法进入商店出售货物,需要重贴条形码(包括含价钱条形码),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里专题讲述下。

商品条形码是指印在包装上的一组宽度不同的平行竖线条和这组线条上的一组数字。

#为适应电脑管理而设的一种商品编码,内容主要包括商品的国别、厂商、品种、规格、型号等。

通过光电扫描进行识别,再通过电脑进行数据处理,以此实现售货、仓储、订货等的自动化管理。

商品修形码 7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而后逐渐推广。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普及率已达90%,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已广泛使用。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大系统:

北美洲的UPC ( Universal Product Code ) ;

欧共体 EAN ( European Artical Number ) ;

东南国家(日本为首的) JAN ( Japanese Artical Number )

但三个系统的编码和内容是完全一致的的,在商品上印刷条形码已逐渐成为商品进入这些市场的必要条件之一,商品条形码的国际管理机构为国际编码协会(ANA, Ariticle Number Association ) 。

条形码的技术特点是: 易制作,易识别,成本低,可靠性高,保密强

在应用中分为两类,

一类称原条形码,在生片阶段印制;

一类称店内条码,仅在商店内印刷。

原条形码又【分爲标准码和缩短码】。

标准码由13组线和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标准尺寸为37.29毫米× 26.26米,依次意思为:

国别码(3 位),厂商码(4位) ,商品码(5位)和校验码(1位)

缩短码分国别码(3位) ,厂商码(4位),校验码(1位)组成标准尺寸爲26.73毫米×26.24毫米,仅在标准尺寸超过原印制面积四分之一时使用。

国外商品条形码扫一扫查商品使用功能介绍(国外商品条形码扫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3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