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河二,点击右上方“关注”,每日天为你分享【个人成长】【读书写作】干货,一起野蛮生长。

好几年前,只要自己和朋友去聚餐或者有什么感慨。都会搜罗一堆文案,精挑细选后,配上图发在朋友圈。
屏幕后的我,盯着手机,看谁给我点了赞。以至于自己一天要点开20-30次朋友圈,一刷一天就过去了。
毕业后的自己,渐渐地淡出了朋友圈,忙着考研去了。一些好友似乎也消失在朋友圈,一打听,都结婚生子了。
现在发朋友圈较勤的基本都是微商、卖课程、卖保险的。想必刷这些无营养的东西久了,我们都会疲倦。
如今,你发的开心事,别人也许会暗自嫉妒;你发牢骚的情绪文案,别人也许会在背后嘲笑你。
那就关上朋友圈一阵子吧,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那些不曾与你分享的时间,我在进步。

1. 每个人都有24小时,用得好坏取决于你
2019年的时候,自己基本保持一个月3-4次朋友圈更新,乐此不疲。当然,我也会主动给一些好友点赞、评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验?[捂脸]
xxx奶茶店新开业,转发朋友圈集赞20个,兑换一杯店里新品。
被朋友喊着点赞后,自己也会心动,也去转发一波朋友圈。一来二去,就要耗费2-3个小时在朋友圈上,凑齐那几个赞。
后来,有了考研的目标,自己也把重心放在了学业上。即使考研的压力大,自己有很多情绪,也不会发在朋友圈。
自那以后,也离开了朋友圈的“点赞自交”。2019年底便开始关闭了朋友圈,也见不到那些小红点。
2020年,我开始运营第二个公众号,时间更为紧张,也没有很多精力放在朋友圈上。
有时候,你也许觉得几十秒的放松,不足为奇。可是,大数据的算法很会拿捏我们的心思。
那么,这真的是一种很浪费时间的行为,倒不如花个25分钟来阅读纸质书。
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你把时间花在哪,你的收获就在哪。很多值得的事情都具有复利效应,那么大量刷朋友圈就不算一例。

2. 主动清理社交圈,不在朋友圈发泄情绪
那些朋友圈里的微商、销售,对你的生活没有很大帮助的,就可以直接屏蔽朋友圈或者删除。
也许是碍于面子或者人情,觉得删除或者屏蔽不好。但是,“内耗”不止存在于感情中,在日让社交中也是存在的。
清理社交圈也是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个技能,“时间和精力”是成年人最宝贵的两大财富。那么,我们便需要把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未毕业时,朋友圈满是校园生活的分享。毕业后,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忙着工作,忙着深造。
那么,在朋友圈宣泄情绪,便没有很大必要了。
你的苦难和负面情绪,除了给其他人一些“还好你比我惨”的安慰,以及“原来你这人这么情绪不稳定”之外,没有什么意义。
巴菲特说:“情绪稳定,要比高智商更重要。”
自己的事情不要讲给别人听,自己的人生计划不要告知别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3.找到自己热爱的事和方向
作家马德有段话说得好:“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嘈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
关掉朋友圈后的日子里
? 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
? 大量阅读提升认知能力;
? 听英文演讲锻炼听力
2019年下半年,我开始和朋友共同写作,那会发现自己表达欲很强。2020年5月开始,专注旅游、成长类方向创作。
2020年7月开始帮助一些新开业的小公司撰写软文广告,也会给自媒体小白排版新号。
疫情时代,自媒体也在风口,这是2019年的自己想不到的。(那会还没这么强烈)
没刷朋友圈的日子里,我阅读了30多本好书。每读一本纸质书,都会萃取有价值的观点,和自己的情况结合,并且运用。
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我这种创作者来说,太重要了。[赞]
分享基本好书:《小狗钱钱》、《纳瓦尔宝典》、《亲密关系》、《思考致富》、《非暴力沟通》
备考期间,自己也会听TED英语演讲,盲听加精听的效果真的磨耳朵。
推荐几篇不错的演讲:
?《伟大的领导如何激励行动》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不要公开宣布你的个人目标》Keep your goals to yourself.
?《如何应对焦虑》How to cope with anxiety.
关掉朋友圈小红点的详细步骤: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人生来时,什么也没带来;死去时,什么也带不走。唯一拥有的就是时间。只要你不被生活打败,运用时间,创造价值,你就是一辈子年轻的。
人生数十载,我们应当将时间和注意力花费在对自身有帮助的事情上。远离朋友圈,也算是一种开始。
往期精彩推荐:
又到了自我介绍的时间
北河二,95后,理性天蝎女,分享成长小故事,专注「女生成长|读书写作|旅行记录」,用文字治愈生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3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