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一条横线加一点是被删了吗,朋友圈就是一条横线加一个点?

虽然现在主要使用的通讯app是微信,不过一直以来,包括现在,我还是比较喜欢QQ。可能是因为QQ里有很多曾经的回忆,比如初中到大学的相册,朋友们中二的留言,伤春悲秋个性签名……而微信就像个半路杀出来的陈咬金,更像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瑞德说的监狱,一开始我不用它,后来我慢慢习惯它,到现在,我“离不开”它。有段时间感觉自己被手机困住了,想注销所有的app,甚至想换回我高中时候用的诺基亚,不过想想也有点不现实。现在出门哪都需要手机支付,还要看健康码,我总不能不坐交通工具吧。有人说,网络的好处之一,是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缩短了,我其实不太赞同这个说法,网络真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吗?你和你曾经的同学,真的因为网络的便捷性而增进了彼此的情谊吗?还是大多是躺在通讯录的一个个名字或者仅仅是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

其实我觉得朋友圈的出现,或者说其他社交app的出现,都满足了人的两个基本需求——分享欲和窥视欲。

人类是群居动物,这点无法否认。所以,无论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外向的或内向的,喜欢社交的或不爱社交的,都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同类,找到和自己频率相同的人。于是,朋友圈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有些人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有些人推荐自己钟爱的电影;有些人安利自己喜欢的餐厅;有些人晒出儿子女儿取得的进步;有些人在深夜默默分享了一首小众歌曲……于是,很可能在这些分享中,你找到了那个和你相同频率的人,这些书籍、电影、美食、音乐,似乎就成了相同频率的人专属的“摩斯密码”,嘿,真巧啊,原来你也喜欢《燃烧女子的肖像》? 然后,一段奇妙的友谊就此开始。

另一方面,人人都有窥视欲。我们窥视着别人的生活,暗暗和自己的作比较。记得几年前第一次看希区柯克的《后窗》的时候,我被片子具有的前瞻性意义所惊讶,要知道,那可是五十年代的片子啊。如今泛滥的各种社交app、网红直播、以及八卦小组的“掘墓人”,这些东西,难道和人类本身的窥视欲没有关系吗?说到底我们热爱的观影,从另一方面,不也是花费两小时的时间去窥视屏幕中主角的生活吗?

不过我早就不用朋友圈了。并不是因为我没有“分享欲”和“窥视欲”。而是,在我想分享有趣的东西的时候,我更倾向于直接发给好朋友,彼此笑笑就过了。在我“窥视欲”发作的时候,我更倾向于直接点开想看的那个人的朋友圈。有时候可能会看到ta三天内的动态,有时候则是一条横线,不过我心态比较好,从来不会和那些起点就很高,朋友圈里展现的也都是精致生活的人比较。我更倾向于和昨天的自己、几个月前的自己、去年的自己比较。说到底,幸福这东西太主观了不是吗?而且,你怎么能确定,他人展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他真正的生活?况且我这个人很注重隐私,朋友圈里加的人太杂了,我实在不习惯把自己的生活或者真实想法赤裸裸的展现在朋友圈里。相比之下,豆瓣就好多了。说实在的,我这个人本身不善交际也不爱社交,能交心的朋友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相比之下,我更关注我的这些好朋友的生活,而不是朋友圈里的人的鸡毛蒜皮。说到底,这些人的生活,和我又有多大关系呢?好朋友不会因为我没给她点赞而生气,同样,我偶尔发的朋友圈也不太关注到底有多少人给我点赞,只是在那一刻释放了我的分享欲而已。

我从来不认为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诚然,90%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但是剩下10%的问题,是无论怎样有钱,都无法直接用钱解决的。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比如人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又比如,如何才能在浮躁的世界中坚守自己的本心,独立且坚定的追寻自己想要的。这些问题,是需要你从实践中大量思考才能慢慢得出的,并不能通过上一节付费课就能立马解决。我就是爱思考这些看似“虚头巴脑”的问题,这是内向型人格的一个特征,这就是我最喜欢思考的内容。

有时候,站在上帝视角时刻自我反省是痛苦的,但我宁愿要这样的痛苦,鞭策我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朋友圈一条横线加一点是被删了吗,朋友圈就是一条横线加一个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23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