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的背景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合伙人?
创业精神:合伙人有创业心态才会极度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他们才会自我燃烧,能激发出主动性。
学习能力:合伙人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应该是不会惧怕挑战的。
合作心态:成功需要跟很多人合作,合伙人要能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懂得问自己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互相推诿,具有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合伙人的职责分工
技术合伙人:技术合伙人是互联网创业中前期最重要的实现者,但他们的核心价值是有阶段性和替代性的。
运营合伙人:从基础的层面来讲,运营要关注和涉及的工作通常包括了如下三方面——拉新、留存、促活。
- 一个合格的运营,应该是至少可以搞定以上提到的各个具体环节中的某一部分的。
- 一个好的运营,则应该能够做到让以上提到的几个部分可以顺畅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收放自如的整体。
- 而一个NB的运营,则可以超越以上这些,以运营中的某一个节点为起点出发,去重新定义整个产品的形态、逻辑和运营模型。
合伙人的股权分配
股权设计:
股权结构设计首先是一项规划,然后才是具体的结构设计执行。
规划包括横向的、纵向的。横向的股权规划,是对哪些股东或投资人分配股权及如何分配股权;纵向的股权规划,是在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释放多少份额的股权及如何释放股权。
作为公司的创业合伙团队或核心团队,合伙创业之初,横向及纵向规划就需要考虑的。规划股权结构,也是在规划公司业务发展。没有适合的股权结构,就不会高效的决策、有效的治理,也就不存在可持续发展。

股权激励设计:
设计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员工持股总额及分配、股票来源、资金来源、退出机制。
执行方法:确定股权合作内容、了解股权结构、科学规划财务管理、不断吸纳全体优秀员工的文化,构建良好的统一文化体系、规定股份的赠予要点、权力规定、薪酬分配做明细规定、制定商业保密协议
创始团队管理
硅谷曾有过统计,是关于创业公司的最常见死因,排在第一位的是做出的产品没有实际需求,第二位就是创始团队破裂。在创业的过程中,团队能不能排除万难地走下去是一个公司能不能存活下去的关键。
以下原因致使管理联合创始人显得困难重重:
最初,在团队内部就没有明确的直属上下级关系。
联合创始人很少有管理员工或其他事物的经验。
联合创始人经常认为他们不需要管理员工,因为他们都是在同一个团队,追寻着相同的梦想。
创业公司总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会使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那些小错误也就会得到放大。
沟通远比你期望的困难,即使你的团队中只有两个人。
决心从头开始建立一个目标十亿美元公司需要很强的自信心。而结果,很多创业者都演变成了自负。
每一次进步或者知名度的提高都会导致创业者的自我膨胀。失败,曝光和隐私可以抑制自我,同时又会打击一个人的情绪。这种过山车式的经历会使人神经紧绷,同时也会让你不懈奋斗。
部门的职责通常不是很确定。而这也会引发部门之争,产生一种入侵的感觉同时还有顺势而生的微观管理。
要想在小团队中产生一个决策性意见一般很难,特别是当有分歧的是时候,往往就会升级为唇枪舌剑。

总结
再好的创意,也需要一个团队一起来践行。但要组织一个团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你会遇见两种情形:第一种,不喜欢折腾的人,他们可能是你很好的朋友,也可能会帮你些忙,但当你邀请他们和你一起组成一个团队干事业?他们的回答大概只有一个字:NO!还有一种,你偶然路过仓库也可能会遇见不少充满创业激情的人,但是他们大多各自有自己的项目,即便没有,一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加入你的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8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