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之特别订制国语视频下载(朋友圈之特别订制国语视频文案)

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在网络时代,“刷屏朋友圈”是一个非常高频的词,当什么东西在网上流行起来、首先是“刷屏朋友圈”。在很多人生活中,一天里陪伴时间最长的,大约也不是亲朋好友,而是朋友圈。

朋友圈不但已然成为一种新兴卖场,也成为不少“单位人”“职场人”的新困惑——单位要求你在朋友圈发布某些内容时,你需要服从吗?

朋友圈是公还是私,这是一个问题。这种问题过去“不成问题”,因为一个人,要么在私人生活中,要么在公共空间内,而朋友圈恰好踩在了“半公半私”这条线上。

“朋友圈”这一程序被设计时,当然首先是作为“私人存在”,区别于广场式的网络空间,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活动所辐射的大致范围,特别容易在中国这样的“熟人社会”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不管愿意不愿意,主动不主动,只要打开了“朋友圈”,网络社交或说“自我营销”就开始了,在不断发展中,“朋友圈”从情感联结逐渐走向了物理意义上的连接,朋友圈一旦发布出去,就等于打开了公共闸口,随时可能成为网络焦点或公共热点。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交模式,“朋友圈”完全打破了个人与社会的传统连接样式。

朋友圈突显了一个人作为“个人”的存在,这一点很多人日用而不觉。人们在发布朋友圈时,大多经过了“人设预定”,即“我希望展现什么样的‘我’”,即便是喜欢晒娃、晒美食、晒风景,展现的也是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世界。但这一“个人”,又带着显著的身份属性,一个人在朋友圈发言时,是“自己”在说话,但也在说“某某科长”“某某医生”“某某老师”……由此可见,朋友圈是公私杂糅的新型社交场所。

借助网络,朋友圈赋予了每个人话语的“权利”和“权力”,也给了每个人展示自我的窗口。朋友圈是以“我”为中心的圈,朋友圈的内容,都是“私人定制”“奉命转发”一类的事,大多也还在人情世故范围内,并没有真正的强制性。但是,朋友圈本质上是每个人的“新闻发言人”,是个人面向公共空间的表达,既有无限传播的可能,也有社会规则的约束,还有职业和社会身份所带来的规范要求。尤其是党员干部,应比普通人有着更高的身份要求。朋友圈代表个人参与公共言说,所以人们最好掂量着“说”,因为内容都存在互联网的记忆中,随时可能拿出来再度公之于众。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6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