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啥app可以赚钱(有没有新出的app能挣钱的)

新华社成都4月11日电(记者卢宥伊)“以前干完活会在场镇上坐着晒太阳,现在捧着手机也能捣鼓半天。”72岁的覃政富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大山里。今年初,他斥资千余元购入了一台智能手机。从“与在外打工的女儿视频”到刷短视频“瞧稀奇”,生活在四川省宣汉县清溪镇锣寨村的覃政富开始逐渐接受并喜欢上了这种全新的交互方式。

近年来,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同步享受信息社会的便利。记者走访中国西部山区多个区县,发现数字经济正在改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现在有啥app可以赚钱(有没有新出的app能挣钱的)

夏仕玖通过“清廉乡村”掌上平台查看村上的账务公开信息。新华社记者 卢宥伊 摄

“今年青花椒采摘季,我不用去基地,在家就能通过手机控制冻库的温度湿度。”四川达州“80后”“新农人”黎春来通过手机软件,就可以在家直接操作冻库,还能看到花椒市场数据,方便分析、管理库存。

“去年青花椒刚上市时大约28元,如果能通过冻库管理,行情好时能卖到34元。”七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春来和合伙人管理着达州市达川区桥湾镇2600亩青花椒产业。

遥控无人机播种、农田气象监测、土壤情况监测……像黎春来一样的“新农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调配机具、田间管理,实时掌握土壤墒情、病虫害、买卖农资,如“玩游戏”一样通过操作手机从事农业生产。

现在有啥app可以赚钱(有没有新出的app能挣钱的)

80后新农人黎春来给记者展示可以远程进行冻库管理的app。新华社记者 卢宥伊 摄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智慧农业是解决中国人口与土地矛盾的重要路径。高普及率、高渗透率的手机终端载体,某种程度起到了快速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的作用。

“叮,您有新订单了。”达州市达川区赖巴石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90后”小伙杨强的手机里每天至少能收到30余次这样的推送。

2014年,杨强回乡创业,先后养过鸡、鸵鸟、孔雀,因为缺乏经验、信息闭塞,一度亏光了30万本钱。

绝望之中,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条站在泥泞土地里给自家土鸡求销路的视频,没曾想一下获得了近40万的点赞,网友纷纷留言给他鼓劲加油,滞销的土鸡和鸡蛋很快销售一空。

现在有啥app可以赚钱(有没有新出的app能挣钱的)

杨强的电商直播间吸引了几位年轻人回乡,在他的平台工作。新华社记者 卢宥伊 摄

“我的手机里几乎安装了所有的电商平台应用,现在还在指导周边的乡亲们搞生产。”杨强和妻子尝到了信息时代的甜头。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小两口张罗起了电商直播间,向粉丝展示他们在柑橘地里劳作、制作腊鸡的原生态生活,还吸引了几个年轻人回乡,在他的直播平台工作,一个月底薪就有三四千元。

《2021年快手三农生态报告》显示,2021年快手三农兴趣用户超过2.4亿,新增三农原创短视频突破2亿条。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从偏选山区走到电商直播舞台上,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除产业层面建设,数字经济对基层治理的赋能,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现在有啥app可以赚钱(有没有新出的app能挣钱的)

72岁的覃政富做完农活就会去场镇散步,如今他还多了一个兴趣爱好——玩手机。新华社记者 卢宥伊 摄

“确实很方便,我每个月的粮食补贴、带病还乡待遇发放情况,一点开就能看得到。”59岁的达州市宣汉县蒲江街道明月村村民夏仕玖刚刚登录“清廉乡村”掌上平台,就收到了一笔村财务支出信息推送。“以后想看村上的收入支出等账目,不用专门跑到村委去了。”

2021年以来,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将全县423个村(社区)的财务、项目、惠民政策等信息通过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实时动态公开,及时给村民交上一本“明白账”。

这只是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陈端认为,在线化办事和服务压缩了时空距离,推动乡村治理由“单向管治”变为“社会共治”。许多城市公共资源,如医疗、教育和文化等通过网络平台加速下沉到乡村,大大提高了社会运转效率。

除参与村台账的监督,村里大小事都能及时在微信群里看到通知。夏仕玖自豪地说:“有了发达的网络,还有越来越轻松的庄稼活,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4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