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陈逸欣
7月10日,上海中心城区最高气温达40℃,烈日炎炎下,外卖小哥可能是你最想见到的人。28岁的外卖员苏然在40℃的高温下,头戴头盔和口罩,脖子上戴着围脖,扛着送餐箱,烈日下一路快跑,爬楼,将一盒盒饭菜,一杯杯冰咖啡和饮料送到顾客手中。
苏然在送餐路上 受访者 供图
中午高峰时段送将近20单
上午8点半左右,饿了么外卖员苏然就顶着高温出门送餐了。防晒工作不能忽视,他在脖子围了一条薄薄的围脖,“围着这个肯定热,不围的话,脖子会被晒得很痛。”
10点半左右,手机响起,苏然接到了第一单。取餐、送餐,一路匆匆,他没有片刻停留,半小时后顺利送达。其间,他的手机“叮叮叮”响个不停,又陆续收到五单派送任务。“每天中午11点到1点最忙,中午高峰时能有将近20单,完全停不下来。”他说。途中,苏然的脸被晒红了,汗水浸湿蓝色工作服,他始终戴着口罩和骑行头盔,烈日之下,头盔好像一个大蒸笼,苏然闷热难耐,到了商场头盔也不摘,“时间紧,脱帽戴帽还要费时间,干脆就不脱了。”
苏然送外卖一年多了,发现干这行只要肯吃苦,还是能赚到钱的,“我们也是看天吃饭,一般天气越恶劣,比如大雨天,大热天或者极冷的天气,我们的单子会多一些,现在一天能有60多单。”苏然说,进入高温天后,中午的订单一般会比较多,那时也是一天之中太阳比较毒的时候,“太阳直晒的时候,马路上还在奔跑的,十有八九就是送外卖的。”
不停爬楼,热得不行就洗把脸
“你好,你的外卖到了,给你放在小区门口的货架上了。”拨通了用户的电话,礼貌地打着招呼。客户挂电话之前,苏然还不忘提醒一句,希望获得一个好评。
苏然负责上海普陀区近铁城市广场附近的区域,有的小区封控不能进去,只能将餐放在门口货架上,有的小区可以进出,但没有电梯需要爬楼,“有时刚爬完5楼,就要爬4楼,一单接着一单爬。”
实在热得不行时,苏然会找地方洗个脸,“一般就是找商场的洗手间,不然汗粘在脸上难受,洗把脸就舒服了”。他还习惯随身带一瓶公司发的冰汽水,渴了就喝,喝完后灌上自来水带在身边,随时可以洗脸降温。
苏然说,进入7月的高温天,一般来说,月收入基本能过万,工作日订单会更多一些,但是订单变多了,有时餐难免会送晚,有的客户会催单,“我们心里就很急,希望客户多一些理解和耐心。”
饿了么介绍,夏季期间,他们为骑手提供补贴保障,包含配送津贴、夏季物资等。除了每单跑单奖励,在酷暑、下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骑手还可获得天气补贴。饿了么还联合数十家品牌,为骑手提供冰饮、雪糕等降暑食品。同时,其还联合全国爱心商户,在店内、商场内开辟休息空间,供骑手歇脚。
责任编辑:韩晓蓉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2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