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袁绍的简介(袁绍的资料)

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唠三国史,讲一讲袁绍

袁绍是三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我们一篇文章肯定是讲不完的。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讲袁绍的崛起。

因为文章很长,所以先介绍一下思路。

第一部分,我们讲一下袁绍在出身上先天劣势;第二部分,我们讲下袁绍是如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先天劣势的;第三部分,我们讲下袁绍在先天劣势和后天努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矛盾性格——这个矛盾性格,就是后来人们评价他的那几个词:

外宽内忌、刚愎自用,好谋无决、干大事而惜身。

“干大事而惜身”,这句话是演义中的,用来形容正史上的袁绍也很恰当,所以这里也拿过来用一下。

一、袁绍的先天劣势

上面我说袁绍在出身上有先天劣势,不太熟悉袁绍的同学,心中可能会画个问号。

袁绍家族不是著名的四世三公么?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出身上还有啥劣势?

袁绍确实出身于一个世代当官的大家族,他的高祖父袁安、曾祖父袁敞,祖父袁汤、亲爹袁逢和叔父袁隗,都当过三公的高官。

四代有人当过三公,所以叫“四世三公”

当时只有两个家族解锁这个成就,一个是袁家,还有一个是弘农杨氏——演义中特别爱耍小聪明的杨修,就是弘农杨家的。

这种“四世三公”的家族,影响力时非常大的,史书上用两个词来形容袁氏家族的影响力,一个叫“势倾天下”,一个叫“天下所归”,大家可以自行体会一下。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的袁绍,是官N代、富N代,还是学术N代。袁绍本人长得还很帅,史书上说他“绍有姿貌威容”,看来确实是人类高质量男性的天花板,出身上无可挑剔。

关于袁绍的简介(袁绍的资料)

但实际上,袁绍在出身上却有个先天的劣势,就是“庶出”。

“庶出”,意思是“不是正妻所生”。中国古代,正妻生的儿子叫“嫡出”,长子叫“嫡长子”,妾生的儿子就叫“庶出”。

袁绍的亲生父亲叫袁逢,亲生母亲是袁逢的一个侍女,连妾的地位都不如。

袁绍是庶出,那袁逢家谁是嫡出呢?汉末三国的另外一个风云人物袁术

不过袁术也只是次子,嫡长子叫袁基,但袁基没在三国时代兴起啥大风浪,死得也早,大家对他不是很熟悉。

袁绍比袁术先出生,是袁术同父异母的亲哥哥。伯父袁成死得早,没儿子,后来袁绍就被过继给伯父袁成,所以袁绍又成了袁绍的堂兄。

关系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其实记住一个结论就行:

生理上,袁绍是袁术的亲哥;法理上,袁绍是袁术的堂哥;心理上,袁术不把袁绍当哥。

所以,袁绍这个人的出身,可以说是“极好又极差”——与普通人相比,他的出身极好;从豪门内部的竞争关系看,他的出身又极差,因为当时宗法制度的影响,他难以和血统纯正的嫡子们竞争袁家的政治资源

打个比方,就像皇帝的儿子们。太子,通常是嫡长子,没问题的将来注定当皇帝,其他儿子虽然也出身帝王之家,但最多在地方做个藩王,搞不好还会被弄死。

可就像皇子们都想当皇帝一样,袁绍也想成为整个汝南袁氏在政治上的代言人;想要成为汝南袁氏的代言人,他就必须要想办法克服“庶出”这个先天劣势。

二、袁绍的后天努力

具体要怎么做呢?袁绍想了一个办法,后人称为“养名”,“培养”的“养”,“名望”的“名”,用现在的话说,就叫“打造人设”。

具体做法是:

凡是能增加名望,引起正面舆论的事,都尽量去做;有损于名望、引起负面舆论的事,都努力避免

为了打造人设,袁绍主要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为父母服丧六年,打造“孝子”的形象。

养父袁成的正妻去世时,袁绍正在濮阳县当县长,他立即放弃官位回家服丧,而且一服就是三年。

按道理说,袁绍的这个举动,是符合古礼的。父母没了,三年不从政,这叫“儒家三年丧”。

可当时的人们却对他的行为感到诧异,因为“儒家三年丧”在汉末已经有名无实,很少有人真这么干了。

两汉虽然号称“以孝治天下”,但都是说给老百姓听的,到了政府官员那是说一套做一套,谁都不想服丧三年,因为服丧期间,不能喝酒、不能吃肉,不能出入娱乐场所,不能与妻妾同房,生活相当枯燥和无聊,一般人都受不了。而且,服丧三年还会影响,官位的升迁、仕途的发展,还会少捞很多实惠。

所以,“服丧三年”慢慢就成了一个政治口号,喊起来官员们都点赞,做起来官员们都反对。

但这又是儒家圣人们提倡的,官员们都是读圣贤书的,不好意思公开反对,所以西汉官员们就想出了个“以日易月”的办法:官员服丧一天算一月,服丧三十六天等于服丧三年。

这当然是不想实践儒家礼制的一种变通了。但话语权在官员手中,老百姓也渐渐接受了这种说法。而且,西汉官员没和天上神仙一样搞一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已经相当孝顺了。

西汉起码还做点面子工程,等到了东汉,连脸都不要了。

东汉时,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明确下令官俸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不得因为服丧耽误工作,忠孝不能两全嘛,“以日易月”的政策直接废除了。

上行下效,低级官员和老百姓们也这么做,“儒家三年丧”的礼制,在东汉时就渐渐成了一纸空文。

所以,当袁绍坚持给母亲服丧三年时,周围人第一个反应都是诧异:“这人脑子进水了吗?”

可等袁绍真的服丧三年后,诧异变成了佩服、赞美——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年轻官员,为了给母亲服丧不惜浪费三年的宝贵光阴,#真正的孝子啊!

可这还不算完,给母亲服丧三年后,袁绍又来了个骚操作“追行父丧”,,给去世二十多年的“父亲”服丧三年。

你看父亲去世时我太小,不懂事,现在我长大了,所以要给父亲服丧。

关于袁绍的简介(袁绍的资料)

袁绍家庭关系图

但“父亲”这俩字,我们要打上一个大大的引号,因为袁绍为之服丧的“父亲”是他伯父袁成,一个只存在名义上的“父亲”。

前面我们说过,袁绍被过继给了伯父袁成时,袁成已经死了,两人之间仅有名义上的父子关系。

如果说袁绍给养母服丧,还有一点点是因为抚养关系带来的亲情,那袁绍给名义上的父亲袁成服丧,那就纯粹是一种表演了。

还有人考证说,“追行父丧”是袁绍的首创,之前没人这么干过。

可见,袁绍为了演好“孝子”的角色,也是费了不少脑筋的。

有人可能会说,说不定袁绍不是演员,人家就是天性孝顺呢。

这个还真不是。袁绍的亲生母亲后来被董卓杀死时,袁绍毫无表示,并因此遭到了后人的批评,,说他“荡然忘哀”,和给嫡母服丧时,完全是两个人。

母丧加上父丧,袁绍一共服丧六年,等他服完丧出来,简直是好评如潮,观众都为袁绍点赞、投币、打赏。

有人认为,袁绍服丧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不是袁逢一支的庶子,而是袁成一支的正式继承人。但实际上,当时袁绍已经在中央当过“童子郎”,并且出任了濮阳县长,这说明士人集团早就承认袁绍是袁成的儿子,可以正常地享受世家子弟的政治特权。

所以,袁绍守丧的更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向社会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对冲在宗法制度上“血统不纯”的不利影响,以争夺袁氏整个宗族的代言人的地位。

袁绍养名的第二件事,是在评论家面前刻意保持低调,以免给人留下纨绔子弟的印象。

上面我们说过,袁绍的条件太优越了,家里有钱有势有文化,自己长得又帅,这样的男人,周围会有无限的诱惑,稍有不慎就可能堕落成一事无成,只会享受的公子哥。

从史籍的记载看,袁绍已经沾染了公子哥的一些习气,但袁绍努力不给人留下纨绔子弟的印象。

有一次,袁绍从外地回家,很多人开车送行,通往汝南的官道上是豪车如云,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非常嘚瑟。

快进汝南时,袁绍下令停车,把朋友们都打发走,一个人回家了。

袁绍为什么这样做呢?用现在的词来说,叫“控评”。

汝南郡有兄弟二人,许劭许靖,都是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属于当时的超级大V。

这哥俩当时还办了个知名杂志《月旦评》,每月对当时的人物打分,德行多少分,颜值多少分,能力多少分。

不管是谁,一旦被这哥俩给出好评,立即身价百倍,为时人所看重。

但一旦被这哥俩给出差评,那就惨了。曹操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许劭给出的评语,让他的“臭名”永驻史书。

因为家乡有这样的人物,所以袁绍刻意保持低调,不敢招摇过世,以免引来大V的差评、登上热搜。

第三件事,打造“士人领袖”的形象。

服丧六年后,袁绍来到了京城洛阳

到洛阳后,袁绍没急于出山做官,而是在京城搞了个会所,广泛结交在洛阳的士人。

像袁绍这种世家大族的子弟,一般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高高在上,普通士人与他难免产生距离感,但袁绍从来不摆架子(折节下士),经常和士人们一起喝酒、唱K、打牌、玩剧本杀。

有钱有颜有势,但就是没架子,这样的人谁不爱和他交朋友?

所以士人们没事都去袁绍家玩(士多附之),袁绍门前的车马一辆接着一辆,常常挤满了整条街。

士人中,五个人关系和他最好,分别是张邈何颙许攸伍琼和吴子卿。

除了吴子卿在史书中无迹可查外,其他四个都是士人中的佼佼者,在汉末三国都有或多或少的戏份,有人扮演的角色还很关键,比如官渡之战中的二五仔许攸。

此外,袁绍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朋友,就是曹操。

从记载看,曹操似乎不在袁绍最好的朋友之列,但两人确实常在一起交流,因为留下了不少故事

比如一起去偷新娘子什么的,不知道是真的,还是编的,说不清楚。

古人有云,“吃吃喝喝,那是酒肉朋友;雪中送炭,才能生死相交”,袁绍很懂这一点,真正做到了雪中送炭。

他到洛阳后,正赶上第二次“党锢之祸”,很多士人遭遇宦官捕杀,处境非常险恶。

这时,袁绍想出各种办法,帮士人们逃离洛阳。出了洛阳无处可去的,袁绍还负责到底,把他们藏在自己家乡汝南郡。

在袁绍的帮助下,很多士人得以保全性命,而袁绍本人也得到了“好游侠”的评价。

这里我们得了解一个背景知识,什么叫“好游侠”。

“好游侠”,是指好做一些游侠才做的事。

那什么又是“游侠”呢?“游侠”这个词内涵很大,我们这里也没法说太细只能简单说一下。

“游侠”是指当他人、国家遇到危难时,能够扶危济困、舍身报国的人,和武侠小说中的“侠之大者,爱国爱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两汉时期,游侠之风很盛,不管是做官的还是做贼的,都以被别人称为“游侠”为荣。

三国时很多人都好这口,比如曹操、袁术、吕布鲁肃甘宁,等等。

帮士人躲避宦官的迫害,袁绍的声望再一次快速攀升,号称“播名海内”,意思是全东汉没有不知道他的,这让袁绍俨然成为了洛阳乃至全国的“士人领袖”

在获得好名声的同时,袁绍同时还获得了实惠。

“党锢之祸”中被定性为党人的,要么是世族子弟

要么是世族的门生故吏,尤其以关东的世族为主。袁绍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日后自主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说,袁绍真正崛起的阶段,是在守丧、交友的这段时间,正是这段时间的投资和积累,为他以后夺取北方四州做好了准备。

袁绍养名的第四件事,拒绝在宦官党羽手下为官,表明自己是个纯粹的士人。

袁绍的声望越来越大,渐渐就引起了洛阳高官们的注意,老袁家这个庶子不错呀,来给我当幕僚吧!

当时的太尉许戫和司空张济,都下文书征辟袁绍,希望他能进入自己的幕僚团队。

太尉和司空都是三公,在官僚体系中基本顶格了,可袁绍对征辟文书是看都没看就退回去了。

是袁绍不愿意当官么?那倒不是,是袁绍不愿意在这两人手下当官。

因为许戫和张济这两个人能当上三公,靠的是巴结掌权的宦官。

这两人甘当宦官走狗的一个著名例子,是公元182年的整顿吏治事件。

那年,中央要求三公九卿弹劾州郡官员中的不法者,还给定下了指标。

当时,许多宦官子弟在州郡当官,贪赃枉法,劣迹昭彰,按理身为朝臣领袖的许戫和张济,应该弹劾这些他们。但许戫和张济不敢得罪宦官,又接受了宦官的贿赂,把这些宦官子弟通通放过了。

为了完成KPI,许戫和张济弹劾了一些做官清廉,但朝中没有靠山的官员,并抓到洛阳。

一时间舆论大哗,司徒陈耽和时任议郎曹操上书,为这些官员叫屈。

在上书中,陈耽留下了一个千古名句,“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音“吃”)枭而囚鸾凤”。

关于袁绍的简介(袁绍的资料)

鸱、枭都是凶恶的猛禽,意思是朝官领袖带头结党营私,放了凶恶的坏人,抓了善良的好人。

但当时那种环境下,上书改变不了这些官员的命运,陈耽自己还遭到了宦官的报复,不久后就被害死。

司徒可是三公之一,说给弄死就弄死了,可见宦官势力的强大。

曹操呢,因为家族与宦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逃过了一劫。

所以,袁绍不愿意在许戫和张济手下当官,除了继续提高声望外,主要还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

“我是士人,也站士人!”

向谁表明呢?向全天下的士人们。

原来,袁绍身上除了是庶出外,还有另外一个黑点,不过这个黑点不怪他,是整个袁氏家族的黑点。

什么黑点呢?就是袁氏家族为了保住权势结交宦官。袁氏宗族中有个叫袁赦的,在宫中当宦官。袁氏实际上是两条腿走路,在外朝有士人支持,在宫中有宗族保护,所以才能始终保证着政治上安全。这也是袁家作为世家大族,没有在党锢之祸中受到影响的重要原因。

这种做事风格,就让那些清流派名士看不起,他们嘴里不说,心里却是相当不屑的。

而陷入党锢之祸中的世家大族,也对袁氏首鼠两端的选择是颇有微词的。

所以,袁绍要以拒绝宦官爪牙的征辟来向士人集团表态:我袁绍和老袁家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我就是最纯洁的那个。

但袁绍这么一暴露政治立场,就引起了宦官集团的警惕。一次宦官聚会,宦官头领赵忠对其他人说,袁绍这货自抬身价、结交死党,不接受征辟,他想干什么?

对袁绍的立场颇为不满。

不过,宦官们没抓到袁绍的实际把柄,袁绍的叔叔、担任司徒的袁隗又和宦官处得不错,所以袁绍暂时没有什么危险。

关于袁绍的简介(袁绍的资料)

袁隗后来知道这件事后,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把袁绍叫来一顿痛骂:“你小子将来定会让袁家遭到灭门之祸(汝且破我家)!”

一语成谶,袁隗后来全家被杀,还真的是因为袁绍。

在叔叔面前,袁绍估计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待长辈的教诲一样,嘴上说行行行,心中却嫌啰嗦:“叔叔你老了,消停待着得了,喂喂鱼浇浇花,顺便看我给你来个精彩的表演。”

袁绍回去后,还是和原来一样,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压根不听袁隗的。《后汉书》记载,“绍终不改”。

经过袁绍这一系列的操作后,他的声望达到了巅峰,获得了士人集团的普遍认可,后来袁绍和袁术同时起兵,士人们更多地去投奔袁绍而不是袁术,主要就是因为袁绍打造人设取得了成功——他通过一系列操作,已经突破了血继界限,在整体形象上获得了士人集团的普遍认可。

三、悲剧性格的形成

但袁绍在努力崛起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果,他在心理上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最终造成了两个性格上的致命缺陷。

第一个缺陷,是外宽内忌+刚愎自用。

因为袁绍是庶子,从小就被人看不起,后来又过继给他人,相当于被原来的家庭给抛弃了,所以袁绍从小开始,心中应该是极度自卑的。

极度自卑,在心理上就需要获得平衡,而且他通过自我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他又是极度自傲的。

于是,袁绍形成了极端自卑又极端自傲的矛盾性格。

这种矛盾性格反应在外面,就是“外宽内忌”和“刚愎自用”。

我们举个例子吧。官渡之战前后,袁绍与谋士田丰的互动中,就把自己这种矛盾的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

他先是不听田丰的相对正确的策略,把田丰给抓了起来,#“刚愎自用”;

官渡之战打输了后,他又派人杀了田丰,为啥呢?因为自卑嘛,怕田丰笑话自己嘛,就是在心里偷偷笑话那种也不行,必须弄死你我才安心。

“貌宽而内忌”这五个字,就是田丰被杀前送给袁绍的,看人很准。

第二个缺陷,是好谋无决。

什么叫好谋无决呢?就是想得挺多,关键时刻却犹豫不决。在《三国演义》,曹操犀利地指出了袁绍“好谋无决”的原因,“干大事而惜身”。

换句话说,袁绍做关键决定时总是犹豫,是担心自己会受到损害,再换句更通俗的话来说,怕输。

袁绍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性格特征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投入太多了。

袁绍二十岁开始服丧,服丧六年后又在洛阳蛰伏了三四年,也就是说,从二十岁到三十岁,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中,袁绍都压抑着欲望,清心寡欲、投资未来,他付出的确实太多了。

投入成本越多,想要的回报就越大;担心得不到回报,所以就怕输。

想赢个大的,自己又怕输,这个性格特征后来袁绍诛灭宦官的斗争中,表现得非常鲜明。

分析了袁绍性格的局限性,下面让我们回到历史主线上。

袁绍在声望达到巅峰后,剩下的就是等一个合适的爆发时机了。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外戚何进当上了大将军,袁绍等待的时机到了。

上一期我们说过,何氏集团在实力扩张后,急需扩大在外朝的影响力,寻找士人当盟友。

当时袁绍声望最高,背后又有汝南袁氏,何进当然想与袁绍结盟。所以当上大将军不久,何进就把辟召文书送到了袁绍府,请他到出任幕僚。

袁绍这次没有拒绝,而是一溜烟地跑到大将军府报到去了。

袁绍选择何进,有几个原因:

何进有实力,掌握军权;

何进是汉灵帝嫡长子刘辩的舅舅,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辅政大臣,掌握政权;

何进屠户出身缺乏声望,必然借重自己,自己在他手下有发挥空间。

除了这三点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辩登上帝位后,何进将由皇帝的盟友转变成与皇帝争权的外戚,将受到宦官集团的挑战,这可能会给袁绍提供一个消灭宦官的契机。

果然,袁绍进入何进幕府后,立即就成了何进的首席智囊,言无不听,计无不从。

除了自己担任何进的幕僚外,袁绍还给何进推荐了一些人才,当然大多是和自己关系好的士人。也就是说,袁绍在何进手下,组建了一个自己的团队。

这个操作,大家看得都很明白,所以后人评价何进与袁绍的关系时,用了一句话,叫“何进享其名,而袁绍专其实”。

也就是说,何氏集团和袁绍为首的士人集团,名义上是上下级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

那袁绍集团的追求是什么呢?

第一,打败宦官集团,终结士人和宦官的斗争;

第二,保证士人集团尤其是世家大族,各种权利得以实现。

其中,袁绍个人不仅要打败宦官集团,而且要在肉体上、制度上彻底消灭宦官。

袁绍目标是否过于激进呢?

从我们外人的视角来说,是的。

因为只要专制君主对优质性资源的垄断存在一天,宦官制度就不可能被彻底废除。

实际上,宦官制度结束于清朝灭亡,而世家大族在隋唐科举制兴起后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宦官比世家大族在历史上更有生命力。

后来学者批评袁绍也说,说他不懂政治斗争的真谛,政治斗争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应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这样才能团结大多数人,打击主要敌人,获得最后的胜利。

这个批评有一定道理,但没有从袁绍的逻辑来考虑问题。

袁绍养名十年,才等来了这么一个时机,他能满足于一个小小的胜利么?

不能。

彻底杀光宦官,是袁绍在理性思考后的理性选择。

袁绍想获得家族和天下士人的承认,但他想在政治地位上超越袁氏家族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不容易的。

袁家累世三公,帮刘辩当上皇帝后,袁隗甚至当上了比“三公”地位更高的太傅。

这种政治地位,袁绍还能怎么超越呢?最多打个平手。

有人说袁绍想当皇帝,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袁绍是有当皇帝的野心。但在刚刚崛起的那个时期,他不会做此考虑,条件不允许,也没有人会拥护他。

所以,想让整个袁氏宗族都匍匐在自己脚下,为自己这个庶子感到骄傲,袁绍就必须在事功上想办法。而士人和宦官已经斗了一百多年,如果自己能消灭宦官,那就给士人集团出口恶气,让天下士人都感谢自己,佩服自己,也会向他后来对何进说的那样,将“名垂后世” 。

也是因为这个分析,所以我不同意什么袁绍故意使坏弄乱局势然后从中牟利的想法,他确实是想尽办法要消灭宦官的,这符合他的行为逻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4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