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总论(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报告书)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并积极鼓励新型养殖专业户,培养有文化有素质的新型农民,在此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成立新型养殖经济实体,加大对养殖技术的更新,对设备的提高,对人员的培训,努力建设一个创新型、科技型的综合养殖基地。

1.项目背景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地方黄牛品种之一,起源于陕西渭河流域关中地区。秦川牛的外貌特征是一长(身躯长)、二方(口、尻力)、三宽(额、胸、后躯宽)、四紧(四蹄叉紧)、五短(颈、四肢短),体型高大,肌肉丰厚。两千多年前养牛业就相当发达。远在周代,就有“择良牛献主”的记录。“牛肉细嫩、具纹、烙饼牛羹,膏脂润香”,为上品佳肴。秦川牛是我国优良品种、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首选肉牛品种,其肉味浓郁,是一种营养全价的食品,完全可与国外优良品种相媲美。

秦川牛毛色有紫红色、红色、黄色三种,以紫红色和红色居多,约占79.2%;黄色占20.8%。全身被毛短,无额部长毛,前额、颈侧、胸侧无卷毛;胸部较宽深,肋长,背腰平直、结合良好;荐部稍隆起,后躯较窄;四肢结实,两前肢相距较宽,蹄叉紧。公牛头较大,颈短粗,垂皮发达,髻甲较高而宽。鼻镜和眼圈为粉红色的约占63.8%。多数公牛角短而钝,多向下、向后弯曲,少数有角者长约14cm;母牛多数无角,少数角短小而钝,质地细致,呈肉色。

秦川牛是中国黄牛中体格较大的役肉兼用型品种之一,在国际普通牛系列中属中型品种,而兼具大型和小型牛品种的良好生物经济学(如小型牛低难产率和大型牛生长较快等)特性。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以秦川牛作父本改良杂交山地小型牛或作母本与国外引进的大型品种牛杂交,效果普遍良好。该牛对于以小麦秸为主的粗饲料、低投入饲养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秦川牛本品种群体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包括公牛)肉用体型良好,肉用指数(成年母牛BPI≥3.9)达到了国际专门化肉用型牛品种的范围。这是秦川牛由役肉兼用型转化为肉用型的内在遗传基础。

近几年来,省、市、县各级十分重视秦川牛的开发利用及保种育种工作,坚持把畜牧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万头生猪”“万头肉牛”等工程有力促进了县域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低脂肪、高蛋白的牛肉食品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之生产优质高档牛肉可以节汇创汇,因此,搞好秦川牛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已是势在必行。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商品畜牧业的转变,一般黄牛生长速度慢、商品率低、后躯不丰满等缺点已不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因此,立足秦川牛品种资源,搞好开发利用,建设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符合我市实际,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2000年以来,肉牛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远未成为一项体系健全的产业。如肉牛生产,我市年出栏的数量虽然不少,但称得上优质肉牛的数量则极少,产品质量差,价格低下,养牛业效益不够理想。因此,实施肉牛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可以促进肉牛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必将加快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当地村落环境面貌,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当地种植、养殖及加工的技术进步,激发当地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打造绿色循环农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产生显赫的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将对国家生态建设,对企业经济效益,对农民脱贫致富起到多赢的显著成效,将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腾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市场分析

在国内市场上,预测牛肉的需求量将稳步增加,主要原因:一是肉类的消费结构中,猪肉所占的比重将继续降低,而牛肉所占的比重将稳步增加。二是牛肉质量的提高。牛肉加工能力的增强及品种花色的多样化,也会使牛肉需求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三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优质牛肉供不应求。据调查,国产优质牛肉所占市场总需求的份额尚不足20%,而本项目就是通过肉牛基地建设,使育肥肉牛高档化,生产优质牛肉。因此,在市场上必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随着我国加入wto,牛肉将成为农产品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目前,我国牛肉价格比国际市场平均低60%左右,牛肉产品的价格优势将给养牛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牛肉市场,尤其是优质牛肉需求量是很大的,抓住机遇,搞好肉牛生产基地建设,必将会推动县域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众多养牛户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

三、项目实施地点及条件

1.地理位置

项目地址***。此地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产,为发展以牛为主的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

旬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饲草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春播玉米面积22万余亩,产生的青储饲料、玉米秸秆,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基地周边建设有陕农集团的现代化1300亩矮化苹果园,陕西中医药大学建设的1700多亩连翘种植基地。

随着城镇化新农村的建设,传统农业模式日渐萎缩,基地周边群众除种植业外,养殖业只有零星的散养农户四五家,且不稳定,不成规模,不能解决村中剩余较多的劳动力。

为此,基地驻地的村委班子及陕中医药大学驻村技术人员多次交流,希望引进更多先进的生产模式,双方一次偶然机会,谈起了产业要有特色,为什么不依托中药基地搞个养殖肉牛和繁育母牛基地,以此优化肉牛的品质,提高肉质以满足人们的日益追求,高品质食品安全的需求,也能解决村民无技术傍身、年老体衰,无以糊口的难题,规模化后还能解决周围各村种植的玉米秸秆作为牛的粗口饲料,解决作物秸秆还田问题,既有利于集体增收,更为群众拓展务工渠道。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标准化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距**村700米去往甘肃三嘉乡的大路旁旧果园地,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棚2座,分别为800㎡和1500㎡,围墙400米,2间办公室,四间配套设施用房,水、电、路、门楼,围墙等。项目建成后总占地约200亩。

五、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1.土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000㎡,场地为全水泥地面,养殖大棚为砖混/钢构。

2.设备购进:包括大型饲料加工机、打草机、粪污清理设备等。

3.相关人员:管理人员3人,技术防疫人员2人,生产工人7人,合计12人。管理人员由开发场法人兼任。

4.该项目总投资为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估算300万元,其中:

(1)土建工程投资155万元;

(2)设备购买24万元;

(4)项目建设其他费用71万元;

(5)预备费50万元;

其中基地建设自筹资金500万元,申请**项目扶持解决88万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om/160437.html